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五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五月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b3340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9

C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析出 【解析】 【详解】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恒温条件下蒸发溶剂;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B物质随温度变化比A的小,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

(4)物质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此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g?100%=37.5%,t1℃

100g+60g时的溶解度为20克,此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g?100%?16.7%,把100克质量分数为

100g+20g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无论在t2℃还是t1℃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A溶液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为10%;

(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同时放出热量,乙烧杯中溶液温度升高,出现浑浊,说明有固体析出,则X可能为C;原因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析出。 1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1)实验现象是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一种主要性质是_____。

【答案】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解析】 【详解】

(1)浓氨水显碱性,浓氨水中的溶质是氨气,氨分子运动出来,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现象是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 (2)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6.鱼是很多人喜欢的观赏动物,鱼缸养鱼有门道。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所以自来水不宜直接用来养鱼,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鱼缸需要增氧。

①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增氧剂,其增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②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在缓慢释放氧气的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____。 A.CaCO3 B.Ca(OH)2 C.CaO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

A CaO粉末(Ca(OH)2粉末),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 B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碳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溶液(CaCl2溶液),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答案】ClO22H2O2【解析】 【详解】

(1)由二氧化氯的名称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根据氧化物的化学式的写法,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故填ClO2。

(2)①过氧化氢增氧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

MnO22H2O+O2↑ABD

MnO22H2O+O2↑;

②过氧化钙(CaO2)与水共含有钙、氧、氢三种元素,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CaCO3,故填A。

(3)A CaO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将欲保留的物质转化为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 将含有O2的 N2缓缓通过铜网,氧气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氮气与灼热的铜不反应,可以除去氧气,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C Cu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与稀盐酸不反应,将欲保留的物质转化为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D 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故填BD。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结合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实验1,能观察到_____(选填“A”或“B”)中溶液逐渐变红;实验2,对比试管c与试管_____中的现象,可判断铁生锈与氧气有关;实验3,水的作用是________。 A 作反应物 B 隔绝空气 C 提供热量 【答案】A a BC 【解析】 【详解】

(1)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浓氨水容易挥发,扩散到A烧杯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烧杯中不变色。

(2)a试管接触了水,没有接触氧气,一段时间后铁钉未生锈,c试管接触水和氧气,一段时间后铁钉生锈,得出铁生锈条件之一是氧气;

(3)实验3,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和提供热量。 【点睛】

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8.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可用来制取CO模拟工业炼铁并检验气体产物。( 提示:草酸( H2C2O4)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

(3)从环保角度考虑,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什么_____?

(4)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实验结束后固体B已经全部失效_____。 【答案】Fe2O3?3CO 高温 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D装置之后增加酒精灯将尾气

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取B中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红(或不变色),则证明全部失效 【解析】 【详解】

(1)草酸( H2C2O4)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混合气体通过B,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可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

(2)C中有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可在D装置之后增加酒精灯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4)氢氧化钠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实验结束后固体B已经全部失效的方法:取B中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了碳酸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红(说明无氢氧化钠),则证明全部失效。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浓度,将一定质量的盐酸滴加到装有25g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直到不在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分别得到滤渣的质量5g和滤液质量111.2g。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 g;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8.8 14.6% 【解析】 【详解】

解: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5g?5g=20g

设参加反应的纯HCl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10020g+2HCl=CaCl273x+H2O+CO2?44

y100:73=20g:x x=14.6g 100:44=20g:y y=8.8g

所用盐酸的质量为5g+111.2g+8.8g?25g=100g

14.6g ×100%=14.6%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g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