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简答题)专题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考地理(简答题)专题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7688f57c1cfad6195fa7a4

③东北往往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 ④江南往往也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6、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e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h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围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③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b退耕还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e开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区;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沙尘暴现象

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降水少;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 c地表植被稀少等;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c营造“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f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③等震线:

a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b影响因子: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

c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5)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6)台风

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_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赤道上无台风生成: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 (7)寒潮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春秋两季对农作物的影响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均影响大。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利:冰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十一、农业专题:

(一)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

1、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2、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3、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4、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6、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7、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8、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如:缓坡修筑梯田、江南丘陵改良红壤、西北地区引水灌溉等),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等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 (6)工业基础

3、我国各大地形区农业特征(农业区位的区域分析): 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见后)

华北平原旱地种植业:优势是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水田种植业:光(除四川盆地)、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但易发生春季低温阴雨,盛夏高温少雨,洪涝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见后)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4、典型区域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1)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2)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美国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 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我国东北地区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措施:培育良种;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4)畜牧业:

典型地区:我国(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蒙古、中亚、西亚(以游牧业为主) 分析区位因素:A、有利条件:

①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②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B、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量低,效益低。

我国牧区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及加工体系的发展。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②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①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

A、区位因素分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邻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 B、生产特点:机械化水平高;农牧生产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多供出口。 ②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因素分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生活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B、整治和发展方向:综合开发,发展立体农业;系列开发优势资源;生态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7)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我国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亚、南亚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喜食爱好;国家政策扶持。我国还有: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我国) (三)、农业布局和主导因素(最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对农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因地而异。 1、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太阳光热 2、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能种植粮棉——灌溉水源

3、上海、北京市郊建乳牛场、禽畜蛋、蔬菜基地——市场

4、珠三角、闽南三角洲、太湖平原把一部分粮田改种花卉、蔬菜、发展塘鱼的主要原因是发挥交通和市场优势。

5、印尼的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殖民统治,农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