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二版课后答案(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国际金融第二版课后答案(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2250bf4afe04a1b071dec7

答: 1997-1998 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与以往的货币危机有着明显的区别,存在两个显著的特征: 双危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交织在一起)和“传染性”。为了解释这次不同于以往的货币危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这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道德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将传染效应作为货币危机的关键决定因素。

1)“双危机”与道德风险。Krugman(1998b)和 Corsetti, et al(1998)认为道德风险可以解释东南亚的“双危机”。金融中介机构在具有免费担保且又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信贷扩张倾向而较少考虑借款人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国内金融机构如果无法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内的过度投资需求只会造成国内利率的上升,而不至于导致投资过度。但如果资本市场开放,国内的金融机构可以在世界资本市场自由融资,外资大量涌入国内,政府担保引发的道德风险就会转变为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过度积累,即所谓的金融过度。金融过度加剧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旦外国债权人拒绝继续融资,要求政府兑现担保,必然导致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若政府以“货币化”方式弥补赤字,公众的通胀预期将直接导致贬值预期,最终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同时发生。

2)危机传染。货币危机的传染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以多米诺骨牌效应扩展到其他国家。它强调的是一国发生的货币危机是另一国货币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换言之,若没有他国的货币危机,这个国家原本是不会发生危机的。一些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分析危机在不同国家间传染的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Masson(1998)的结论。Masson 认为货币危机的传染方式可以分为三种:①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s)。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导致这些国家发生货币危机。如 20 世纪 80 年代的债务危机与工业化国家的衰退和高利率相关, 1994-1995 年的墨西哥危机则与美国的高利率相关。②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指一国的货币危机“溢出”到其他有联系(贸易、金融等)的国家。③纯传染效应(Pure Contagion)。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诱发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但无法用宏观经济基础解释。如,一国的危机导致投资者向下调整对其他类似国家经济基础的评价(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未发生不利的变化),从而导致该国的货币危机。

11.试比较“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20 世纪 70 年代末,拉美国家爆发的一系列国际收支危机(如 1973—1982 年爆发了墨西哥危机,1978—1981 年爆发了阿根廷危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注意。1979 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萨兰特和亨德森商品投机性冲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货币投机性攻击模型。该模型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假定其货币盯住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负有维持固定汇率的责任,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成立。该模型中的政府不从资本市场为赤字融资,而是不顾国际储备持续的进行信贷扩张。这种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和维持汇率平价的责任相互冲突并导致国际储备不断减少直至为零。但理性的投机者不会坐视国际储备这样消耗殆尽,当储备减少到某个临界水平,投机者就会展开投机性攻击使政府的国际储备立刻耗尽而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1992-1993 年欧洲货币危机动摇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权威地位。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持续的国内信贷创造和维持固定汇率之间的矛盾导致货币危机,但 1992-1993 年欧洲危机国的信贷并没有快速扩张,而且危机发生 2 年后,其中一些国家的币值又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说明这些欧洲国家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宏观经济问题,也就是说,货币危机在宏观经济基础健康的情况也能发生,显然与第一代货币危机描述的特征不符。因此,为了解释欧洲货币危机,Obstfeld(1984,1994,1996)等人提出许多新的货币危机模型,后来被统称为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或“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中,改变了的预期才是引发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它在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代模型并未否定投机性攻击与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上述两代货币危机模型无法解释 1997-1998 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这次货币危机与以往的货币危机有着明显的区别,存在两个显著的特征:“双危机”(twin crises)(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交织在一起)和“传染性”(contagion)。为了解释这次不同于以往的货币危机,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这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道德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将传染效应作为货币危机的关

键决定因素。

12.试述“特里芬难题”及其解决方案。

答 :“特里芬难题”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之需,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即要求各国手中持有比较多的美元,而美元供给量太多,就会发生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导致对美元的信心危机;而美元供给量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信心和清偿力这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存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致命的缺陷。在牙买加体系下,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国际储备货币的多样化具有产生的必然性。根据修改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的“黄金非货币化”条款,基金组织在取消了黄金的货币作用后,希望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通过创造新储备资产解决成员国的国际支付问题。但是,一方面,特别提款权本位难以建立;另一方面,美元本位也难以维持,从而导致国际储备才出现了分散化的趋势。国际储备多样化对美元是一种制约,但在调节不同货币的供应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还相对减少单一中心货币(如美元)对世界储备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在多元化储备条件下,即使美元贬值也不一定会危及各国货币的稳定性。多种货币储备体系还为一国进行外汇管理提供了更

多的手段,减少了单一货币本位下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对国际储备货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和清偿力”的问题,实际上 ,“特里芬难题”已证明任何国家的货币单独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都会导致无法解决的矛盾,然而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却可以使分这一矛盾。当储备货币发行国发生赤字,其货币发生信用危机时,其储备货币的地位下降,而让位于其他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当储备货币国不断盈余而无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时,又可以有其他储备货币弥补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因此,多元化储备制度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衰退期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14.分析货币替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

答:货币替代是指在开放经济与货币可兑换条件下,由于本币贬值或其他因素致使本国居民对本币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本币的货币职能部分或全部被外国货币所替代的现象。货币替代否定了在汇率的分析中本国居民不能持有外国货币的假定,也使中央银行选择和实现货币供给能力受到大大制约。一般来说,货币替代表现为本国居民大量地使用本币来兑换外币。替代程度越高,人们对外币的需求就越高。在外币供给没有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外汇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状况就决定了本币汇率会大幅度贬值而外币汇率的幅度升值。根据麦金农的分析,当现实中存在货币替代时,传统理论关于浮动汇率制能够阻隔他国货币扰动的传导,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论断已过时。这是因为当外币在需求方是可替代的时候,一国货币小小变动就会影响持有本币和外币的相对成本。而调整外币的结构会造成各国汇率水平以及基础货币的更大浮动的波动,并迫使本国央行在指定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外国政策变动的传导效应。 15.试析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政策含义与现实意义。

答: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或几种货币,汇率永久固定并对外统一浮动的区域。最优货币理论是在关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孰优孰劣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这一学说为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首先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后又经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人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目前,该理论已成为国际货币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提出,开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即研究在开放经济的不同条件下劳动力、商品、资本流动的特性和对经济的调节机制,以及这种调节机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浮动汇率的调节功能。首先,最优货币区理论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经济思想,即为了达到福利最大化,整个世界经济最终应发展成一个统一的货币区或至少是相对固定的汇率体系。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从反面说明了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很难维持的,因为该体系显然存在许多不对称因素。按照蒙代尔的理论,这些因素将成为不对称冲击的来源,在此情况下,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政策含义,世界经济应该按照标准划分为几个货币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相结合。应

该说,这种政策建议还是比较适合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的。另外,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货币一体化过程中的争论。而关于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的探索对货币联盟的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