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阅读指导课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草原上的小木屋阅读指导课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b32bb7bb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d

.

《草原上的小木屋》班级读书会 第一次读书会: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草原上的小木屋》的阅读兴趣。 2.了解作者和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以平时读书照片导入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共同阅读了一本书——《草原上的小木屋》,同学们都很开心地告诉老师,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看(出示相关照片),同学们看得多投入,写得多认真啊,今天让我们来重温那段共读的美好时光,一同来说说读后的感受,并一同来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二、出示封面

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书要先看书的封面。书的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是文章的凝炼。板书:读封面

出示封面:

① 告诉大家,通过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②你第一次看到这个封面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高明的封面的设计是书的内容的概括延伸,让人一眼就爱上了他。何不让我们快快打开书去看看吧。 三、出示目录,概括主要内容

1.这是《草原上的小木屋》的目录,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板书:读目录 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再参照老师给你出示的书的插图,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 板书 劳拉一家 搬家 建房 再搬家

师小结:通过读封面、目录,我们对书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同学们如果留意一下,许多书还有前言和后记,通过前言和后记我么还可以知道其他作家看书和作者写书的一些感受,可以进一步增加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应该说,读封面、目录、前言和后记,是我们初次接触一本书时,常用的一种略读的读书方法。

板书:前言 后记 略读 2.出示书评

Word 文档

.

这本书没有前言,如果让我们同学写一个前言,相信大家会把告诉给老师的“好看”“感人”写上去。劳拉当时是个两岁的小女孩,就开始跟着父母拓荒。到她成为老奶奶的时候写下了九部自传体的小说,被人称为“小木屋”系列。《草原上的小木屋》荣获 “纽伯瑞奖”,该奖项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图书奖。在美国,凡是获得纽伯瑞奖的图书,皆被列为少年儿童必读书。

四、了解作者:劳拉·英格斯·怀德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说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劳拉·英格斯·怀德。劳拉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费了十年的心血完成了《小木屋》系列小说。这套书记录了在美国西部拓荒热潮中,劳拉从两岁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四处迁移,艰苦开拓;直至拥有幸福生活的人生经历。凭着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木屋》,劳拉成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成员(“梦之队”成员全美仅三个)。

从拓荒女孩到驰名世界的文学作家,劳拉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劳拉1867年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威斯康星州,她从六十五岁才开始写作,直到七十五岁,一共写了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说。小说文辞妙趣横生,谈及自然、探险、动物、亲情、成长等许多青少年关注的兴趣点,引起了青少年极大的阅读兴趣,出版后很受欢迎,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名著。1957年,劳拉在密苏里州的落矶山农场去世,享年九十岁。

劳拉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玛莉,下有妹妹琳琳、葛丽丝和弟弟菲德烈克。玛莉十四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失明,菲德烈克在九个月大时就夭折了。姐姐、弟弟的不幸与开拓家园的艰辛,使劳拉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长成坚强勇敢的少女。在《小木屋》这套书中,劳拉以她细腻、诚恳的笔法,将一个女孩的成长写得生动感人,更将父母手足间的亲情,她和阿曼乐含蓄隽永的夫妻之情,以及拓荒时代人们的勤奋,勇敢,对大自然的虔敬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木屋》系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但记录了美国拓荒时代的历史,更记录了个人的成长。

这套书的插图由享誉全球的插画大师贾士·威廉斯绘制。贾士·威廉斯曾为《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桥下一家人》等名著配图。在《小木屋》这套书中,贾士·威廉斯的插图精确地再现了拓荒年代人们的生活,富有美感,充满诗意。

五、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Word 文档

.

“每一次静下心来,走进‘小木屋’,走进劳拉的世界,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在那样艰辛的拓荒过程中,劳拉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爸爸的小提琴声和妈妈温柔的笑容。那琴声、那笑容,是多么让孩子安心,让家充满爱和希望。每一次,我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我好希望有一个小女儿,我会常常给她讲劳拉故事;等她长大一定能像劳拉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我,也一定会像劳拉的爸妈一样,哪怕是身边最艰难困苦的境地,也要将最美的琴声,最美的微笑送给我的女儿,让她在每一个夜晚,穿着洁净的睡衣,心满意足地安然入睡。” 六、老师朗读书中的片段。(第一章p1-p5) 七、 布置阅读作业。完成阅读卡。 姓名 阅读书目 主 要 内容 交流 感言

Word 文档

性 别 班级 出版社 时间 .

《草原上的小木屋》班级读书会

第二次读书会:熟悉内容

【教学目标】

1.交流读书卡,熟悉故事的内容。 2.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一、导入。

播放音乐,欣赏美丽的大草原。

出示书中描写草原的段落(草、蓝天、小动物等),美读 (p34、p35、p127、p223、p252)任选

我们今天读书会交流的是一部长篇儿童小说,题目叫——《草原上的小木屋》。 二、交流读书卡,熟悉故事的内容。 师: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呢? 1.小组交流读书卡,互相补充。 2.集体交流主要内容。

《草原上的小木屋》描述劳拉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徙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这正是当时美国西部垦荒者的典型写照。这次搬家,劳拉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爸爸亲手所盖的小木屋中,在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上,爸爸凭着他的斧头盖起了小木屋,驯养了母牛,而且耕种了玉米和番茄,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维生的甜美时光。 三、欣赏品读优美段落

出示文章的最后一篇《离开大草原》的结尾部分:

劳拉一家人,正在旷野中、群星下,度过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夜晚。马车再一次成为了他们的家。

小提琴已经转到一首进行曲上了,爸爸声若洪钟地唱着: “我们要团结在高扬的旗帜下,亲爱的朋友,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