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板块运动 学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专题5 板块运动 学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8d50046a8956bec0975e335

专题5 板块运动

【知识梳理】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___________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的,板块在______之上滑动。 2.板块内部相对比较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___________地带。 3.标注出下图中的板块名称:

A._____________板块,B._____________板块,C._____________板块, D._____________板块,E._____________板块,F._____________板块。

【思考1】

板块张裂的地区岁形成裂谷与海洋;板块相撞挤压的鼍区,常形成山脉、岛弧和海沟。 观看上图,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解释下列山脉、岛羹、大洋形成的原因: 喜马拉雅山__________________;阿尔卑斯山__________________; 东非大裂谷__________________;落基山脉__________________;

安第斯山脉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洋西岸岛弧链__________________;

大西洋__________________;

4.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学说和“_____________” 学说基础之上的。 5.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的对流。

6.海洋板块中岩石年龄最轻的地方是________,此处是岩石圈中最不稳定的破碎带。

【思考2】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们首先觉察到的是地面的上下颠簸,接着而来的是左右、前后摇晃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在一次地震中有多少个震级,多少个烈度?一次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次6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4】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地震烈度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图2.1中相应的位置标出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名称。

【思考5】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地球上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的______________地带。 【思考6】火山爆发是否百害而无一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 B.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海沟 C.板块碰撞地带常形成裂谷 D.全球地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

2.世界上活火山主要分布在----------------------------------------------------------------( ) A.大陆板块内部 B.大洋板块内部 C.板块俯冲带 D.板块张裂带

3.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4.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落基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我国西藏、云南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热带,光照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的中部,多火山

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碰撞带上,地壳活跃

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D.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

7.下列四个选项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 A.大西洋中脊 B.地中海

C.雅鲁藏布江 D.马里亚纳海沟

8.反映地面受地震影响而遭受破坏程度大小的地震要素是------------------------( ) A.震源 B.震中 C.烈度 D.震级

9.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震源越深,震级越大 B.震源越浅,震级越大

C.震中距越大,对地面的破坏越大 D.震中距越小,对地面的破坏越大 二、综合分析题

1历史上意大利埃特纳火山曾多次爆发,2006年5月该火山再次爆发。回答:

(1)按火山活动状况分类,埃特纳火山属________火山,埃特纳火山位于_______________火山带上。

(2)按岩石成因分类,埃特纳火山山顶的岩石属于_________岩。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在________层(圈)

上滑动、碰撞,目前仍处于活动阶段的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的_______________带。 (4)埃特纳火山位于亚欧板块与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该板块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

(5)火山活动曾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也可以带来益处,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不同程度受灾,读下图并回答:

(1)地震发生时,成都与汶川相比

A.两地烈度相同,成都震级较小B.成都震级与烈度均较大 C.两地震级相同,成都烈度较小D.成都震级与烈度均较小

(2)在“汶川地震成因示意”图中,箭头①表示板块挤压_______板块,造成青藏高原隆起;箭头②表示青藏高原隆起时,挤压东面的_________盆地;箭头③表示汶川地处我国大陆断裂地震带上,是地震活跃地区。

(3)右图是我国有关部门为了解震中区地震破坏状况,利用“3S”技术中的_______技术获取的影像。图幅相同的像片,比例尺越_____(大或小),越能详细反映地震造成的破坏状况。 (4)从地震要素分析,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常常会引发次生灾害,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北部地区(北纬34.4度,东经73.6度)发生7.8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在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05年10月8日上午8时50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有明显震感。印度气象局宣布震级为里氏6.8级;美国地质勘测署测得震级为里氏7.6级;日本气象厅报告震级为7.8级。据此完成(1)一(4)题

(1)同一次地震当中,不同国家测得的震级不同,关于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距震中越近,震级越大

B.各国发布的震级不一,一方面是因为各国地震测量的水平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测量时距离震中距离不同,因而造成误差所致 C.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D.烈度只与震级有关,地震波所及之处,烈度相同

(2)这次地震----------------------------------------------------------------------------------( ) ①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上 ②发生在亚欧板块上 ③是地壳张裂造成 ④是地壳挤压造成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在此次地震中,很多房屋是在山体滑坡中倒塌的。从地震构造角度上说,这里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汇地带,断层活动活跃,是地震多发区。在今后重建中应避免的是-----------------------------------------------------------------( ) A.选新址重建是预防震灾的方法之一 B.重建一定要打好地基

C.重建最好能够避开活动断层带和陡峭的山坡 D.选重板建材,增强抗倒塌能力

(4)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A.4°N ,120°W B.4°S,121°E

C.4°S,120°W D.4°N ,121°E

4.台湾花莲海域2009年12月19日6.7级地震,读下图,回答: (1)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_______倍。

(2)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_________地震带,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属于______(生长界或消亡界)。台北市位于震中的_____方向,若其它条件相同,A、B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 ______(填写代号) ①相同 ②A大于B ③B大于A

(3)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感觉到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繁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4)写出地震发生时可能会诱发的其他自然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汀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东南亚、南亚及东非众多国家。读图回答: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_________圈可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发生在________板块与 ________板块交界处。苏门答腊岛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3)除自然因素外,这次灾害造成印度洋沿岸各国人员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处,位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_______处。

(5)板块张裂处常形成--------------------------------------------------------( ) A.岛弧 B.裂谷 C.海岸山脉 D.海沟

(6)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是--------------------------------( )(多项选择) A.震时立即冲出房屋;跑到安全的地方

B.在室内避震时,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C.在室外避震时,选择高大结实的建筑物旁最为屏障

D.身体应采用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