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创作大事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刘三姐”创作大事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8a682e482fb4daa58d4bdb

到达南宁后,得知邓女士已患病住院,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我们采访了正在住院邓仪女士。

邓女士告诉我们,她的父亲在40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写了这个剧本,每写到激动之时总要念给孩子们听,因为那时年龄尚小也听不懂什麽,只知道父亲很高兴。剧本经邓昌伶先生几番推敲,改过数稿,最后完成于1954年初。1957年曾给过宜山人民桂剧团,不知什麽原因,宜山没有上演。

我们将邓仪女士提供的邓老先生的原剧本拍入镜头。把一部淹没达40年之久的作品公诸于众,好让更多的读者来欣赏它、研究它,即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在告慰九泉之下的邓昌伶老先生。

八、宜州文化界人士的看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邓昌伶先生这个剧本前后的具体情况,我又从南宁奔赴宜州。进入宜州辖区时,见到一条明显的横幅标语,上写:刘三姐的故乡欢迎您!

在宜州市韦自然副市长亲自带领下,见到了当地的知名人士:时任宜州市文联副主席,现以退休的副研究员钟其兴先生,时任宜州市文化局党总支部书记徐梦光先生等。

交谈中得知,不久邓昌伶先生将剧本寄给当时设在南宁的“广西省戏剧改革办公室”。以后,关于邓昌伶的这个剧本的事,就无声无息地

消失了。

钟其兴肯定的说:最早的《刘三姐》剧本出自宜山。徐梦光强调说:解放后第一个《刘三姐》剧本应该是宜山的。

可以肯定的: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刘三姐》剧本创作的第一人,应属宜山的邓昌伶先生。

九、宜山刘三姐

广西宜山,今为宜州市,是刘三姐故乡传说较为集中的地方。 1956年宜山龙塘乡村民演出了以刘三姐山歌题材的表演唱,这是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刘三姐题材的第一次演出。演出的组织者和编导叫黄文祥,已于69年去世。

《宜山县志》记载:“刘三女太,相传唐时下枧村,壮女,性爱唱歌。其兄恶之,与登近河崖砍柴。三女太身在崖外,受攀一藤,其兄将藤砍断,三女太落水,流至梧州。州民捞起力庙杞之,号为龙母,身灵验。今其落水崖处百尺上,有木扁担斜插崖外,木匣悬于崖旁,人不能到,亦数百年不求不朽。”时任宜山政协副主席韦甘睦先生,参照“县志”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起了刘三姐的故事。

在韦自然副市长和韦甘睦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下枧村”,看到了有小半截“木扁担斜插崖外”,甚喜。当我们拍摄这个镜头时,旁边一位老者对我说:抗战胜利后,是宜山县保安大队大队长颇飞手下的

一名士兵,开枪打断了那根扁担。韦老先生告诉我们,这个洞叫三姐岩,洞口垂下的岩石是刘三姐的手巾,也叫“手巾岩”。手巾岩的前面有个石台子,是三姐的对歌台。

1956年,在宜山中学当教师的肖干牛老师搜集、整理了一篇叫做《刘三姐的故事》,发表在56年《新观察》第九期上。

1957年上海通俗读物出版社将这篇故事作为单行本出版发行。 1957年11月由当时的宜山人民桂剧团排练、上演了一出“搭桥”戏《歌仙刘三姐》。此剧是先排练演出,后有剧本,剧中刘三姐由老艺人刘燕君,也称“宝珍珠”扮演。

1992年2月29日广西剧作家邓凡平、龚邦榕在柳铁采访了老艺人宝珍珠,当时根据宝珍珠口述,龚邦榕记录如下:“1957 年10月,蔡昌汉从图书馆发现一本故事书,上有刘三姐故事。他来找我,问是不是可以‘搭桥’?我一听就找到阳鹏飞、蒋方棋、丁有昌、谭瑞光,大家听了都说可以‘搭桥’。‘桥搭’起来了,演了几场,韦相杰也回来参加。我们‘搭桥’演出,蔡昌汉、韦相杰在台下记录。‘搭桥’演了十几场。后来,59年2月到柳州参加(地区)汇演,那时还是‘搭桥’,没有剧本。” 搭桥戏,是先根据故事情节编出一出戏的旷架提纲,在以老艺人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进行充实,加上喜剧色彩的即兴表演,经排练后相对固定。在演出中,再发展,再固定。然后依照演出本,固定台词,形成剧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三姐剧本集》第367、368页,原宜山人民桂剧团陈光裕先生介绍了当时排演《刘三姐》一剧的情况。他说:“宜山人民桂剧团排演《刘三姐》剧是在1957年11月间,在这前,先由当时负责剧团“三改”工作的宜山专署文化科干部韦相杰同志提出来的。”韦提出,是他“阅读了肖甘牛搜集、整理的壮族民间故事《歌仙刘三姐》(单行本)一书后,而受启发并根据故事情节编定成六场戏路。” 肖甘牛搜集、整理、创作的故事,发表时名字叫做《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开始说刘三姐的家乡在下枧河边,刘妈妈生下一女孩儿,刚会说话就能唱歌。长大后,越唱越好,闻名宜山。久而久之与村里一个青年产生爱慕之情。

在肖甘牛的故事里第一次写进了附近莫村有一个叫莫仁怀的财主。因而在这以后其他的剧本创作和演出中都有莫仁怀这个财主式的人物,有的就用此名,有的取名字前后颠倒叫莫怀仁,有的换取了中间字叫莫海仁。

刘三姐的传说》故事,第一次写进了对歌的场面,和三姐对歌的人是桃、李、毛秀才。因而在这以后其他的剧本创作和演出中即都保留了“对歌”的场面,也都有了 “三个秀才”的人物,只是第三个秀才或姓罗、或姓石。在这以后其他的创作和演出中,“对歌”后半部的场面、甚至歌词和肖甘牛所发表的传说几乎一模一样。

于是,我们观摩了自肖甘牛作品发表后的各种演出本录像,事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