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弹力 重力 摩擦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弹力 重力 摩擦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d42d77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c2

页眉内容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 (2)m4g (3)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4)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不连续)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23题)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面大小有关

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刚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条件

序号 长方体木块的测力计示数/N

表明情况 压力/N

放置

1 8 1.6 平放 木板 2 12 2.4 平放 木板 3 16 3.2 平放 木板 4 16 3.2 侧放 木板 5 16 3.2 竖放 木板 6 8 2.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7 8 4.0 平放 木板个铺毛巾

(1)由序号1、2、3的三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填字母) (2)要验证猜想B,应选取序号为 的三次实验。

(3)根据表中信息,能否验证猜想D? (填“能”或“不能”) 【答案】23.A;1、6、7;不能。 3.(2011江苏南京,第26题)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第26题图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实验数据如下:

页脚内容12

页眉内容

(2)分析 (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答案】(1)匀速直线 (2)1、3 (3)0.4 4.(2011山东济宁,第Ⅱ卷第11题)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

提出如下猜想(见图5)。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加油站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2 3 拉力(钩码总重)F/N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4.5 0 0.5 5.1 0.6 1.0 5.7 1.2 1.5 6.3 2.0 6.9 2.4 2.5 7.5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答案】:⑴刻度尺

⑵①4.5 ② 1.8 ③1 、 2 ④小明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

5.(2011湖北宜昌,第33题)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采用了如下方法:

(1)分别将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测出来进行比较,为此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来测量。其操作步骤是: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1;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计算水的体积V=______(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③______;(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④计算牛奶密度ρ=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2)小华还设计了其它两种实验方法。方法一:将一正方体塑料块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让它漂浮在液面上,观察塑料块露出液面的体积,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______;方法二:将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牛奶中的同一深度,

页脚内容12

页眉内容

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大”或“小”) 【答案】(1)①G3;④

G2?G1③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牛奶的总重力

?水gG3?G1ρ水g

G2?G1 (2)大;大。 6.(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30题)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到。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可能与物体的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为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顶部,对应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到时转过的角度θ(如图乙)并记录在下表中。

在验证猜想②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

(1)圆柱体刚好翻到时转过的角度θ越小,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 (3)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应与 有关。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到,乘车时,两脚 (选填“分开”或“靠拢”)站得更稳。 【答案】(1)小 (2)越低 (3)底座的大小 (4)下 分开

7.(2011湖南邵阳,第32题)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运动。 (2)由图 和图 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页脚内容12

页眉内容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

(1)匀速直线运动 (2)甲 乙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错误的 (5)B

页脚内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