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2019年精选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2019年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86ef9b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c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

一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预设和课堂调控现状分析

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原有的课堂秩序正在被打破,课改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也是新课程中所提倡的。但冷静地去审视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我们看到了在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的放任、随意与浮躁,看到了数学课堂中的“生成”教师不能很好调控的尴尬,能真正较好地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教师并不多,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问题的有效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由此引发出课堂教学的各种问题。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预料的,但如果我们能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来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预设生成,使自己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这样在生成面前我们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局面。古人云:凡事预立,不预则废。因此我认为新课程下教师有必要科学而精心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为精彩的课堂生成而准备,科学预设是动态生成的重要前提,而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重要保证。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在“提问的有效预设”生成的,在精彩的“生成”出现

时,教师又能随机进行“课堂调控”,从而在“预设”与“生成”中不断的优化与整合。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才是主体意义上的数学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 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提问预设和课堂调控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活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成分是“问题”,提问正是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在教学中的体现。每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都可以点燃学生思维中的一根导火线。可以说、在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培养学生各种思维素质方面,提问是其他教学措施无法代替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如叶圣陶所言:“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师生对话,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成教学目标,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然而,我们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时常遇到卡壳、冷场、收不住等尴尬情形;当提问的进展与课前预设不一致时,教师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预设的问题在不同的班级会产生不一样的表现;同样的提问在不同的教师教学机智水平下,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等等。 三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

1.研读文本教材,追求高质量的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怎样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在教学的生成点上预设多种通道,使提问的有效预设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

2.选择应对方式,教学过程的展开更要重视生成 实践中,教师有正确处理提问的有效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课堂调控” 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树立“生成意识”,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以“让学生学得最好”为参照,寻找实现高品质学习,激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调控策略。

(1)调控侯答的时间,确保学生思考的空间。

侯答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前的时间(也称侯答时间Ⅰ)和学生回答后到教师对回答作出反应之前的时间(也称侯答时间Ⅱ)。

大量的调查表明,许多教师为了显示教学的效率或课堂教学的紧凑和活跃,运用了不断的发问,侯答时间通常在1秒-3秒之内,有的甚至不足一秒。有一项实验证明,教师的侯答时间Ⅰ增加至3秒以上,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原因首先在于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其次是创造了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更为宽松的课堂气氛。当侯答时间Ⅱ调整到3秒以上,师生之间的问答性质就会由“质问式”变成“对话式”。这种变化有益于学生集中注意,提高成绩。

(2)调控叫答的方式和范围,增强有效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叫答集中表现在叫答的方式和叫答的范围这两方面。研究表明,依次请学生回答,学生可预知的规则叫答方式要比教师随机叫答方式效果好。因为规则叫答方式使学生有心里上的准备,有利于集中注意。随机叫答往往倾向于个别好生,这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研究同时也证明,叫答范围越广,教学效果也越好。所以教师要适当控制自愿回答者的叫答,保证大多数人回答问题的机会。有一项调查发现,在叫答所有的学生情况下,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专心行为,较少测验焦虑,学业成绩也较好。

因此,课堂需要“等待”的场景,“等待”的品质。“等待”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前提。教师学会耐心等待,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认为,“研读文本教材,有效预设提问”和“选择应对方

式,有效调控提问”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如果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课堂提问的精心预设和合理选择应对的方式来调控课堂提问,那么就可以改变本文所提出的课堂提问现状,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更精彩,我们的人生也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