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学部分试题精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三物理力学部分试题精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c8dc2d453610661ed9f4eb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故T?2(t0?t)?2kk?1t0?4.4s.

(2)设在P运动的一个周期T内,B的速度减少量为△v,根据动量定理有 ?Mg?2t0??(Mg?f)?2t?M?v 解得?v?2?gt0?2?g(1?kmM)?1k?1t0

P回到初始位置的次数n?v0?v?10.3,n应取整数,故n=10.

27.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由于失重,因此无法利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一物块的质量.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为m= 5 kg的小滑车静止放在一平台上,平台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5,开动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进1. 25 m历时5s.关闭推进器,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重复上述过程,测得5s内小车前进了1.00m.问: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的物块的质量M是多少? 解:设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为F,未放被测物块时小车加速度为a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规律可得F=ma1 ,s1?12a1t12 放上被测物块后,系统加速度为a2, 则有 F= (m+M)a2,s2?12a2t22 代人数值后可解得M=1. 25 kg. 28.宇航员在一行星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经t秒后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 (1)要使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要使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至少是多大?已知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时,物体距星球球心距离r时的引力势能为:EP??G为万有引力常量) 解:(1)由题意可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2v0tmMr. (G

,沿水平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2意味着球的速度达到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则mg?mv1R,即v1?2gR?2v0Rt2

(2)由表面重力加速度可知势能公式为EP??G122mv0RRt2mMr??mgRr??2mv0Rrt

由机械能守恒得

mv2?2?0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使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至少为v2?2v0Rt

29.某颗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被太阳光照射的该同步卫星.试问秋分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从日落时起经过多长时间,观察者恰好看不见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

解:M表示地球的质量,m表示同步卫星的质量,r表示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对同步卫星有GMmr2?m4?T22r,r?3GMT4?222

对地球表面上一物体有GtMmR2?mg,GM?gR 由图得R?rcos?,??T2?,t?T2??arccos34?RgT22 30.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火箭全长58.3 m,起飞重量479. 8 t,火箭点火升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五号环绕地球飞行14圈约用时间21 h.飞船点火竖直升空时,航天员杨利伟感觉“超重感比较强”,仪器显示他对座舱的最大压力等于他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杨利伟还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假设飞船运行的轨道是圆形轨道.(地球半径R取6. 4 ×103 km,地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计算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1)试分析航天员在舱内“飘浮起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2)求火箭点火发射时,火箭的最大推力. (3)估算飞船运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解:(1)航天员随舱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用来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对支撑物的压力为零,故航天员“飘浮起来”是一种失重现象. (2)火箭点火时,航天员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且N=5mg,此时有N-mg= ma,解得a=4 g.此加速度即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对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为F-Mg=Ma,解得火箭的最大推力为F=2.4×107N. (3)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2(R?h)TM地m4?22(R?h), 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与重力近似相等,得G2

M地mR2?mg,,又T?1.5h?5.4?10s.

3解得h=3. 1×10 km.

31.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分别以2v和v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线同时从小车两端相向水平滑上小车.设两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小车质量

也为m,最终物体A、B都停在小车上(若A、B相碰,碰后一定粘在一起).求:

(1)最终小车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怎样?

(2)要想使物体A、B不相碰,平板车的长度至少为多长?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3)从物体A、B开始滑上平板小车,到两者均相对小车静止,小车位移大小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解:(1)对整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m?2v?mv?0,则v??1212v3,方向向右.

12v(2)由功能关系得m(4v)?2mv2??3m()32??mgL,则L?7v23?g

(3)①物体A、B未相碰撞,B停止时,A继续运动,此时小 车开始运动.对小车应用动能定理得?mgs?1 ?2m(),则s?239?gv3v2v2②物体B速度为零时正好与A相撞,碰后小车开始加速,最终达到共同速度v共?小车应用动能定理得??2mgs??1m?(),则s?? 2336?gv2.对

v2所以小车位移大小的取值范围是v236?g?s?v29?g 32.如图所示,P是固定的竖直挡板,A是置于光滑平面上的平板小车(小车表面略低于挡板下端),B是放在小车最左端表面上的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开始时,物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向左运动,接着物块与挡板发生了第一次碰撞,碰后物块相对于车静止时的位置离小车最左端的距离等于车长的3/4,此后物块又与挡板发生了多次碰撞,最后物块恰好未从小车上滑落.若物块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个定值,物块与挡板发生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极短,试确定小车与物块的质量关系. 解:设小车、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车长为L,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速度为v0.第一次碰后由于无机械能损失,因此物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仍为v0,此后它与小车相互作用,两者速度相等为v时(由题意知,此速度方向必向左,即必有M> m ),该次相对车的最大位移为l,对物块、小车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m)v0?(M?m)v,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gl?12(M?m)v0?212(M?m)v.

2多次碰撞后,物块恰未从小车的上表面滑落,表明最后当物块运动到小车最右端时两者刚好同时停止运动(或者速度同时趋于零).对物块、小车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mgL?12(M?m)v0,而l?234L,

由以上各式得v0?2v,M?3m.

33.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滑块CD,木板AB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滑块CD上表面是光滑的1/4圆弧,其始端D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一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B,过B点时速度为

v0/2,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C处,求:

(1)物块滑到B处时木板的速度vae;

(2)木板的长度L;

(3)滑块CD圆弧的半径R.

解:(1)由点A到点B时,取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得

mv0?mvB?2m?vAB,又vB?v02,则vAB?v04

(2)由点A到点B时,根据能量守恒得 12mv0?2?212m(v016)?212m(v04)??mgL,则L?25v0216?g (3)由点D到点C,滑块CD与物块P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得 m?v02?m?v04v04?2mv共 ngR?12m()?212m(2v016)?212?2mv共 2解之得v共?38v0,R?v064g 3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左端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车的右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现给木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木块便沿小车向右滑行,在与弹簧相碰后又沿原路返回,并且恰好能到达小车的左端.试求: (1)木块返回到小车左端时小车的动能. (2)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1)选小车和木块为研究对象.由于m受到冲量I之后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则I?(M?m)v 12MI22小车的动能为EK?Mv2?2(M?m).

(2)当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时,小车和木块具有共同的速度,即为v.在此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12M?m1I2当木块返回到小车最左端时,由能量守恒得m()?2W2mm(Im)2?EP?Wf?12(M?m)(I)

2f?12(M?m)(IM?m)

2联立得EP?

MI24m(M?m)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