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c48bb6700abb68a882fb14

更多地方标准请关注www.zhuyuanbooks.com

4 基 层

4.1 水泥稳定集料基层

主控项目

4.1.1 水泥稳定集料供应商使用的水泥、集料、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泥用量和矿料级 配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

检查数量与方法:供方执行国家现行材料检验试验标准,建设、施工、监理各方检查

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1.2 基层、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 抽检1组。 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4.1.3 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点。 检查方法:灌砂法。

表4.1.3 水泥稳定集料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R7符合设计要求 2000m2 1 T0805

快速路、 基层 ≥98 主干路

2 压实度(%)

基层 ≥97

支路 底基层 ≥96

注:本表中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1000m2 1 T0921 底基层 ≥97 次干路、

一般项目

4.1.4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轮迹,不得有浮灰,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 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4.1.5 水泥稳定集料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 水泥稳定集料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厚度(mm) ±10 1000m2 1 T0912

2 水泥用量(%) 0~+1.0 1000m2 1 T0809

3 平整度(mm) ≤10 20m 每车道1处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 4 中线线位(mm) 20 200m 4 用经纬仪测量 5 纵断高程(mm) ±15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6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B 40m 1 用钢尺量测

7 横坡 ±0.3%且不反坡 100m 4个断面 用水准仪测量

注:①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 ②水泥稳定土可用此表进行检验;

③分层摊铺时底层检验项目为1、2、3、6。

4.2 石灰稳定土基层

主控项目

4.2.1 石灰稳定土供应商使用的石灰、土、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合料配合比应按设计 控制准确。

检查数量与方法:供方执行国家现行材料检验试验标准,建设、施工、监理各方检查

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2.2 基层、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 抽检1组。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17

更多地方标准请关注www.zhuyuanbooks.com

4.2.3 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或环刀法。

表4.2.3 石灰稳定土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R7符合设计要求 2000m2 1 T0805

快速路、 基层 —— 主干路

2 压实度(%) 1000m2 1 T0921 T0923 底基层 ≥95 次干

基层 ≥95

路、

支路 底基层 ≥95

注:①本节包括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工业废渣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②本表中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一般项目

4.2.4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轮迹,不得有浮灰,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 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4.2.5 石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 石 灰土应拌和均匀,色泽调和,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及粒径大于10 mm的灰块。 4.2.6 石灰稳定土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表4.2.6 石灰稳定土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厚度(mm) ±10 1000m2 1 T0912

2 含灰量(%) -1.0~+1.5 1000m2 1 T0809

3 平整度(mm) ≤10 20m 每车道1处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 4 中线线位(mm) 20 200m 4 用经纬仪测量 5 纵断高程(mm) ±15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6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B 40m 1 用钢尺量测

7 横坡 ±0.3%且不反坡 100m 4个断面 用水准仪测量

注:①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

②本节包括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工业废渣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③分层摊铺时底层检验项目为1、2、3、6; ④本表中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4.3 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基层

主控项目

4.3.1 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供应商使用的石灰、粉煤灰、粒料、土、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混合料配合比应按设计控制准确。

检查数量与方法:供方执行国家现行材料检验试验标准,建设、施工、监理各方检查

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3.2 基层、底基层试件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抽检1组。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4.3.3 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

18

更多地方标准请关注www.zhuyuanbooks.com

表4.3.3 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

检查频率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

范围 点数

1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R7符合设计要求 2000m2 1 T0805

快速路、 基层 ≥98 主干路

2 压实度(%)

基层 ≥97

支路 底基层 ≥96 注:本表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检验方法

1000m2 1 T0921 底基层 ≥97 次干路、

一般项目

4.3.4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轮迹,不得有浮灰,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 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4.3.5 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5的规定。

表4.3.5 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表

检查频率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

1 厚度(mm) ±10 1000m2 1 T0912 2 含灰量(%) 0~+1.0 1000m2 1 T0809

3 平整度(mm) ≤10 20m 每车道1处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取两尺取最大值 4 中线线位(mm) 20 200m 4 用经纬仪测量

5 纵断高程(mm) ±15 无联结层±10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6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B 40m 1 用钢尺量 7 横坡 ±0.3%且不反坡 100m 4个断面 用水准仪测量

注:①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

②分层摊铺时,底基层检验项目为1、2、3、6; ③本表中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4.4 石灰、粉煤灰、钢渣基层

主控项目

4.4.1 石灰、粉煤灰、钢渣供应商使用的石灰、粉煤灰、钢渣、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 合料配合比应按设计控制准确:

检查数量与方法:供方执行国家现行材料检验试验标准,建设、施工、监理各方检查

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4.2 基层、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抽检1组。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4.4.3 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

一般项目

4.4.4 石灰、粉煤灰、钢渣混合料应拌和均匀,色泽一致,不得有大于10mm未消解的灰块; 钢渣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

4.4.5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轮迹,不得有浮灰,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 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4.4.6 石灰、粉煤灰、钢渣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5的规定。

19

更多地方标准请关注www.zhuyuanbooks.com

4.5 级配砂砾及级配碎石基层

主控项目

4.5.1 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的进场批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

4.5.2 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表4.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压实层,每1000m2 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

表4.5.2 级配砂砾及级配碎石基层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规定值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级配碎石 次干路、 支路 基层 ≥97

1 压实度(%)

1000m2 1 灌砂法

底基层 级配砂砾 次干路、 支路 基层 —— 底基层 ≥95 T0921

≥95

注:本表中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最大干密度采用振动法确定。

一般项目

4.5.4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明显轮迹,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4.5.5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5的规定。

表4.5.5 级配砂砾及级配碎石基层一般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厚度(mm) 砂砾 -10~+20 1000m2 1 T0912 碎石 -10%层厚~+20

2 平整度(mm) ≤15 20m 每车道1处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 3 中线偏位(mm) ≤20 200m 4 用经纬仪测量 4 纵断高程(mm) ±15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B 40m 1 用钢尺量测

6 横 坡 ±0.3%且不反坡 100m 4个断面 用水准仪测量

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

4.6 沥青碎石基层

主控项目

4.6.1 沥青碎石供应商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配合比应准确。

检查数量与方法:供方执行国家现行材料检验试验标准,建设、施工、监理各方检查

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规范规 定。

4.6.2 施工方对成品料进行进场复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相同配合比、同种材料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查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入场温度试验报告。

4.6.3 压实度应符合表4.6.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压实层,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