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7 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c4ba94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9

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11.对上面两则《论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问。 B.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C. 两则都表现出孔子认为学《诗》比学礼更重要。 D. 两则都表现出了孔子对弟子的肯定与鼓励。

12.“三国戏”指取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各种戏剧,以京剧中的“三国戏”尤为著名。 (1)以下三出京剧是“三国戏”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孙刘联合破曹、火烧赤壁的故事。这三出京剧的情节顺序依次是(2分) A.《借东风》《华容道》《群英会》 B.《华容道》《借东风》《群英会》 C.《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 D.《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2)“学天书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这是京剧《借东风》中 (人名)的一句唱词。(1分)

13.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分别对《朝花夕拾》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研讨交流。 (1)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请你任选一个,结合这部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分) 温情理性 率真批判 选词:

认识:

(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对鲁滨逊加以评价,请你也参与讨论。(2分) 甲同学:鲁滨逊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他不甘于生活无忧的平凡生活,四处出海冒险,追求自己的财富理想。

乙同学:鲁滨逊是一个贪婪的人。他到了荒岛后,把一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是“星期五”。

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他 。

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共9分)

2016年9月27日-2017年3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走进养心殿”特展。此次来自故宫养心殿的268件套珍贵文物,是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馆。展览复原了养心殿的主要建筑空间与陈设,并辅以相关方面的介绍和展示。在首博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2页)

的“养心殿”内不仅能近距离地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感受皇家氛围,亦能通过此次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引发对历史的思索。

【材料一】

养心殿是工字形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中间以穿堂相连。前朝也叫正殿,分明间、东暖阁、西暖阁三大部分。明间即是正殿,内设宝座,雍正皇帝手书的“中正仁和”匾高挂居中。明间东侧的东暖阁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勤政亲贤”、三希堂、长春书屋、梅坞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其西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梅坞在最西端,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材料二】

三希堂是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堂”匾为乾隆帝御笔。其得名源于宋儒周敦颐提出士人修身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又因为此处收藏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稀世珍品,故名“三希堂”。三希堂内部陈设幽雅、古朴,自乾隆至今仍保持原貌。

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创作大量诗文,还广泛收藏历代名家书画。这既有裨益于陶冶情性,也是其“稽古右文”(考察总结古代经验,重视弘扬文化教育)的文化政策的集中体现。 【材料三】

养心殿得名于《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一语,表明清代君主清净心性、涵养性情、勤勉为君的愿望。清代君主重视对儒家典籍的学习,《孟子》是君王的必修书,里面有很多关于为君的言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出自《孟子·尽心下》。

养心殿中的史迹表明,勤于政务、事必躬亲而又能正确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皇帝,开创了王朝的盛世。今人对于古人古事所怀抱的好奇与感怀,都能通过文物与展览得到满足与抒发。建筑不言,其中却历经世事变迁,蕴藏万千故事与心情感怀,供后人凭吊品谈。

1○2○3的名称。14.以下是养心殿平面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说明标示出图中○

(3分)

1○2○3 ○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6页(共12页)

15.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来看,“三希堂”的得名缘由有两种,由此推断“希”的两

1○2(2分) 种解释为:○

16.【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清代君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4分) 答:

(二)阅读《黎明》,完成17—19题。(共11分)

黎 明 焦策

第51天,北坡第一台阶营地,海拔7007米。 火升起来了,昏暗的帐篷里逐渐变亮,让这个不足10平米的小空间略微有了些生机。我把一口铁锅架在火上,小心翼翼地沿着锅边贴满生肉干,然后抱了一捧雪扔在锅里。铁锅立刻发出“嗞嗞”的响声。 队长柴虎看着我,问道:“你的身体机能怎么样?”“还好。”我晃了晃金属的双臂,火光为它镀上了一层橘色。“检查一下你的机械部分。”他从身后拎出工具箱,“明天要走一整天,你可别拖我后腿。”我摸了摸自己的胸口,一颗人类的心脏正在金属的胸腔内有力地跳动着:“非人体组织86%,运转良好。”

从营地出来,已是上午10点,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头顶的黑灰色云层又密又厚,那是由无数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与冰晶混合而成的颗粒,在“大爆发”时期被火山喷发出来,一直悬浮在空中。以往在这里能够直接看到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还有上去的路径。现在,这些全都看不见了,云层齐刷刷地把峰顶剪掉,整个珠穆朗玛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7页(共12页)

峰就像是一个没有头颅的帝王。

“你在看什么?”柴虎将帐篷收起来。“云层很厚。薄的地方有500米,有的地方能达到2公里。”我仰望着云层,说道。他放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腰,把护目镜推了上去:“范围多大?”“亚欧大陆的三分之二。”“哼。”柴虎轻嗤一声,说,“420座活火山,13个月不间断喷发,大量的尘埃聚集到对流层。阳光遮蔽、高空风减弱、地转偏向力作用……幸亏我没活在那个年代!”“现在也不好过啊。”我说。

收好帐篷,我们向最后一处营地进发。风更强了,空气中的雪粒被风吹起,一呼吸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柴虎用衣领裹住口鼻,借助冰爪和雪杖艰难地前行。我踩着齐膝深的雪,紧跟在他身后。放眼望去,所有通往峰顶的路都隐没在风雪中,只有一条黑褐色的山脊,直直插入黑云深处,看不到尽头。

第52天,珠穆朗玛登顶营地,海拔8018米。

今天的状况有些糟糕。先是在断崖边丢失了炊具,后来柴虎又扭伤了手臂,最后一副雪杖也断掉了,而且他开始间歇性地哮喘,这是高原反应的前兆。 我燃起篝火,柴虎的嘴唇有些发紫,汗珠也密起来。“一会暖和了,你会感觉好点儿的。”柴虎皱了皱眉,说:“心跳得有点快,别的……都还好。” 我伸手握住他的胳膊。“脉搏121,高压110,低压59,还好。对了,今天的经幡你看见了吗?”“7200米那儿的?”“对。下面有标尺,标尺旁有个石碑,碑上……”“碑上都是死在这里的人名单。”我点了点头。柴虎睁开眼睛,两眼凝视着帐篷的顶端,仿佛要把它看穿似的:“人都不想死,他们也都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死在这雪山上……傻了吧唧的家伙们……”

“可他们死得其所,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意义!?”柴虎半坐了起来,“我看是可怜的虚荣吧。”“那你登顶过那么多次,都没有意义吗?”我问。柴虎冷笑着说:“‘意义’对我来说已经死了。”“我不信。”

柴虎剧烈的咳嗽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平静下来。“ST02,你记住,”柴虎严肃地说道,“有些人活着为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可我活着就是为了自己。之前我登珠峰,只因为‘它在那儿’,我要做的就是征服它。”

“那这次呢?”柴虎迟疑了一下,瞪着我说:“你今天话很多。”

第53天,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8517处。 昨晚北坡开始出现强降雪天气,通往峰顶的所有道路都被覆盖上了将近60公分的雪。零下50度的低温使雪刚落到地面就结成了冰。我的左腿轴承被冻坏,传动装置完全失灵,它现在就像一根冰棍在支撑着我。

柴虎在前面艰难地挪动。冰棱和风化石像利刃一样,让他每爬一步就会滑退半步,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8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