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存货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四章存货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cfdd4db8f67c1cfad6b8cf

第四章存货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本期购入一批材料,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为13.60万元。运杂费为1万元。所购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5%,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93.6 B.56 C.80 D. 81

2、物价上涨时,能使企业计算出来的净利最大的存货计价方法是( )。

A.个别计价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先进先出法 D.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3、对一般纳税企业的工业制造企业来说,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是( )。 A.增值税 B.直接人工费 C.直接材料费 D.生产产品的间接费用 4、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 A.仓储费用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 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库存硬盘的数量为50件,单价为1000元;本月购入硬盘100件,单价1050元;本月领用硬盘100件,其领用总成本为( ) A 102500 B 100000 C 105000 D 100500

6.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下列各种计价方法中,使期末存货价值最大的是( )。 A.先进先出法 B.个别计价法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D.移动加权平均法 7.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 A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

B受托方对其受托代销的商品不需进行会计处理 C对于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不作为购入企业的存货

D对于销售方按照销售合同规定已确认销售,而尚未发运给购货方的商品,应作为购货方的存货

8、在企业外购材料中,若材料已收到,而至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对于该批材料,企业的处理方式是( )。 A.不做任何处理 B.按该材料市价入账

C.按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暂估入账 D.按上批同类材料价格入账 9、实际成本法下,( )账户核算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到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实际成本

A原材料 B材料采购 C在途物资 D材料成本差异 10.下列各项属于收入材料的原始凭证的是( )

A销售发料单 B 领料登记簿 C 配比发料单 D 退料单

11.某企业对发出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期初不锈钢数量为40吨,单价为3100元/吨,本月一次购入数量为60吨,单价为3000元/吨,则本月发出存货的单价为( ) A 3060元/吨 B 3040元/吨 C 3100元/吨 D 3050元/吨

12、存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应( )。 A. 冲减“管理费用”

B.计入“营业外收入” C.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D.计入“本年利润”

13、下列各种物资中,不应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是( ) A.包装物 B.低值易耗品 C.在产品 D.工程物资

14、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元,税5100元,该批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 )元。 A.29700 B.29997 C.30300 D.35400

15. 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09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5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如按先进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 400 B 500 C 4000 D 1 400 (二)多项选择题

1、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资产中,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反映的有( )。 A.工程物资 B.委托代销商品 C.周转材料 D.库存商品 2、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的成本包括( )。

A.采购成本 B.加工成本 C.其他成本 D.非正常损耗的成本 3、会计上不作为包装物存货进行核算的有( )。

A.包装纸张 B.包装铁丝 C.管理用具 D.玻璃器皿 4.下列各项属于购货方存货的有( )

A对销售方按照销售合同、协议规定已确认销售,而尚未发运给购货方的商品 B购货方已收到商品但尚未收到销货方结算发票等的商品 C对于购货方已经确认为购进而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商品 D销货方已经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的存货 5.实地盘存制的缺点有( )

A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动态,不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情况 B存货明细记录的工作量较大

C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失

D只能到期末盘点时结转耗用和销货成本,而不能随时结转成本

6.对于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而言,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有( ) A非正常损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B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C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D采购存货所支付的保险费

7.存货计价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具体表现在( )

A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的减少 B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的增加 C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的减少

1

D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的增加 8、“在途物资”账户可按照( )进行明细核算。

A.供应单位 B.物资品种 C.存放地点 D.交货时间 9、发出材料借方登记的账户有( )

A 生产成本 B 管理费用 C 制造费用 D 在建工程 10. 下列各项属于发出材料的原始凭证的有( )

A销售发料单 B 领料登记簿 C 限额领料单 D 入库单

11.制造业的原材料按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 ) A原料及主要材料 B 外购半成品 C 包装材料 D周转材料

12. 企业的库存材料发生盘亏或毁损,应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明原因后按情况可分别计入(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财务费用 D.其他应收款

13、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 A.制造费用 月份 B.进口关税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14、企业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有( )。

A.个别计价法 B.加权平均法 C.先进先出法 D.后进先出法 15、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16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A.支付的加工费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三)判断题 1、企业对于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材料,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反映。2、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发出存货的成本比较接近其重置成本。 3.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不属于库存商品

4.实际盘存制也称为账面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也称为定期盘存制 5.永续盘存制适用于那些自然消耗大、数量不稳定的鲜活商品

6. 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的存货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8、对于材料已收到,但月末结算凭证仍然未收到的业务,不能记入“原材料”账户进行核算。9、对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但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0、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而与利润表的净利润的大小无关

(四)分录题

1、某企业从外地购入材料一批,买价200000元,供货单位发货时代垫运费300元,另外支付按圆钢购价的17%计算增值税。(运费部分抵扣增值税省略)货款、运费以及增值税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验收入库。编制会计分录 2、(1)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钢材一批,买价50000元,对方代垫运费800元,另外按钢材购价的17%计算增值税。货款运费以及增值税通过银行支付,钢材尚未入库。根据银行结算凭证及所附发票及运费单据作会计分录

(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编制入库的会计分录

3.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分配材料费: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8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材料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 000元,在建工程领用材料40000元。

4.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该批材料已经运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月末按照暂估价入账,假设暂估价为10000元。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

5.企业本期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将账实不符的材料数量、金额及原因编制“存货盘点盘亏报告表”,并上报审批 编品名 计量数量 实际单盘盈 盘亏 备注 号 单位 账存 实存 价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略 角钢 公斤 820 850 3.00 30 90 计量 误差 扁钢 公斤 1000 980 2.80 20 56 计量 误差 木材 立米 5 0 600 5 3000 火灾 损失 合 90 3056 计 根据存货盘点盘亏报告表,编制审批前后的分录 1)

(五)计算分析题

根据下表中所列的资料,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来确定领用该材料的成本。 日期 摘要 数量(件) 单价 金额 1日 期初余额 100 300 30000 3日 购入 50 310 15500 10日 生产领用 125 20日 购入 200 315 63000 25日 生产领用 150

3

3、某工业企业材料的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发生以下业务,要求:根据业务,逐项编制会计分录。

1、 从本地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增值税额6,8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2、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一批,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货款已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3、上述在途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

4、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估价25,000元。

5、收到上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26,000元及增值税4,420元。

6、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35,000元,增值税额5,950元,供应单位代垫运杂费1,000元,签发一张1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41,950元,结算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7、根据合同规定,预付材料款50,000元

8、上述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材料价款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补付余款43,600元。

9、购买甲材料,货款总额11,700元,其中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购进货物支付保险费、包装费共300元,货款及保险费以银行存款支付。 10、购进的甲材料全部验收入库。

11、同时购进乙和丙两种材料,乙材料300吨,货款总额35,100元,丙材料200吨,货款总额23,400元,乙、丙两种材料的运费共1,000元(按重量付费且该运费按7%抵扣进项税)、保险费1500元(按货款额付费)。材料款及运杂费用银行存款支付。 12、乙、丙两种材料均如数到达入库,计算并结转乙、丙材料的实际成本。 13、购入甲材料,货款总额23,400元,货款已支付,但材料未到。

14、上月已付款的乙材料本月到达,材料全部入库,实际成本为9,000元。

15、本月到达丁材料,月末尚未收到结算清单,未办理结算手续,估价金额为30,000元。 16、生产部门领用甲材料20000元,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200元,销售部门领用甲材料2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