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ba89f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b

2、为什么可以说《呐喊》和《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3、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4、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主要持一种什么态度,是否有”偏激\?试以《阿Q正传》中阿Q精神的种种表现加以分析。

5、《狂人日记》的划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6、《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在批判国民性方面的代表,试以阿Q的精神胜利法为例,分析鲁迅“丑化中国人”的主要用意。

7、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试以《狂人日记》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感想。

8、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阿Q正传》加以分析。

9、鲁迅对所谓国粹家、道德家之流的批判从来不留情面,而《肥皂》的精彩之处则在于“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试结合作品内容说明作者是怎样描写四铭言行的。

10、为什么说\鲁迅既是对传统激烈的批判者,同时又是对传统最有见地的解释者\? 11、阿Q的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鲁迅是怎样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说明。

1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 参考开头:

其一:“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其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这恐怕是中国近百年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唯[惟]一。的确,鲁迅对封建制度下的旧文化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有时把话说得很绝,甚至偏激。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描写,‘我翻开历史一查??’”

三:“梁实秋在《关于鲁迅》的一篇文章中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于胸,一吐为快??’的确,与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相比,鲁迅对传统的确

是严厉批判,是决绝的态度,甚至很偏激,他是对传统批判最深刻、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直接表达了积压多年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例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

13、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14、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分歧?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歧的?

参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宏观研究的展开,以前很少涉及的茅盾思想研究,包括世界观、文艺观、伦理观和美学思想的研究全面拉开,许多尚未清理的重要课题被提了出来,其中,关于革命家思想家的茅盾和文学家的茅盾的关系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1986年,张光年?? “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分歧:有人认为,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各半的结合??虽然茅盾的小说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指责,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仍然高度评价新文学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的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如严家炎??”

“对于茅盾研究中的不同观点,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个人的观点不同,理解力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但我个人觉得茅盾的作品还是很有文学价值的,我很喜欢他写的《子夜》,处在当时那个时代,茅盾以他的眼睛看到社会的变化,而茅盾又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因此,在那个时代,他肯定是会写出这种时代感很强的作品的,而且在《子夜》这部作品中,茅盾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很到位,把人物的性格变化、内心矛盾等刻画得很深刻。因此,我认为,茅盾的作品是很有价值的。”

15、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参考例一,在以蘩漪、仇虎、愫方等人物形象为例,说明了曹禺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后,这样写道:曹禺对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特别敏感,可以说是这位悲剧性剧作家的天赋,当然又跟他的人生阅历和体验相关。曹禺早年生活的经历是不幸的,他生下来三天,母亲就去世,父亲是一个日渐潦倒的封建官僚,脾气暴躁,在家里动辄发火骂人,整个家庭气氛极其沉闷压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曹禺自小就充满恐惧心理,处处谨慎小心,非常孤独寂寞。成年以后的他依然如此,不爱讲话,善于幻想,对外界的议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作为一个天性脆弱的知识分子,曹禺却在《雷雨》、《原野》、《北京人》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蘩漪、

仇虎、金子等性情激烈、充满强大的心理能量的人物,都是他最花心力去塑造的。这也许就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所谓补偿心理。曹禺之所以特别向往“蛮力”,其实正是出于他自身的生存欠缺。 参考例二,从曹禺早期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角度出发:这段基督教文化的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的人生观、创作观的形成有相当作用。从曹禺话剧创作模式来看,表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典型的社会道德剧:《雷雨》是“迷惘人生的罪恶与罚”,《原野》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北京人》是“原始野性的呼唤”。从曹禺剧作的人物来看,他们都是上帝苦难的子民,可分为贪婪型(如周朴园)、淫乱型(如蘩漪)、仇恨型(如仇虎)等等,这里都渗透着基督教的人文意识。另外,对于前期曹禺来说,“家”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梦魇,一个外在的心狱,而冲出“家”的桎梏,即出走,成为曹禺剧作一再重复的潜在主题。在这种心态下,曹禺创作了一系列人物,使他们在作品中具有一种原始的力量,这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作者要在其作品中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

16、沈从文的小说自觉地以“乡下人”的目光和评判尺度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请以具体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17、湘西生活对沈从文有什么影响?《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18、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例一,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章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桃花源,这儿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翠翠这个天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山水的精灵吧!从她那水晶一般的大眼睛里,可以看透她那纯洁如水的心灵。她是无言的大自然滋养出来的,没有沾染一丝一毫尘世的污浊。一切出自天性,无论是爱,是天真,还是勤劳、自重??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人性之美来。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人。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的、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源里,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好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烦扰的精神“自然保护区”。

参考例二,在对“牧歌”和“田园诗”进行简要说明后:沈从文的《边城》就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作者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均已失望的情况下,便在偏远的少数民族那里,在似乎不文明的生活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地处边界有茶峒,生活是那么宁静安谧,然而又是停滞沉闷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那么低微,知足常乐。作家编织了这样一个动情动人的故事??

参考例三,解释了“牧歌”和“田园诗”这两个概念后: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非常具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我在读过之后,从中体验了两种美的意境,一种是自然环境的美,一种是人性的美。然后再分开论述,最后总结说,作品之所以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是由于作者注重意境,善于“造境”,重在表现风格和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与健康并存,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物的外化?? 19、以《八骏图》和《边城》为例,说明沈从文小说城乡题材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0、京派作家既有才情又有学识,在创作中既追求独特又讲究品味,既看重自己的作家身份又不忘自己的学者身份,不愿以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取胜,而宁可将力气花在形式的创造上,再加上他们几乎个个都学贯中西,既有深厚的古文底子,又经过西洋文化的熏陶,既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又熟悉各种诗化、散文化的艺术手法,一旦认真追求起\文章之美\来,必然有所创新。《边城》是如何体现出诗化抒情特点的?

21、沈从文的小说为什么会受到废名的影响?

22、废名的小说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说\连沈从文都受他的影响\?

23、张爱玲作品在艺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能否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对于“雅”,主要是说明她的“古典小说的根底”,可以从传统小说(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影响(手法和韵味),意象的创造,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选择一个作重点)加以说明。对于“俗”,主要是说明她小说的“市井色彩”,可以从鸳鸯蝴蝶派的影响,通俗化手法。对“新文艺腔”的有意识的反叛等方面加以说明。最好的例子是《金锁记》,此外,还可以举《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24、张爱玲的小说都与女性和\女性与金钱\的关系有关,为了生存或为了不至于受穷,她们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惟一的目标,以青春作婚姻的代价,又是以金钱为最终目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有什么不同?

25、《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这是一个关于“原欲”的故事,一个令惊心动魄的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但为什么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关于\报复\的故事,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一个用物欲报复情欲,一个因情欲被长期禁锢而变异后演化为更为疯狂的物欲的故事? 26、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创作有什么影响?试结合《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形象加以分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