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现代文阅读训练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57d1b5ee06eff9aff80716

一、具体内容指代

解题思路:找原文。先在文中找到题目中的话语的位置,再到前后去找相关句子。如果问“这”指代什么。找到句子后代入原句验证。注意,抄原文时千万不要抄错字。看清楚要你找几句。

文段阅读训练:

1、 《风筝》第5段说“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风筝》第5段中说“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 3、《济南的冬天》第2段中,“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两个“它们”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4、《济南的冬天》第5段中“这些绿的精神”具体指哪些景象?其实质是什么? 5、《济南的冬天》从上下文看,第5段中的“整个”指的是什么?

二、文章的结构

(1)位于文章的开头

A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C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D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蛰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例1:(3分)文章开头两段似乎与“谎言”无关,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2009年湖北荆州卷《5.最美丽的谎言》)

例2:第②自然段详写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4分)

(2009年泸州卷《7.世上最好的地方》)

(2)位于文章的中间: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C渲染烘托气氛。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

D插叙,交代背景,有利于更好地展开情节,描写人物。

例1:从内容上看,“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2009年扬州卷《11.那一扇门》)

(3)位于文章末尾。

A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B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C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D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例1: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009年河北卷《9.昙花终于怒放》)

三、结合全文或联系现实生活或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

答题策略: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例1: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

(2009年温州卷《19.老屋》)

答题格式:评价+文章内容+联系生活+结语 答案:

示例一:我觉得作者这肃决定是对的。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神的家园,比如人们搬迁或远行时,总是对故园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作者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示例二: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是不妥的。虽然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使他的灵魂有了归宿(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但是一味沉迷于过去,往往会牵绊住人生前进的步伐;时代在发展,拆除老屋,重建时尚的新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屋还是应该拆的。

示例三: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不妥之处。道理在于: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不妥之处:人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拆除老屋,重建新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例2:

4.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 (2009年太原卷《13.约会荷花》)

答案:4.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

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多音字注音。

暖和安适地睡着( )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 ..他们并不着急 ( )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 ..你这一着真灵 ( ) 点着了蜡烛 ( ) ..2.填空。

(1)《济南的冬天》作者 ,原名 ,字 ,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话剧《 》,本文体裁是 。

(2)本文中在描写山景时,按空间顺序描绘了山 、山 、山 、山 。 (3)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 的特点来写。文章第1自然段先用 的写法,从自己的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图景:一是济南的山景——分别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突出其 的特点; 的山,突出其 ; ,突出其 ;二是济南冬天的水,着眼于表现其 的特点。

3. 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将字母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

二、阅读理解

(一)

⑴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⑵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水藻( ) 贮蓄( )( ) 长枝( ) 澄清( ) .....2. 第⑵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 3. 第⑵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

4.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

5. 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

6. 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7. 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

(二)

(1)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队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