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水质工程学考试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f25a4b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8

.

深。负水头会导致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而形成气囊。气囊对过滤有破坏作用,一是减少了过滤面积;二是气囊的上升可能将部分细滤料和轻质滤料带出,破坏滤层结构。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可以采用增加砂面上的水深,或令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

四、计算题:30’

1、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

(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2?

(2)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10’) 解:已知 Q=720m3/h=0.2m3/s u0=0.4mm/s ui=0.1mm/s

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A?Q0.22??50m ?3u00.4?10ui0.1??0.25 u00.42) 沉速为0.1mm/s的颗粒的去除率为E?

2、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取样口在水面180cm处。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3/h,表面积为500m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砂颗粒约百分之几?(C0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表示取样浓度)。(20’) 取样时间(min) 0 15 20 30 60 120 180 C/C0 1 0.98 0.88 0.70 0.30 0.12 0.08 解:已知 h=180cm Q=900m3/h A=500m2

.

.

沉速计算 取样时间(min) 0 u=h/t(cm/min) _ 沉速分布见下图。

15 12 20 9 30 6 60 3 120 1.5 180 1 10.90.8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分数0.70.60.50.40.30.20.1002468沉降速度(cm/min)1012

截留沉速u0=

Q900?100==3cm/min A500?60从图上查得u0=3cm/min时,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部分等于p0=0.30。从图上,相当于积分式

?p00udp 的面积为 0.506。因此得到总去除百分数为:

P=(1-0.30)+

1(0.506)=86.9% 3.

.

水质工程学(上)考试试卷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2’×10)

1、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采用( A )系统。

A.复用或循环 B.直流或循环 C.复用或直流 D.直流

2、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 ),日变化系数宜采用( A ),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A.1.3~1.6;1.1~1.5 B.1.2~1.6;1.15~1.4 C.1.3~1.5;1.1~1.3 D.1.2~1.5;1.1~1.3

3、凝聚剂的投配方式为( D )时,凝聚剂的溶解应按用药量大小、凝聚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搅拌方式。

A.人工投加 B.自动投加 C.干投 D.湿投

4、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 D )比较确定。

A.工程造价 B.同类型水厂 C.施工难度 D.技术经济

5、平流沉淀池的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宜为3~8m,最大不超过15m,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得小于4;长度与深度之比不得小于( D )。

A.5 B.6 C.8 D.10

6、悬浮澄清池宜采用穿孔管配水,水在进入澄清池前应有( A )设施。

A.气水分离 B.计量 C.排气 D.取样

.

.

7、三层滤料滤池宜采用( B )配水系统。

A.小阻力 B.中阻力 C.中阻力或大阻力 D.大阻力 8、地下水除铁曝气氧化法的工艺:原水曝气一( C )一过滤。

A.沉淀 B.絮凝 C.氧化 D.混合 9、水和氯应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D )min。

A.60 B.20 C.25 D.30

10、通向加氯(氨)间的给水管道,应保证不间断供水,并尽量保持管道内( C )的稳定。

A.流速 B.流态 C.水压 D.流量。 二、名词解释:(4’×5)

1、饱和指数——用以定性地预测水中碳酸钙沉淀或溶解倾向性的指数,用水的实际PH值减去其在碳酸钙处于平衡条件下理论计算的PH值之差来表示。

2、机械搅拌澄清池——利用机械的提升和搅拌作用,促使泥渣循环,并使原水中杂质颗粒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和分离沉淀的构筑物。

3、虹吸滤池——一种以虹吸管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快滤池形式。滤池各格出水互相连通,反冲洗水由未进行冲洗的其余滤格的滤后水供给。过滤方式为等滤速、变水位运行。

4、反渗透法——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

5、机械混合——水体通过机械提供能量,改变水体流态,以达到混合目的过程。

三、简答题:(30’)

1、PF型和CMB型反应器为什么效果相同?两者优缺点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