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伟-2016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精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陈正伟-2016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精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16ef9058fafab068dc0203

价方法。

五、简答(每小题5分,选做2题,共10分)

1.简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步骤。(6个步骤)

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步骤有:

1)确定分析对象和主要目的;2)初步调研;3)分析体系的设计;4)分析所用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的和计算。5)形成研究分析报告;6)成果的提供与发布。(前4点1分,后2点0.5分)

2.简述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测算评价。

答:大多数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0.2~0.6之间。经济学家根据经验和分析对基尼系数的区间范围作了如下判断:基尼系数抵于0.2表明收分配高度平均;0.2~0.3为相对平均;0.3~0.4大致合理;0.4~0.6显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0.6以上则表明收分配严重的向一部分人倾斜。(各个分号1分)

3.简述消费结构变动规律。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消费结构呈现出如下的变动规律。1分

1)从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分类来看,生存型消费占比重会出现下降趋势,而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所占比重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1分

2)从物质产品消费和服务产品消费的分类来看,实物消费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而服务产品的所占的比重会逐于上升。1分

3)从吃、穿、住、用、住、行的分类来看,吃在消费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而穿、用、住、行的消费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上升。1分

4).从劳务消费内部来看,人们的消费中具有如下的优先顺序:先满足生存需要方面的劳务,再满足享受和发展需要方面的劳务;先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劳务;先满足实物型、人力型方面的劳务需要,再满足智力型方面的劳务需要,等等。1分

9

4.简述主导产业变化的规律。

答:主导产业的变化规律是指:在工业化早期,主导产业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和制度基础;(1分)主导产业随产业结构成长而呈顺序变更,即由非耐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产业发展(2分),从维持生活基本需求向中间需求进而向享受和发展型需求的产业发展(1分),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1分);政府在基础没施、外贸保护、法律、财政、金融方面对主导产业起着重要作用。(1分)

5.写出货币需求模型的一般形式,并简述各个符号的经济意义。

答:货币需求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Md??p???Md???a0?a1yt?a2it?a3??p?t?????t?1 (2分)

?Md式中:??p??d?M为t期实际货币余额,其中为名义货币余额,p为价格平减指数;yt??t为第t期实际GDP或GNP;it为第t期的利率。(2分)

a0为初始值表式实际货币需求量的起点; a1、a2、a3为回归系数,分别表明GDP、

利率和上一时期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一个单位时引起t时期实际货币余额增加的数量。(1分) 6.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实证性具有那些特点?

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有的实证性这是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现实的经济现象状况出发,运用统计手段,研究经济统计分析规律;

二是以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为约束,也就是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所使用的统计变量是有时间下标和空间范围的;

三是依据数量逻辑和事物相结合的实证逻辑进行的分析。 7.简述MESA方法的特征(3个)。

1)多样性;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种类十分繁多。

2)系统性:任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都必须从国民经济整个系统联系的分析上进行,因此,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系统、完善。

3)专业性: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除使用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外,许多分析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方法好模型体系。

8.简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原则(3个)。

10

1)针对性;应当针对不同的问题好领域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 2)适宜性:应当以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而不是越复杂越好。

3)关联性:鉴于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关联性使得分析方法存在极大的关联性。 9.简述恶性通胀具有的两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答:恶性通胀具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为:

第一,物价水平的飞速上涨已经使得人们对本国货币完全失去了信任,本国货币完全丧失了价值储藏和交易功能。

第二,恶性通货膨胀一般地不会持续较长时间,否则会严重地破坏正常的经济生活,扰乱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导致国家货币体制及经济社会的崩溃。 10.简述投资与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简答

答:投资与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

(1)当全社会的总投资大于重置投资时,其差额为净投资。净投资可以增加社会的资本存量。

(2)当投资额等于当年的折旧额,社会的总投资全部为重置投资时,社会总资本规模保持不变,只能维持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3)当年的投资额小于当年的折旧额,则投资不足以补偿资本的磨损,社会总资本规模缩小,只能进行缩小规模的社会再生产。

六、计算分析(每题10分,选做3题。写出计算公式,中间过程保留4位小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某地区2006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收入分配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合计

农业 80 768 96 176 1120 轻工业 112 157 224 179 672 重工业 128 410 179 307 1024 其它 80 416 128 176 800 合计 400 1751 627 838 3616 11

试计算:1)各部门的个人,集体和国家分配和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 2)分析各部门对于国家的贡献。

解:1)根据资料计算得到三者的分配格局和各部门的主体分配格局如下:(3分)列向结构

三者分配格局 个人所得 集体所得 国家所得 合计 农业 68.57 22.86 8.57 100.00 轻工业 23.36 43.30 33.33 100.00 重工业 40.04 42.48 17.48 100.00 其它 52.00 32.00 16.00 100.00 合计 48.42 34.24 17.34 100.00 计算分析表明,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整体分配格局是个人占较大比重为48.42%,国家占17.34%。从各个行业的三者分配上看,农业和其它是个人所得占较大比重,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是集体所得占较大比重。(2分) (3分)横向结构

主体分配格局 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合计

2)计算分析表明:该地区2006年不管是从贡献率还是从部门分配比例上看都是轻工业的对于国家的贡献大。行业贡献率为33.33%;地区总体税收的35.73%都是轻工业贡献的。(2分)

2.某地区2004-2007年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的资料如下: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可支配收入(亿元)q 3001 2899 4387 5321 消费需求(亿元)Q 1602 1337 2235 2771 农业 20 轻工业 28 重工业 32 其它 20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43.86065 8.966305 23.41519 23.75785 15.311 35.72568 28.54864 20.41467 21.00239 21.36038 36.63484 21.00239 30.97345 18.58407 28.31858 22.12389 根据上述资料试计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