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世纪外国文学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5cb561284ac850ac024259

将他视为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和中流砥柱,也有人推崇他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

《尤利西斯》

(1)时间地点人物的高度统一 三个主要人物:

斯蒂芬——大学刚毕业的历史教师,诗人 布卢姆——中年犹太人,广告推销员

摩莉——布卢姆的妻子,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

小说写的是这三个人物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从早晨八点到后半夜两点多的近十八个多小时的经历和心理活动。 2)神话结构: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戏拟(parody)。 A.人物对应:青年艺术家斯蒂芬对应帖雷马科、中年犹太广告商布卢姆对应奥德赛、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对应潘奈洛佩。

B.主题对应:这是一个有关现代奥德赛的故事,一个有关“家”的寓言。 C.情节和结构对应:

第一部分“寻求”。与史诗中《忒勒马科斯》部分相应,叙述了斯蒂芬离开居住的塔楼,外出寻找精神上的父亲。引出 “子寻父”的情节线索。第二部分:“漂泊”。与尤利西斯漂泊的主线相呼应,记述了布卢姆和斯蒂芬一天之中在都柏林各处的奔波游荡。第三部分“回归”,与史诗中《回乡》部分相应,记述布卢姆与斯蒂芬一同回家的情景。荷马史诗中最精彩纷呈的场面和细节,由于乔伊斯出色地运用滑稽摹仿、夸张、幻象和梦境等手法而在小说中得到复现。

(3)非人格化叙述,作家退出小说:“艺术家的人格,最初不过表现为一声喊叫或一种节奏感或一种短暂的情绪,接着它却变成流动的闪烁的光辉的叙述,最后它更使自己升华而失去了存在,或者可以说,使自己非人格化了。” (4)多样化的意识流手法:

描写人物意识活动的原始状态,意识流动飘忽不定,不受时间、空间和逻辑的制约,在跳跃性、随意性之中,处处显露人物的经历、教养和气质,不同人物使用不同的意识流风格。 (四)福克纳

第一阶段“习作”时期:《士兵的报酬》;《群蚊》 第二阶段“鼎盛时期”:“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以美国南方几个庄园主世家的荣辱兴衰为主线,时间上从19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二战后。表现了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历史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各阶层人物的起伏沉浮,写出了美国南方地区的典型特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 第三阶段“巩固和确认”时期: “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小镇》;《大宅》;《去吧,摩西》 《喧哗与骚动》

书名典故出自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讲述了杰弗生镇没落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史,描写家族各成员的精神状态。

第一章(1928年4月7日)“班吉的部分”,通过小弟弟(33岁却只有3岁的智力)的意识流写凯蒂的童年和康普生家的颓败。

第二章(1910年6月2日)“昆丁的部分”,描写哥哥昆丁自杀前的意识流。

13

第三章(1928年4月6日)“杰生的部分”,描写大弟弟“恶棍”的意识流。 第四章(1928年4月8日)“迪尔西的部分”,通过全知全能的角度叙述黑奴迪尔西的所见所闻。

(1)多角度的叙述方式:“3124”,4个人物轮流出场,“有限度叙述”与“全知全能叙述”结合,主人公凯蒂的命运成为焦点。

(2)神话模式:1928年4-8日三天对应基督受难日;1910年6月2日对应基督圣体节的第8天。古今对比,反讽风格,日常故事上升为人类命运的寓言。 (3)意识流手法:前3个人物的意识流各具特色。或混乱无序,或紧张哲思 ,或实际明白。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界定

Post-modernism 是二战后西方社会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有人认为它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也有人认为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决裂和反叛。深受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包括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 总之:“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 现代主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作品形式的内在和谐与统一,具有统一关系系统的文本;作家退出作品,通过人物的意识和言行进行叙述; 后现代主义:关注语言试验与革新,以语言为中心;关注文本结构的无序性和混沌性,绝对的复合文本;作家不愿走出作品,沉溺于晦涩复杂的语言结构之中; 二、文学特点

1、多元化:没有中心,包容一切,维护差异,向统一整体性宣战。风格杂异多样。

2、破坏性:对传统文学的一切方面进行解构,无视任何既定规范,极度自由,是一种“反小说”、“反戏剧”、“反诗歌”的“反文学”。

3、平面化、冷漠性:不再赋予世界以终极意义,不再追求深度模式,非神圣化,拒绝孤独感、焦虑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否认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

4、零度写作:写作转向了中立性,转向了自身,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表演和操作游戏。

5、不确定性:打破了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之间的区别,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

6、推进现代主义的文学实验并超越它,讲究文本的矛盾、交替、差异、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短路、反体裁、话语膨胀。 三、代表流派

1、存在主义文学: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 法国: 美国:

14

2、荒诞派戏剧:二战产生于法国,流行于西方其他国家的戏剧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在舞台上的变体,力图使戏剧本身戏剧化,使戏剧形式荒诞化;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荒诞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 法国: 英国: 美国:

3、黑色幽默:60、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作家们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以一种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阴郁的、绞刑架下的幽默,主人公往往是性格怪僻的反英雄,故事情节具有非逻辑性、不可调和的矛盾。

