淄博继续教育分题《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淄博继续教育分题《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9d4a9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86

C正相关曲线 D负相关曲线

3. 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A),如无强制性规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单选 )

A3~10倍 B0.3~2倍 C0.3~10倍 D13~30倍

4. (A)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 (单选 ) A公民环境权 B宪法权利 C知情权 D人身权利

5. 绿色农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从(ABCD)等诸多要素方面,两者均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 (多选 ) A环境因子 B生产标准 C技术组合 D产品质量

6. 要构筑低碳社会涉及到(ABCD)。 (多选 ) A发展低碳交通 B构建低碳政府 C发展低碳社区 D发展低碳校园

7.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ABCD)。 (多选 ) A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 B尊重人权 C崇尚法治

D反对无序的状态

8.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内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外在约束”力量。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运用广泛。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简答 )

(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3.(人口均衡) 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填空 )

14.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填空 )

15. (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 (填空 )

1. (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单选 ) A绿色文化 B绿色富国 C绿色惠民 D绿色发展

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A)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 (单选 ) A陆海层面 B区域层面 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3. (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 (单选 ) A2000 B2002 C2004

D2008

4. (A)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态问题表现得并不凸显,还由于统治者们没有认识到生态问题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维系统治权力的稳定上,已无暇他顾。 (单选 )

A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 B农业社会时期政府的多元参与 C工业社会时期政府的无为而治 D工业社会时期政府的全面规制

5. 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ABCD)。 (多选 ) A自主性、适应性 B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C韧性机制 D稳定性

6. 高效利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ABCD)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 (多选 ) A户籍政策 B土地政策 C住房政策 D人口政策

7. 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ABD)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选 ) A利用上的广泛性 B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8.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一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速度和强度超过了生物适应度的变化速度和强度,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活动成为世界上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关键因素。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简答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 三、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障制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3.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 )

14. 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填空 )

15. 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主导者是公共部门,而政府的(科层制)又将生态管理这一跨部门、跨地域的复杂问题拆解为“三大条、多小块”的结构。 (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