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e814e9102de2bd960588e7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5、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5.1 毕业论文用纸

毕业论文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电子版“广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用纸”(从学校教务处或外语学院OA公告栏下载)。正文里的任何部分不得超出文稿边框之外,论文用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 5.2 目录页

5.2.1 目录页的构成: (1)“CONTENTS”; (2)“Abstract in Chinese”; (3)“Abstract in English”及其所在页码; (4)论文的多级小标题及其所在页码; (5)“References”及其所在页码。

5.2.2 CONTENTS:小二号粗体,居中。

5.2.3 Abstract in Chinese:小四号字,不标页码。 5.2.4 Abstract in English:小四号字,标页码“1”。

5.2.5 论文的多级小标题及其所在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小四号字,书写形式第一级为1,2,3等,左起打印;第二级为1.1,1.2,1.3等,缩进两格打印;第三级为1.1.1,1.1.2,1.1.3,缩进4格打印。例如: 1. XXXXX 1.1 YYYYY

1.1.1 ZZZZZZ

5.2.6 References:小四号字,标出所在页码。 5.3 中文摘要页

5.3.1 中文摘要单独成页,紧接目录页。注意本页不设页码。 5.3.2 中文摘要页的构成:论文的中文标题、“摘要”二字、中文摘要内容、中文“关键词”

三个字和具体的关键词。

5.3.3 中文标题:小二号字,宋体,居中,行距1.5倍; 5.3.4 “摘要”二字:小四号字,黑体,居左,行距1.5倍。

5.3.5 “摘要”二字之后空两格书写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5.3.6 另起一行,写“关键词”三字,小四号字,黑体,居左,行距1.5倍。

5.3.7 “关键词”三字之后空两格书写具体的关键词,小四号字,宋体;各关键词之间用分

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打标点符号。 5.4 论文构成、字号与字体

5.4.1 中文摘要页之后是论文正文,页码从论文正文开始。 5.4.2 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居中;

5.4.3 标题下面用汉语书写“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XXXX级XX专业XX班”,转行后写学

生姓名“XXX”和学号,再转行之后写“指导教师:XXX”(四号字,居中);

5.4.4 Abstract之后空两格书写内容,小四斜体,行距1.5倍,但“Abstract”这个词需用正体

小四,并加粗;

5.4.5 Key Words之后空两格书写具体关键词,小四斜体,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但“Key

Words”这两个词需用正体小四,并加粗;

1

5.4.6 小标题:小四加粗,每级小标题均顶格书写,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5.4.7 正文:小四,行距1.5倍; 5.4.8 参考文献:“References”这个词用五号字,加粗,顶格书写;

5.4.9 “References”下的文献,先写英语条目后写汉语条目,并按文献作者姓氏的A—Z顺

序排序,五号字。 5.5 引用格式

5.5.1 直接引用(用双引号)和间接引用(即paraphrase)某学者的观点,都应在Notes或

References中找得到。引用结束时要设带括号的夹注(参见5.6.1),引文的句号应置于夹注的括号之后。

5.5.2 直接引用汉语文献中的观点时,所引观点应翻译成英语(并注明the author’s

translation);但夹注中的作者名要用汉字显示,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

5.5.3 引文若较长(50词以上,诗2行以上),宜另起一段,不加引号,左边缩进4个英语字

母的位置。引文之后加夹注,但与5.5.1不同的是,这时引文的句号应置于夹注的括号之前。

5.5.4 例句如果是汉语,直接使用汉字,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 5.6 注释 5.6.1 夹注

“夹注”指引用来自参考文献的观点时在文章内用括号表示出来的注释。夹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作者名字+文献发表年份”,如“(Bloomfield, 1933)”;二是“作者名字+文献发表年份+页码”,如“(Bloomfield, 1933:78)”。不作任何改变的引文必须加引号,这种引文必须在夹注中标出具体页码,即采用“作者名字+文献发表年份+页码”的夹注形式,否则就是剽窃;引述别人的观点,虽有文字上的变化(即paraphrase),也必须在夹注中标出具体页码,否则不符合学术规范。注意:夹注中作者与年份之间有逗号并空一格,发表年份与页码之间用冒号(“:”)隔开。例如“(Bloomfield, 1933:78)”、“(王力, 1980:67)”。注意:有关英语文献的夹注中名字只列姓,有关汉语文献的要列姓和名。

