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部分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世界史部分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35b385941ea76e59fa044c

作为民族认同的根据,犹太教的形成对犹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有重要的联结作用。 亚述部分

51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亚述帝国的真正创建者,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他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把军队分成了若干专门的兵种,为进一步进行对外战争做好了准备。此外他改变了对被政府地区的政策,尽量使不同地区的讲不同语言的居民混合居住并带上其部分财产,由亚述委派官员统治。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中各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强了亚述的军事力量。

古代印度部分

52 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的时期,因关于这一时期的传说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文献中而得名。

53 《梨俱吠陀》;产生最早的一部吠陀,吠陀即知识的意思。在这部文献中,反映了雅利安人早期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军事制度。如雅利安人称呼他们的对手为“达萨”或“达休”。

54,吠陀:本意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翻译为

“明”。吠陀就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在很长的时期内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分为四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

55 种姓制度; 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将人划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四个阶层。规定不同阶层的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种姓制度规定职业世袭不得任意改变,严禁地位较低的男子娶地位较高女子为妻,不同种姓的人在法律上也是不平等的,处罚程度不同。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新产生的贵族阶级的工具。 56婆罗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