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主题研修报告册 教学 黄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主题研修报告册 教学 黄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0a56076137ee06eff918c3

学习心得体会: 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到:“余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中,“读”也是其中之一。作者文中提到的朗读在诗歌教学中起到的三个作用:音读诗歌、意读诗歌和美读诗歌。我认为也能运用在音乐教学中。 第一,音读诗歌。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朗读歌词,读准字音,搞明白歌词的大体内容。然后再按照节奏和速度朗读歌词。 第二,意读诗歌。在学唱一遍歌曲之后,就要解读歌词的中心思想,读懂歌词内涵。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生反复朗读、默读去体味。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途径上首先就是接触这一意象。对于学生来讲那些体会、理解只是客观感受,很难转化为主观体验。要有多次的反复,但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逐步的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逐步深入。 第三,美读诗歌。在读准了字音、节奏、速度,读懂了歌词大意和情感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美读,来增进对歌曲的内涵以及情感的体会。按照歌曲的演唱情绪,带着抑扬顿挫,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以歌传情,主动的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接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产生共鸣。更大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与欣赏水平。

- 9 -

读书时间 文章题目 出版社 研修主题 作者主要观点: 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作者则认为作为另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朗诵则与歌唱更加一致。 一、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歌唱中的气息即歌唱中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是唱不好歌的,可以说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对于初学声乐者,要求他们有感情的朗诵一首歌词远远比让他们有表情的唱这首歌更容易,且效果更具感染力。在朗诵中学生无论在气息、声音、感情上都把握得非常好,而在歌唱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把歌唱与朗诵的状态完全隔离开,尝试着让学生用朗诵的感觉去歌唱,每练习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先有表情的朗诵,在较高的音区让学生体会在广场上大声朗诵的感觉,掌握之后再用于歌唱,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充分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情感,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状态。因为朗诵和我们日常的语言更接近,使学生感觉更放松,通过一阶段的练习渐渐使学生在气息方面做到“深、通、活”。有了“深、通、活”的气息支持便为歌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朗诵有助于声音的放松。充分运用共鸣歌唱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就其本质而言,歌唱也是一种运动,是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及相应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运动。这些器官在歌唱时各自运动的状态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决定着歌唱声音的优劣。在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并不要求象歌唱时那样把喉咙打开,而说话的习惯和意识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出现在歌唱活动中,使一些歌唱者产生一种打开喉咙就发不出音的错误意识,这种意识又迫使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不自觉地收缩喉官(尤其是在高音区) 从而破坏了打开喉咙的良好歌唱状态,影响发音。而朗诵则可避免这些问题,朗诵时的发音状态是日常说话状态的延伸和夸大,尤其是放声朗诵时的发音状态,与歌唱状态完全一致,在朗诵时学生很少感觉声音吃力、不圆润等现象,能在较自然的状态2015.4.2 朗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青年出版社 书刊名称 作者 出版时间 咽音吧 冉凡勇 2010.11.3 读歌词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10 -

下发音,使发音器官与共鸣器官能在自然状态下协调运动。 三、朗诵有助于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清晰和正确把握作品感情表达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是十分重视咬字吐字的。所谓“字正腔圆”只有正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才能让听众充分领会歌曲的内容,演唱才能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歌唱语言往往和歌曲风格、韵味紧密相关,所以,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歌唱时,要求每个字都必须准确地做到咬字、归韵、收声。在歌唱时,字头出来要准、重、快,迅速转入字腹、歌唱的长音、行腔要靠字腹来过渡,因而这一部分与发音技术的结合最为紧密。字腹要唱得饱满、流动,要“咬”而不“死”。字尾必须交待清楚,要在规定的韵中收住,否则字音就会发生变化。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需要下功夫练习,朗诵则是练习咬字、吐字的有效方法。演唱一首歌之前把歌词单独拿出来,拉长声调朗诵,易于体会每个字的着力部位,头、腹、尾的结构及收音和字的整体概念等问题。歌唱时,不仅单个字要交待清楚、而且要注意到歌词的语调规律,语调是指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对歌唱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口气、语调和重读、轻读两方面,歌唱者反复研读、朗诵歌词,易于准确把握语调规律,结合旋律表现特点,把歌词含义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听众。 学习心得体会: 声乐曲是文学和音乐的综合艺术,音乐和文学相倚相成,互相渗透,方能发挥它的特性。要达到音乐和文学融为一体,必须充分理解歌词的意义,领悟它所抒发的感情,体味它的情调韵味,分辨出它的组织结构,句法声韵,轻重长短,以及艺术手法等,演唱时才能恰当地运用声音的特性,把歌词的意义、感情有效地表现出来,使文学与音乐同等地发挥作用,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朗诵是正确把握歌曲情绪最有效的方法。朗诵时能把歌词详细体味,充分理解其意义,反复吟诵,把玩其情调韵味,沉醉于它的文学美感。歌词中孕育着音乐的灵魂,曲谱中包含着歌词的生命。吟诵把玩歌词文学韵味的同时,还能唤起音乐方面的联想,对歌词作精细的分析,衡量出它的性质,了解歌词的意境、艺术手法等。正确把握歌词的情调语气,了解歌词的组织结构。朗诵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表现歌词的意义,抒发歌词的感情,使歌词与曲谱情调互相配合,相辅相承。用真挚的“情”结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的声音形式和表现手法,生动、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 11 -

2.听课或教研活动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活动上课或 读歌词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主题 主持人 活动内容 用不同方式朗读歌词提高歌唱教学有效性 活动时间 2014.10.27 黄璐 活动地点 语文教研组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的音乐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在理解歌曲意境的同时,能增强对歌曲的流动、律动、上课以及意境的良好表达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提高歌唱水平。 教学 在音乐课堂上,针对学生实际歌唱状态、音色、节奏以及音乐流动感都比流程 或 较差的情况。采用三种不同方式朗读歌词,分别在歌曲新授与歌曲演唱指导中,教研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活动过程 一、高音位朗读歌词 二、按节奏朗读歌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汪琳:小学生模仿性强,容易兴奋,激动。在教学中用有声有色的范读来领路,让学生模拟入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秦万胜:低年级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对话及人物心理叙述。然而正是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对话、心理描写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李平康: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朗读时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歌词,意味着他们对歌词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时用低沉的语调,激烈的场面描述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在教学中,灵活地指导学生把握语速,掌握语调的抑扬顿挫,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是我们的目标。 不同方式的朗读,对提高歌唱效果,起着不同的作用。现在的课堂上,多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情感导入,而要想把歌曲唱好,那是不可能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体会与 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情感体验,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建议 朗读能力。每一首作品都记录着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只有将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能敏锐地捕捉歌曲中细腻的情感,领会歌曲的内涵,进而全面掌握歌曲的思想内容,唱好歌曲。 同伴研讨发言要点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