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标准编制说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标准编制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10773c5727a5e9856a615a

关土地开发整理术语214个,其中选择16个有代表性术语写进《标准》的术语部分。

(4)引用标准研究。土地开发整理涉及的标准较多,做好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有关的水利、交通、林业、电力等行业标准、设计规范、技术规程的引用,对制定《标准》有很大作用。通过引入术语专题研究,在引用其他行业标准、设计规范时分两种情况。一是对国家颁布的标准,如《防洪标准》标准的有关规定应严格执行;二是对行业颁发的设计规范、技术规程可参照引用,特别是在设计规范、技术规程中有幅度的,可以根据我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情况后予以适当调整,如渠道防渗混凝土预制板厚度规定为8—12公分,《标准》在引用渠道防渗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厚度时,考虑我省地处严寒地带,其混凝土板厚度取上限。

二、《标准》编制的技术方法 1、技术路线

我省编制《标准》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取实际调查和现行的行业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技术规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实地调查、评价等技术手段,合理确定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内容和设计标准,并按工程类型区,提出各项工程建设标准。同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5

充分利用现行的水利、交通、林业、电力等部门的行业标准、设计规范,制定我省的有关灌溉排水、农田道路、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标准。

2、技术方法

编制《标准》的技术方法主要是突出一个重点,依靠两个基础,做到三个结合。一个重点,即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的制定要满足实行田、水、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以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两个基础,即《标准》要建立在工程类型区和工程体系两个基础上,通过划分工程类型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和内容进行宏观控制,通过建立工程体系使《标准》达到规范化,体现统一质量要求;三个结合,制定《标准》时,做到和国家现行的标准、设计规范,技术规程相结合,和我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和现代化农业建设对农田建设要求相结合。通过采取的以上技术方法,使《标准》更好地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3、标准编制的技术要点

(1)建设目标。包括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土地平整、水利工程配套设计、完善田间道路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指标。

(2)建设条件。包括项目合法性、自然和社会经济条

6

件、现有基础设施等。

(3)建设规模。根据项目区等级、地形条件、类型等确定不同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

(4)工程类型分区。依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地形和灌排条件为主,将全省分为3个一级区和7个二级区。

(5)工程布局。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道路、生态防护和其他工程的具体安排。

(6)工程建设技术要求。根据工程布局分别提出各个单项工程的技术要和工程建设标准。

(7)建设工期。根据项目区的建设内容和任务,提出具体的建设工期安排。

(8)土地整理耕地质量标准。土地整理后耕地质量按《黑龙江省农用地分等标准》提高一个等级以上。

三、《标准》编制的原则依据和论证过程 1、编制原则

《标准》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直接影响到土地开发整理建设质量、效益。根据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和实施效益,《标准》的编制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突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实行综合治理原则。土地开发整理是进行田、水、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建设达到增地、增产、增收、增效,因此《标

7

准》编制必须突出土地开发整理进行综合治理的特色,特别是通过土地平整的标准制定,达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

(2)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以基本农田为主,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建设标准应就高不就低,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达到建设高产基本农田要求的标准。

(3)坚持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统一建设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符合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坚持定性和质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标准》所涉及的工程建设内容和设计标准较多,即要定性又要定量,为了便于执行,并作为编制可研和工程设计的依据,提出的各项工程建设标准应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2、编制《标准》的依据

《标准》编制是国土资源部下达我省的试点任务,要求按照国家统一布署,技术要求进行,为全国制定土地开发整理标准提供依据。编制《标准》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