4、“跨掉的一代”:二战后出现在美国,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对社会公认的一切背道而驰,关注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以颓废、堕落、犯罪来表现他们的“脱俗”;在艺术上,标板“以全盘否认高雅文化”,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结构无拘无束甚至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表现了年轻一代对社会的反抗及其焦灼、迷茫、痛苦、寻求的心态。

5、魔幻现实主义:30-40形成于拉丁美洲,70-80年代取得辉煌。作家们以“印第安人的灵魂”自命,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和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融为一炉,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特点。

他们关注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作品题材基于现实社会,同时又引进各种超自然的力量,变现实为魔幻却又不失其真,使之具有深刻的寓意,把大众化与高雅化、世界化与本土化奇妙地结合起来。 哥伦比亚: 危地马拉: 古巴: 墨西哥:

6、新小说:50年代形成于法国,其成员没有统一的美学纲领,但都一致激烈地反对传统的小说模式,全面革新小说艺术。关注小说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而不关注小说的思想内容。取消人物的中心地位,打破井然有序的叙述结构,在人称、视点、语言等方面进行各种新颖的实验,把绘画原则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四、历史评价

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整个思想和文化冲突及社会机制提出了尖刻的责难。在后现代作品表面的冷漠和玩世不恭后面,不难觉察出西方后现代人精神上的迷茫、紊乱和痛苦,引发人们深思后现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一些作品存在着偏激的、广泛的文化否定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其破坏性不可同日而语,有些作品则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第二节 萨特 一、作者简介 他是法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声名如此显赫而除了在中学执过教却从未进入高等学府正式任教的哲学家。萨特五十年代积极的政治活动使他赢得了“世界良心”的声誉,最终却没有得到学院派的承认。 1964年“因为他思想丰富、充满

15

自由气息和探索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 哲学论文:《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文字生涯》(1964) 小说:《墙》(1937)、《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理智之年》、《延缓》、《心灵之死》) 戏剧:《苍蝇》(1943)、《禁闭》(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脏手》(1948)等。

在小说、戏剧中展示人们生活的处境,揭示存在的荒谬,将人们面临的选择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启迪人们思考。为战后一代保守战争创伤、处于焦虑彷徨的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出路。

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

1、“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 2、“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3、“自由选择”: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 二、代表作品 1、《恶心》(1938):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或者照作者自己所说的“哲学日记”,是对存在主义的文学思考。 2、《禁闭》(1944):探讨“我”与“他人”的关系。在地狱中的三个鬼魂,生前都是心灵畸形的人:加尔散是在战争中背叛祖国、临阵脱逃、被枪毙的胆小鬼,伊内斯是心理变态的同性恋者,艾斯黛尔是溺死自己孩子的色情狂,相互之间残酷折磨,既成为别人的障碍,又陷入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他人就是地狱” 3、《死无葬身之地》(1946) 三、艺术特色

1、“情境剧”(境遇剧):让主人公在最艰难的情境中,作出“自由选择”,决定自己的道路。强调人物在“自由选择”的左右为难,是对人物的困境、人的意义的存在主义阐释。

2、象征手法:充分采用一切象征符号。如颜色、服装、声响、面具、灯光、道具等。

3、舞台效果:双重时空、角色面具、独白、旁白、分隔演区等。 第三节 贝克特 一、作者简介 代表作: 《等待戈多》《剧终》《啊,美好的日子》《克拉帕的最后一盘磁带》《戏剧》 二、荒诞派戏剧

“Theatre of the absurd”:来源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中第一次概括这个剧种。

荒诞感是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苦闷忧虑,就是孤独感、异化感、陌生感、压抑感。 荒诞派戏剧是一种“反戏剧”,“玄学的戏剧”;是“对某些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后的哲学概念的艺术吸收。这些概念主要涉及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试图

16

为其毫无意义的存在找出意义来的努力。这个世界之所以毫无意义,是因为人为自己的‘幻想’而建立起来的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种种结构都已经崩溃了。”

三、代表作品

《等待戈多》是20世纪戏剧史上的革命,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弹出了一个时代的事物之音”,表达了“一代人的内心焦虑 四、艺术特点

1、背离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以荒诞的形式来反映荒诞感。既然世界不能够用理性来解释,以强度是混乱的,那么连贯的戏剧情节及其巧妙的安排也毫无意义。

2、抛弃了必不可少的完整的情节和结构。缺乏“紧张”的“戏剧性结构”“戏剧性冲突”,没有情节可言,是“什麽也没发生的戏剧”。

3、没有鲜明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个性。充满着破碎的舞台形象,有的人是不断重复的、机械性对话的“木偶”有的人则是人类或某种力量的代表,具有抽象意义和永恒的含义。人物之间身份也没有太大差别。

4、戏剧语言是不断重复、毫无意义的语言或日常语言中的陈词滥调。显示出现代人生活的空虚、单调、机械和毫无意义,不可理喻,缺乏交流和理解。但也具有了一种语言的魅力,其对话具有某种节奏感和诗意,在语无伦次中散发着幽默滑稽讽刺、真理的狂言。

5、运用一切舞台手段来达到象征性、隐喻性的效果。荒诞剧都是人的生存状态的象征。灯光、布景、效果等呈现是非理性特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