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 - 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衔接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 - 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衔接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84e676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1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衔接班文科)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关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中对文化的描述说明 A.人的文化素质是在教育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B.文化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各种现象的总和 C.人们的物质生活要以精神生活作为载体 D.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2.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015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地方1815个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表明 A.文化可以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 B.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C.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 ①有合理性,看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②有片面性,忽略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③有合理性,只要经济发展,文化就会发展 ④有片面性,忽略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多用来指代读书人,“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乌纱帽”则是官老爷的代称,“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赏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 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 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5.乡村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标志,更是历史人文记忆。上面往往附着了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记录着沧海桑田,见证着物是人非。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乡村老地名是基于 ①老地名积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老地名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老地名对守护人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倡导全省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带宾客”的文明风尚。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化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区的文化渐趋融合

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9.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茉莉花》作为一首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民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也打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这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

C.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巨大 D.各民族文化是同质的

11.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世界潮流的原因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世界文化趋同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2016年2月2日,由英国赫尔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赫尔大学孔子学院日前正式挂牌成立。近年来,孔子学院在英国快速发展。全英孔子学院取得的硕果也是中英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的缩影。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里的化学反应是指

①文化交流对中英两国人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交流促使了“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蔓延滋长 ③文化交流对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英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2016年5月24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分享交流会在贵阳某校成功举行。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作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3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祭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古已有之,流传至今。这说明 A.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B.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C.传统习俗不断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D.传统习俗具有多样性

15.我国有修史的传统,在夏商时期就有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在清代,全困各省、府、州、县都开馆修志,甚至在一些家庭现在还保留续修家谱的习惯,“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6.2016年央视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西安是大唐文化的代表,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呼伦贝尔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请》、《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①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③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方能弘扬民族精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