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甘肃省陇南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甘肃省陇南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9b56e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f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杠 .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 ..C.寒暑易节 易:更替 .

D.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3.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大入边。

译文: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 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译文:军中将士披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 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译文:将军周亚夫手拿兵器说道。 D.介胄之士不拜。

译文: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qiāo) 翘首(qiáo) 刹那(chà) 摧枯拉朽(xiǔ) ....B.镌刻(juàn) 督战(dū) 签订(qiān) 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 湛蓝(zhàn) 轻盈(yínɡ ) 锐不可当(dǎng) ....D.履行(lǚ) 浩瀚(hàn) 仲裁(zhòng) 屏息敛声(liǎn)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的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二、名句默写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 ,在河之洲。(《诗经》) (2)浮光跃金, 。《与朱元思书》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宋代词人柳永的词句“ , ”,来形容学习的第二层境界——勤奋。

(6)《岳阳楼记》中“进亦忧,退亦忧”具体指:“ , 。”

三、字词书写 7.看拼音,写汉字。

cuī kū lā xiǔ(______) yí zhǔ(______) lián méng(______) lǐn liè(______) dān jīng jié lǜ(______) páo xiào(______) juān kè(______) jǐn bēng(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9.(16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4分)

(1)略无阙处: (2)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 (4)属引凄异: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文章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2分) 4)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3分)

5)我国在三峡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请你结合文章说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理由,并写出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皆生寒树 (4)猿则百叫无绝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胡同文化 汪曾祺

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连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文化是一种囗囗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棵,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③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④北京人只要有窝头,就够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招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莱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莱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莱据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⑤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个“忍”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⑦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

真有你的!

⑧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⑨每每看到那些消逝的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回。

(选自《人间有味》,有删改,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1)根据文章内容,第②段的“口囗”可以填入最恰当的词是__________。 2)胡同中的北京人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加点的词应当如何理解? ..

(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加以赏析。 4)请结合课文《昆明的雨》,说一说本文的语言与其有何相似之处。 12.课内阅读训练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A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B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从文中找出描写父亲买橘子去爬月台的动词,并体会其作用。

2)为什么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时,“心里很轻松似的”? 3)语段中A、B两处划线句作者都写到自己流泪,请分别分析这两次流泪的原因。 4)读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并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七、语言表达

13.苏州某园林有一则广告: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的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题目: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