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心灵的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感动心灵的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2a2d0c581b6bd97f19eac3

感动心灵的报告

——聆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文贵义

2011年3月18日~20日,在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赴济南参加“中小学班主任教学与管理创新培训会”,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原北京四中丁榕老师和北京三十五中钟竺老师的报告,两场报告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坚定了努力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信心。其中,丁榕老师的报告更让人心海澎湃,心底受到涤荡,让人听了有流泪的冲动。

丁榕,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四中初中、高中班主任、教导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模范班主任。丁老师报告的题目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丁老师的报告是凝聚着几乎她毕生教育艺术的报告,整整六个小时,这位67岁的老人一直坚持站在台上,握着遥控鼠标,用她那沙哑的嗓音,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她近五十载的教师经历。丁老师的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有扎实的工作,没有空洞的口号,但有具体的实例。她懂教育,懂教育者的甘甜心酸,她的讲述显得那么贴心,那么轻松,句句又是那么生动、深刻、深情,让人感动……

感动之一: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丁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讲述了她做一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共分为五个阶段:择业、创业、乐业、敬业、爱业。

首先她描述了自己的择业,她出生于美术世家、他的家人都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知名画家。美术专业的她,梦想就是成为一位画家,没想到六十年代中学教师奇缺,国家一个号召,号召知识青年到中学从教,她就放弃了自己成为一位画家的梦想,成了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虽然满腔青春热情,但在从教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丁老师说,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

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这样的理念,让她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自己是位初中语文老师的现实,从努力上好第一节语文课开始,并为此孜孜不倦一辈子。她讲述了在她创业过程中的种种辛苦,她又是如何笑着战胜这些困难的。她说,幸福不是结尾,而是过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苦中寻找乐趣。这就是她在创业阶段的所为。

在乐业阶段,她说老师要做好六种角色,1、做老师,为人师表;2、做父母,无微不至;3、做姐妹,亲密无间;4、做朋友,心心相印;5、做大夫,治病救人;6、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严中有爱,爱是基础。第四个阶段为敬业,她说,她不重复自己走过的路,没有一节班队课是一样的,努力做一个创新的老师。她带的班级学生的信、贺卡、作文、甚至小条全都收集起来,退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分类整理。现在,她已经整理好两个班的材料,印制成册,送给每一个学生,她说,我要把孩子们的青少年时代还给他们。第五个阶段就是爱业,她把这班主任工作当做事业来经营。丁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她自己的亲生儿子7岁那年被电线杆压死了,她是为了别人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骨肉的。她难过,但并没有被不幸所击倒,而是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她说: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

感动之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

整整六个小时中,听的最多的话,就是丁老师的那一句“百年树人”。她说,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她给第一届美术班编的书,写序的就是当初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孩子,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一位接话茬特厉害,特让人烦的孩子,成了北京著名的婚礼主持人。

丁老师说班级出现了问题,先找为什么,再去找办法。教育人是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她举了一个例子,听了之后特别令人为之感慨和动容:有一年过年时,丁老师三十年前教过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望她,丁老师教他时是13岁,现在这学生是四十三岁,整整三十年都没有见面了。据同班同学说,现在是个人物了。他看见丁老师,带着他的孩子,跪在了丁老师的面前,并对儿子说:“没有丁老师,就没有你的老爸,快叫恩师奶奶。”之后,拿出了一枝钢笔,送给了丁老师。丁老师讲述了他第一回捉小偷的经历。六十年代,最严重的就是小偷和流氓,谁的班级少了东西,那是很严重的事情。有一天,有一个孩子给她汇报,说自己带来的钢笔不见了,那时的钢笔珍贵如现在的手机。于是,她开始抓小偷,告诉同学,凡是在教室里的,人人都是嫌疑犯。看他们的表情,一个个都很无辜的样子,看不出来。她就先让学生搜她的身,然后,她有理由搜学生,结果,在一位瑟瑟发抖的孩子的那里,找到了那支钢笔。接下来,她做了漂亮得不能再漂亮的俯地动作,做出了一个拣的动作,“瞧,孩子们,以后少了东西可要好好找啊,这钢笔不是好好地在地上了吗?”就这样,丁老师用她的爱心保护了一位孩子的自尊心。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她又找这位孩子谈心,并把自己的钢笔送给了这位孩子,叮嘱他好好地练书法。于是,30年后出现了跪地的一幕。

丁老师真诚地感慨道:教育真的是百年树人啊,一位教师面对孩子的犯错,要有一颗同情、怜悯、关爱之心。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说,我是一个教师,我有极大的力量能让孩子愉快或悲戚,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可以叫人开心,也可以叫人伤心。一位老师站在工作岗位上,看待每一位孩子都要有“百年树人”发展的战略眼光。

感动之三: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变性格劣势为优势

丁老师说,性格决定人生,每一个学生在性格上没有优缺点之分,只有优势劣势之分,做老师的就要强化学生的性格优势。一个运动会,她能充分发掘人才:胆汁质的孩子为运动员,多血质的孩子做啦啦队,粘液质的孩子

写新闻报道,抑郁质的孩子搞情报工作,到别的班级打探情况。听到这里,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被丁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打动。

她讲到了他班上的有一位抑郁质的孩子,孩子站到朱老师那里,因为他不善于说话,说特想考北大考古系,但妈妈坚决不同意,要他读外语系。丁老师上门帮助孩子做妈妈的思想工作,妈妈一开始坚决不答应,丁老师反复劝说,说这孩子不喜欢说话,你非要他读外语系,那不是往绝路上逼啊。妈妈终于答应了。结果,那一年,报考北大考古系的就两个人,他直接升研究生,唯一的一个去日本留学的名额也让他占了,现在成了考古专家,出书了,在他喜欢的岗位做着贡献。

丁老师说,任何一个人,一件事,都有一个两面性,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她教的一位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她帮助他想了许多的办法,可还是改不了,这孩子痛苦得只好去喝敌敌畏。然后,丁老师就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小偷,小偷胆大、心细。胆大、心细的心理品质适合做的是外科医生,于是,就天天在这位孩子的耳边灌,你是外科医生,你就是外科医生,同学、家长也说他的外科医生,后来,他果真成了外科医生。

一个个翔实的事例,一句句肺腑的话语,在每一位听课者的面前,铺开了一个教育的长卷,那就是用爱心、智慧、奉献、魅力、创造、激情编织而成的发展型的新时代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