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客观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毛概客观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2a7048e518964bcf847cc8

C.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D.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9.毛泽东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1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因为

A.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创立和发展 B.这个精髓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

C.这个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D.这个精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1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A.打破习惯势力 B.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 C.研究新情况 D.解决新问题 12.解放思想是

A.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B.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D.常提常新的事情 13.江泽民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是指把思想认识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的绳索中解放出来 14.胡锦涛提出的求真务实,就是不断

A.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B.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C.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D.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15.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在工作作风上体现了集中与民主的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 P38】2【A p38】3【B p39 】4【A P39】5【 B P40】6【C P40】 7【C P41】8【C P43】 9【 A P43】10【D P43】11【B p43】 12【D p43】13【B P44】14【D p46】15 【C P50】16【B p50】 (二)多项选择题

1【BC P37】 2【AB P38】 3【AC P40】4【ABCD P40】5【ABCD P41】 6【ACD P41】7【 ABD P44】 8【BCD P45】9【 ABD P46】10【ABCD P47】 11【ABCD P48】12【ABCD P48】 13【 ABC P49】14【ABCD P51】15【 ABC p52】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2、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

是在()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3、下列几种经济成分,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_______。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 4、下列几种阶级中不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5、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现代化 C、城市化 D、集体化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7、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8、国民经济恢复是在

A、1949-1950年 B、194-1951年 C、1949-1952年 D、1949-1953年 9、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结束 C、为我国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D、标志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

11、我国二十世纪中叶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的内容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B、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2、在如何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 A、严重的问题是如何推翻封建主义剥削的问题 B、严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富农的土地问题 C、严重的问题是如何教育农民

D、严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中农的土地问题 1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依靠贫农,团结中农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14、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形式是()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初级社 C、农业高级社 D、人民公社 15、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是()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初级社 C、农业高级社 D、人民公社

1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党和政府把与资本家矛盾作为()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对抗性矛盾 D、综合性矛盾 17、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委托加工 D、计划订货

18、我国之所以能顺利地开展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 A、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农民私有土地制的建立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9、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A、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D、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存在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抽肥补瘦 D国家帮助

4、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 A手工业营销小组 B手工业供销小组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A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B没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C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D有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妥协的一面 6、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方式是()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7、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结束标志着() A剥削制度的结束

B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后,我国阶级状况的改变是() A原地主与富农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B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C知识分子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D农民阶级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9、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有()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初级社 C农业高级社 D农业生产小组

10、从1955年夏天开始,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了() A改造要求过急 B改造要求过慢 C工作过粗 D形式单一

11、参与企业“四马分肥”利润分成的因素有() A资方红利 B国家所得税 C工人福利费 D企业公积金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P83 2、(B)P82 3、(D)P81 4、(D)P82 5、(A)P83 6、(A)P83 7、(A)P84 8、(C)P83 9、(A)P82 10、(C)P95 11、(D)P96 12、(C)P86 13、(D)P87 14、(A)P87 15、(B)P87 16、(B)P88 17、(A)P89 18、(A)P89 19、(B)P94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P81 2、(ABC)P82 3、(ABD)P86 4、(BCD)P87 5、(AC)P88 6、(ABCD)P89 7、(ABCD)P94 8、(ABCD)P95

9、(ABC)P87 10、(ACD)P92 11、(ABCD)P89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1、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2、中国共产党提出把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