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外) 冲刺训练(有答案及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外) 冲刺训练(有答案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84ebf7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b

(2)此四人者,人杰也。

4.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5.下列对文化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垂髫、总角、加冠、豆蔻”四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C.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二人同处“唐宋八大家”之列。

D.“嘉祜二年,始举进士”中的“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殿试”的人;明清时期,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榜眼、探花。

十五、文言文阅读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④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赈赡:救济。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素:向来 .B.尝于太学见晖 尝:曾经 .C.晖少子怪而问曰 怪:责怪 .D.堪尝有知己之言 言:话语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以妻子托朱生 .A.可以为师矣 .B.以中有足乐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3.下列句子中,与“接以友道”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很看重张堪,把他当朋友对待,并准备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 B.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对于张堪的托付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 C.朱晖虽然没有当面应承,但对张堪的话铭记在心。 D.从文中可以看出,朱晖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参考答案:

一、1.(1)吃 (2)告诉、对……说 (3)还 (4)听说、听见 2.C

3.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4.豁达(乐观、洒脱)

【解析】1. “食”是文言文中的多音多义字,在此应解释为动词用法,即“吃”。其余三个都很典型,容易解答。

2.题干中的“之”为代词。四个选项中只有C中的“之”与其同义。A中的该字是主谓之间,不译。B中该字是助词,“的”。D中该字是动词,“到”。

3.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尽”,应该解释为动词即“吃完”,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4. “南迁”一词点明了苏轼当时的处境,“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大笑而起”等体现了他的乐观、豁达。

二、1.(1).哀而不愁 (2).乐而不荒 (3).对偶 2.B

【解析】1.《关雎》写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的情诗,写他追求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乐而不淫:淫,过分,过量。哀而不伤:伤,损伤。孔子认为,哀乐是人性之本,惟哀乐应有制,当戒其“淫”和“伤”;与此文“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句式相对称。明显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2.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贪:贪婪。屈:屈服。迩:亲近。故选B。

三、1.A 2.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3.示例: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引出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的形象进行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4.相同点:不为名利地位所动,不贪图物质享受;不会为了个人的享乐而放弃自己的本心。不同点:语段(-)强调舍生取义;语段(二)强调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1.C 2.B

3.枢密副使曹利用获罪,王鬷因为是同乡被曹利用厚待,被贬黜为湖州知州。 4.原因: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形象:1.王鬷积极建言献策/关心百姓疾苦。他在兼任侍御史知杂事时,曾向朝廷建议:由于要调集军队堵塞黄河决口,邻京各郡灾荒歉收,民力损耗,应当把不紧急的修造项目废止。(2)王鬷正直敢言/不畏权贵。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曾提议在官府设置购销茶盐的机构。因马季良与章献太后是姻亲,没人敢反对,唯独王鬷

直言那是与民竞利,不成体统。(3)王鬷善于治安维稳/杀伐果断。他主管益州时,有戍卒作乱。他派兵包围兵营,传话说:不作乱者只要不轻举妄动,走出营门,就不予追究。戍卒出来后,他查出作乱者并严惩。

【解析】1.C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都是“等到”之意。A前者“出使”,后者“假使”。B前者“正当”,后者“方圆、纵横”。D前者意动用法“以……为异”,后者“不同”。

2.B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都相同。都是代词。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主谓之间的助词,取独。D动词“去、往”。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得罪”,犯了罪。“以”,因为。“同里”,同乡。“为……所”,表被动。“黜”:贬黜,贬官。“出知”,出京任……知州。

4.一问,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王鬷受到蜀人爱戴的原因可直接提取“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作为答案。二问,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方调兵塞决河,而近郡突歉,民力雕敝,请罢土木之不急者”等语言描写,可看出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人。从“季良挟章献姻家,众莫敢逆其意,鬷独不可,曰:‘与民竞利,岂国体耶!’”等句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的好官。

五、1.(1).(1)能够 (2).(2)最终

2.(1)臣私下疑惑大王轻视齐国、楚国,蔑视韩国(的原因)。 (2)这三人并非没有功绩,只是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3.(1)君主处理国家间关系时要做到不骄不忿。(2)君主行事有始有终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

4.示例:成长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作风,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人的持续发展。

【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克”:能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