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大学语文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ee8da5bd64783e09122bdd

三、讲解章回小说的特点 1.叙事性突出,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2.散韵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起过渡、装饰。作用。用韵文情况:A、全书开场和收尾,多用诗或词;B、每回开场,大都无诗或词,但结尾一般是两句七言诗;C、正文中也适当插入诗词。 3.注重引人入胜。前有入话,叫“契子”;每回结尾 “卖关子”、“吊胃口”,在情节关键处嘎然而止。 四、分析钗黛合写原因 “品格端方”的宝钗可以“金蝉脱壳”嫁祸黛玉,以维护自己的“形象”,含蓄地写出: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一个假道学,一个真性情,一个心计老到,一个率真无邪。作者将钗黛合写于一回之中,有力地表达了以“情”反“理”的主旨。 五、课堂练习 1、分析《葬花吟》的意象与生命悲剧意识。 参考答案: 开头几句描绘了“红消香断”的暮春景象和伤春情怀,用“花谢花飞”比喻红颜易老,命运飘零。“柳丝榆荚自芳菲”四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严厉批判。“一年三百六十日”四句,表达了对长期迫害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八句,把全诗悲情推向了高峰,表达了高洁到底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吟出了生命的最强音。“葬花”预示黛玉如花飘零般早夭,隐喻着美与青春的毁灭,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埋下伏笔。《葬花吟》实际上是林黛玉悲剧命运寓情于景的诗意写照。 2、解词: A、分例,B、无明,C、大造,D、尘网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与讲评作业;二、导入新课;三、开讲新课;四、延伸理解;五、课堂练习;六、课后作业;七、本讲小结 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课后作业: 1.熟读《葬花吟》 2.预习《珠宝》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邓云乡著《红楼梦导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课后小结: 《葬花吟》是解读《红楼梦》的核心意象之一,也是宝黛悲剧最终走向的重要线索。“葬花”预示黛玉如花飘零般早夭,隐喻着美与青春的毁灭,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埋下伏笔。《葬花吟》实际上是林黛玉悲剧命运寓情于景的诗意写照。 通过对黛玉美丽真挚、为爱情理想而生的叛逆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曹雪芹对“儿女真情”的讴歌,宣扬他对以“情”反“理”的人文理想的执著追求。 “品格端方”的宝钗可以“金蝉脱壳”嫁祸黛玉,以维护自己的“形象”,含蓄地写出: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一个假道学,一个真性情,一个心计老到,一个率真无邪。作者将钗黛合写于一回之中,有力地表达了以“情”反“理”的主旨。 大学语文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二讲 珠宝 授课时间 第17周第1-6节 安 排 教学器材与工具 计算机、投影仪、黑(白)板、粉笔(水笔)等 授 课 类 型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双语课程□ 其他□ (请打√)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了解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征 ②把握《珠宝》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