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题练)专题02 密度的测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题练)专题02 密度的测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52693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f

固体的 质量:m物=m排= 密度 ρ水(h2-h1)S杯; (ρ物>ρ 体积:V物=(h3-h1)S杯; 水 ②把待测物体放在木块上,测得水面的高度h2; ③把待测物体直接放入烧杯中,测出水面高度h3; ④表达式:ρ= - ρ水 ) 密度ρ物= 物 物 - [练习题17] ①把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 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等压法 压强相等; 测液体 p液=p水; 的密度 ρ液gh2=ρ水gh1; ρ液h2=ρ水h1 管竖直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 ②向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 ③分别测出薄膜到水面和到待测液面的距离为h1和h2; ④表达式:ρ液= ρ水 ①调节杠杆平衡,用细线将A和B拴好,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使杠 杠杆第一次平衡时杠杆 GAl1=GBl2①; 平衡法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测固体 (GA-F浮)l1=GBl'2②; 的密度 (ρA>ρ水杆再次平衡;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和B到支点的距离l1和l2; ③在容器中盛水,将A浸没在水中,保持A不变,改变B的位置,使杠①可得 ② - 浮= ; =; ) 所以ρ 则ρρ -ρ水 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测出B到支点的距离l'2; ④表达式:ρA= - ρ -ρ水= ρ水 [练习题18-19]

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已知ρ水=1.0×103 kg/m3)

(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操作过程如图ZT2-1甲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是 。

乙 图ZT2-1

(2)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小明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如图ZT2-2所示:

A.加水、浸没、标记

B.取出、称量

C.再加水、再 称量

图ZT2-2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 g; C.往烧杯中再次加水,直到 , 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

通过上述方法可求出石块的体积为 m3。

(4)根据以上数据,用密度公式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跟真实值相比会 ;若只考虑小石块的吸水性,则密度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 ,若在C步骤中,小明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密度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 。(后三空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

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直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横梁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ZT2-3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图ZT2-3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向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 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的总质量为145 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 cm3,石块的密度为 kg/m3。(已知ρ水=1.0×103 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略低于标记处,他们并未用胶头滴管加水,在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石块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 。 (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ρ= 。(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②在烧杯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一个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③ ;

④豆浆密度的表达式:ρ= 。(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4.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来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该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从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量它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 零刻度线处,稳定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ZT2-4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往 (选填“右”或“左”)调。

图ZT2-4

(2)她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 g。

(3)当她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她的测量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 g。

②用细绳将挂饰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溢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示数为 g,则挂饰的体积为 cm3。

(4)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 g/cm3;

通过对照密度表(见下表)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是 制品。

物质 金 银 铜 铁 铝 密度/(103 kg·m-3) 19.3 10.5 8.9 7.9 2.7 5.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小强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ZT2-5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图ZT2-5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玉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