如果所引文是二手材料,则采用“(Bloomfield, qtd. in 王力, 1980:67)”的形式。这个夹注表示的意思是:引文是Bloomfield的,但并不是直接从Bloomfield的原著中引用的,而是从王力1980年出版的著作中的67页上引用的。

夹注与参考文献的关系是:参考文献的每个条目都应有文内的对应夹注,换言之,有多少个参考文献条目就意味着至少有多少个夹注。夹注的数目可能大于或等于参考文献条目的数目,但不能小于参考文献条目的数目。例如,如果参考文献中列有10个文献条目,那么文中就至少要有10个或10个以上的夹注。 5.6.2 脚注

“脚注”所表达的内容一般属于文章主题之外但与所述内容有关的附加说明。脚注采用WORD里的“脚注”格式编排出来即可。 5.7 参考文献的格式

5.7.1 参考文献条目以[1], [2], [3]??的形式编号(英文姓氏按照字母排序, 中文姓氏按照拼音字母排序, 先排英文, 再排中文,例如:

[1]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M].. New York: Holt,

[2]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5.7.2 如果文献条目要转行,需采用悬挂缩进格式,如上例[2]。 5.7.3 排列顺序

如果是著作,按作者、出版年份排列、书名、文献类别标号、出版地、出版社;

2

如果是杂志文章,按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文献类别标号、刊名、和期号和页码(期号用括号括起来)排列;

如果是论文集文章,按作者、文章标题、文献类别标号、编者(外文要有“ed”或“eds”字样并用括号括起来)、书名、文献类别标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排列;

如果是网上下载的文献,按作者、年份排列、文献标题、网址。 5.7.4 文献类别标号

文献类别标号由大写字母和方括号组成。专著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的文章为[A],期刊文章为[J],尚未出版的会议论文为[P],博士论文为[D],硕士论文为[MA],词典为[Z]。注意:类别标号与其前的文字之间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也不需空格。 5.7.5 文献条目中作者的写法

汉语姓氏按汉语拼音为序,外文姓氏按字母顺序。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作者同一年发表的两种文献在年份后加a和b(若有三种或以上的文献,照此类推),以示区分。

如果是两个作者,外文文献的作者用“&”连接,第一个作者的姓(family name)需排在前面,名(given name)排在文献的作者后面(注意:不管是外国人名还是中国人名,都是如此),且姓和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但第二个作者的姓和名不需倒列,即外国人的名应排在前面,姓排在后面。汉语文献的两个作者用汉语书写,两个作者之间用顿号隔开。

如果是三个作者或以上,外文文献的作者用逗号隔开。同样,第一个作者的姓需排在前面,名排在后面,姓和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的姓和名都不需倒列,即名都要排在前面,姓排在后面。汉语的文献的多个作者均用顿号隔开。 5.7.6 文献条目书写规则

外文书名以斜体字书写,实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需大写。汉语篇名、书名一律不用书名号,句号一律用点表示。文献若为英语,用英语书写参考书目;若为汉语,则用汉语书写参考书目。 5.7.7 示例

假如某毕业论文参考了以下这些文献,其参考书目的条目写法如下(注意:由于论文是用英语写就的,故英语文献排序在前,汉语文献在后):

[1]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M]. New York: Holt.

[2]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3] Jiang, Yong.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http://www.polyu.edu.hk/~cbs/jy/teach.htm, (请注意:该文献是用英语写的,应按照英语格式排列姓和名,故姓(Jiang)和名(Yong)之间用逗号隔开,尽管作者是中国人。同时,挂在网上的这一文献是一部著作,并非一篇文章,故用的是斜体字,而且实词的首字母需大写。)

[4] Peter, A. M. & T. B. Stephen. 1986. Interaction routines as cultural influences upon

language acquisition[A]. In Schieffelin, B. B. & E. Ochs (ed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C]. Cambridge: CUP. [5] 刘炳善. 1994. 莎剧的两种中译本:从一出戏看全集[A]. 阮珅编. 莎士比亚新论[C].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6] 吕叔湘、饶长溶. 1981. 试论非谓形容词[J]. 中国语文第2期. [7] 王力. 1980. 音韵学初步[M]. 北京:商务印书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