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5906d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c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

民族有时被更广泛地界定为一个国家的国名整体,与种族不同,它不是自然遗传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世界各地不同人群所新城的地域文化具有地方性、民族性、民间性和传统性。

·国粹:京剧、书法、国画、武术、中医药等 胡服骑射: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

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也就是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通过接触、交流、传播、融合和吸收,形成新文化的过程。(不是取代) 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

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世界九大文化圈**:

文化圈又称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生存方式的地理区域。

文化圈的划分以文化源地为中心,以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为单位进行整合。

西欧文化圈

是西方文化发源地,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 分布: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宗教信仰:基督教新教、罗马天主教

文化: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乳畜生产文化;刀叉;哥特式(德国科隆大教堂);感恩节

东欧文化圈

文化深受俄罗斯影响

分布: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 宗教信仰:东正教

文化:东正教堂(拜占庭式(斯拉夫式));俄罗斯芭蕾舞艺术

东亚文化圈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 分布: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

文化:季风气候造就稻米文化;筷子;旗袍;和服;蒙古袍;汉服;孔庙

南亚文化圈

古文明中心之一,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

分布: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语言:基本属于印欧语系 文化:印度泰姬陵、纱丽服饰

东南亚文化圈

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多元文化) 分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宗教信仰:佛教、伊斯兰教、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 文化:吴哥窟(柬埔寨)、婆罗浮屠(印尼佛塔)、鱼尾狮(新加坡)

非洲文化圈 民族、宗教复杂

17

分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种族:黑色人种

语言:主要属班图和苏丹语系 宗教信仰:原始宗教

文化:原始图腾、打击鼓、宗教仪式

拉丁美洲文化圈

分布: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历史上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语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宗教信仰:天主教

文化:阿根廷探戈舞、巴西桑巴舞、狂欢节

太平洋文化圈

分布: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 语言: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宗教信仰:基督教

文化:崇拜多种神灵;相信巫术;擅长航海;土风歌舞 文化圈 西欧文化圈 东欧文化圈 东亚文化圈 东南亚文化圈 南亚文化圈 非洲文化圈 拉丁美洲文化圈 伊斯兰文化圈 太平洋文化圈 宗教 基督教、天主教 东正教 佛教 饮食 面包、牛奶 (刀叉) 面包 大米(筷子) 多元文化 宗教建筑 基督教堂 东正教堂 寺庙 吴哥窟、 婆罗浮屠 泰姬陵 / 墨西哥金字塔 清真寺 / 艺术 / 芭蕾舞 / / 印度舞蹈、纱丽 粗犷的歌舞 拉丁舞、狂欢节 / 热情奔放土风歌舞 多种宗教混杂 原始宗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 原始宗教、基督教 / / / 鱼 ·西欧文化的传播:

人口迁移;商品贸易;文化交流活动(现代社会常用);殖民扩张;战争;传教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景观:

东北黑土文化

分布:温带森林草原地区 民族:汉族;满族

建筑:泥草房、泥瓦房;火炕,火墙 服饰:棉;皮

文化:渔猎文化;黑土农耕文化;东北二人转

华北平原文化

分布:温带阔叶林地区 民族:汉族

18

建筑:四合院 服饰:棉装 食物:面食

文化:京剧;评剧

黄土高原文化(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分布:华北、西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农牧业交错地带 民族:汉族;回族 建筑:窑洞

食物:面食;肉食 文化:秦腔;信天游

内蒙古草原文化

分布: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畜牧业 建筑:蒙古包 服饰:蒙古袍 食物:肉;奶;面 文化:马头琴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分布:温带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农业:畜牧业;绿洲农业、果业 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建筑:“阿以旺”(维吾尔族);毡房(哈萨克族) 食物:肉;奶;面;茶 文化:坎儿井;清真寺

青藏高原文化

农业:种植青稞;牦牛、藏绵羊 民族:藏族 建筑:石砌碉房 服饰:掉袖藏袍

食物: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 文化:五体投地的宗教礼拜 四川盆地文化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农业:水稻;小麦

建筑:吊脚楼(气候潮湿) 食物:川菜(麻、辣) 文化:川剧

云贵高原文化(文化的多样性)

分布: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民族:全国少数民族最多

建筑:竹楼(西双版纳);鼓楼(贵州) 食物:烟;酒;茶

江南水乡文化

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自然景观:平原;丘陵;水乡泽国

19

食物:大米;蔬菜;鱼类 文化:四柱;评弹;越剧

华南妈祖文化

分布: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 农业:三季稻作

民族:汉族;壮族;黎族;高山族 食物:米食为主

文化:崇拜海神;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粤剧

·海派文化:反映了上海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

海派精神: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永不止步 文化区 东北黑土文化区 华北平原文化区 黄土高原文化区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江南水乡文化区 四川盆地文化区 青藏高原文化区 华南马祖文化区 云贵高原文化区

服饰 (物质) 棉袄 棉袄 饮食 (物质) 杂粮 面食 民居 (物质) 泥草房、火炕、火墙 四合院、平房 习俗或艺术 自然环境条件 气候寒冷、 温带森林草原广布 温带季风气候、平京剧、评剧 原 秦腔、信天温带季风气候、 游 地表沟壑纵横 那达慕节、温带干旱、半干旱马头琴 草原广布 温带荒漠,以雪民族歌舞具山、戈壁、绿洲为有西域特色 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江南丝竹、温和湿润,平原丘越剧 陵为主,水乡泽国 亚热带季风气候,川剧、摆龙多山地,所以湿度门阵 大云雾多。紫色土较肥沃。 五体投地的海拔高气温低、辐宗教礼拜 射强温差大。 热带、亚热带季风崇拜海神,气候,热量充足,华侨多 沿海。 热带、亚热带季风多样化的民气候,温暖湿润,族服饰和歌地形崎岖,自然环舞 境复杂多样 二人转 面食、肉食 窑洞 蒙古袍 肉食、奶食 蒙古包 艳丽的服饰 丝绸 麻辣口味 青稞、酥油茶 米饭、热带水果 吊脚楼 肉食、奶食 阿以旺 白墙黑檐楼房 大米、鱼类 藏袍 石砌碉房 酒、茶 傣族竹楼、侗族鼓楼 20

第九篇 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RS)

要素:遥感对象;传感器;信息传播媒介;遥感平台;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 判读标志:影像的形状、色调特征、大小

彩红外航片:拍摄高度低,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较大) 彩红外卫片:拍摄高度高,范围大,内容简略

应用:科学评估;产量估算;天气预报;灾情监测;矿产勘探;工程选址

·全球定位系统(GPS)

功能:定位;导航;测量;定时;测速

特点:实时跟踪;准确定位;灵活性;实时性 优点:全球性;全天候;精确度高 3颗卫星(静态);4颗卫星(动态)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科学的第三代语言

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功能:数字地图;图层功能;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

应用:测绘;图斯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与评估;城乡规划;市场分析;区域

管理;军事

RS 中文术语 遥感 主要功能 从空中监测地表物体、获取数据 应用案例 天气预报、 海洋石油泄露污染监测、 森林火灾灾情监测、 耕地面积统计 灾害破坏程度的评估、 救灾路线的选择、 绘制电子地图、 驾车出行路线的选择 板块移动的监测、 大气成分的测定、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 考察时或开车时的准确定位 GIS 对地表的各类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统地理信息系统 计,并且呈现处理结果。 提供全天候、全球性全球定位系统 的定位服务(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GP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