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9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872e0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b

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封韩国公。春还朝,秋复督军备边。中宗赋诗祖饯,赏赐不可胜纪。.寻加镇军大将军。睿宗即位,以老致仕。开元二年卒,赠太子少傅,赙物二百段,命五..品官一人为监护使。

(节选自《旧唐书张仁愿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愿未发都 发:出发 .B.乃蹑其后 蹑:跟踪、追随 .C.建议以为不便 不便:不利、无益 ..

D.以老致仕 致仕:请求辞官回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甚为有识所重 某所,而母立于兹 ..B.御史乃能尽诚如此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C.于河北筑三受降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绝其南寇之路 如惠语以让单于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讳即避讳,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中的“表”即李密在蜀亡后被征召为太子洗马时向晋武帝上书的表文。

C.左迁是指贬官、降职。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与《张衡传》中的“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中的“徙”都有降职之意。 D.祖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也举行了这种仪式。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B.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C.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第5页(共34页)

D.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仁愿守正不阿,忠于李唐。凤阁舍人张嘉福等人请求将武承嗣立为皇太子,并邀请张仁愿一起签名上表,遭到他严辞拒绝。

B.张仁愿善于明察,坚持原则。监察御史孙承景报告作战情况,受到武则天高度赞扬。张仁愿弹劾孙承景欺君犯上,结果孙承景被贬官。

C.张仁愿作战勇敢,御敌有方。突厥入侵,张仁愿临危受命,大败敌军。并奏请乘机夺取漠南,修筑城堡,后因唐休璟的反对而作罢。

D.张仁愿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朔方任职期间,他奏请任用张敬忠、何鸾、寇流、王易从等人,这些人都著称于世,许多人做到高官。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阵必画承景躬当矢石、先锋御贼之状。 ②承景身实不行,问之皆不能对,又虚增功状。

③朔方军管沙吒忠义为贼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 四、

6.(1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过郑山人所居 刘长卿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

王安石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身份致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6页(共34页)

A.刘诗中“春山”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陈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

B.刘诗“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之地人迹罕至,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并抒发情感,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匆匆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

(2)请结合诗句,分析《送陈靖中舍归武陵》一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3)两首诗同为送别诗,都运用了“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7.(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 。”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子规表达悲切之意的诗句是“其间旦暮闻何物, 。”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

(4)《夜归鹿门歌》中表达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的诗句是“ ,惟有幽人自来去。”

(5)《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以“夫”字领起抒发人生短暂,韶光易逝的句子是“ , 。” 五、(22分)

8.(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陈忠实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

第7页(共34页)

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

第8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