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a06b01b227916888486d7e7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一、生态观光庄园

在园区覆盖的白沙、慈云、李市、龙华、永兴、先锋6个镇选择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基础的地点规划10个不同特色的生态观光庄园。如重庆君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白沙规划的“重庆耍村”;德国亨嘉国际公司在先锋镇夹滩社区和永丰村规划的“德国.巴渝风情新农庄”;重庆瑞恩农业有限公司在慈云镇刁家规划的“瑞恩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每个生态观光庄园规划面积300—1000亩,采取引进一个业主,建设一个庄园,示范一片产业(200—800亩产业示范园),拉动一方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发展生态农家乐(5—10个),总计发展100家以上生态农家乐,以大带小、以示范带一片的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5年的努力,把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农业科普温室

农业科普温室规划在白沙组团。展览温室总面积为1584㎡。设计为简单异型温室,温室区分为科普展示区及种植栽培区,其中科普展示区配备有展柜、触摸屏等展示性配置;种植栽培区分为立体栽培区、水培区、观赏蔬菜种植区。

种植栽培区采用LB120Ss4南方型玻璃温室,一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天沟高4.0m,顶高5.1m。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温室跨度12.0m,跨数5个;开间4.0m,共6个开间。 科普展示区中间为12米跨拱顶,肩高6.5米,顶高9.5;两侧为8米跨尖顶,肩高6.5米,顶高8.9米;前面为斜顶,肩高4.5米,顶高6.5米。

种植栽培区顶部及四周采用4㎜厚浮法玻璃覆盖。科普展示区顶部采用固莱尔8㎜后中空PC板覆盖,四周采用单层钢化玻璃覆盖。包括齿轮齿条电动开窗自然通风系统、齿轮齿条传动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等。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与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游客到科普温室可参观体验、学习现代园艺科学技术:

1、水培区:主要是展示各种无土栽培的形式和蔬果水培方法。

2、立体栽培区:除了发展蔬果墙体栽培外,还要打造蔬菜“树”的景观。如西红柿树、黄瓜树、彩椒树等多种瓜果蔬菜树。结合立柱形无土栽培和蔬菜树,将园林艺术融入蔬菜种植打造蔬菜景观,实现温室立体利用与观赏性的结合。

3、观赏蔬菜种植区:重点营造温室奇观,种植瓜果蔬菜和观赏类植物等。

三、四季花果园

建设花果园和葡萄等藤本果树长廊,使其连续延伸,占地200亩;形成春品樱桃、夏尝枇杷、李、梨、葡萄、柑橘,形成四季花果常鲜的四季花果园。通过对现状的改造处理好隐与露的关系,形成绿色的果林生态屏障。改造现有路面;沿途修建点缀小品。适当地段布置一些灯饰,增添夜景情趣;沿带修建观景亭、休息椅等建筑小品。功能为观光游览。

四、特色瓜菜园

规划地点在白沙核心组团,该区占地面积100亩,其中:特色瓜果园80亩,特色蔬菜园20亩。种植各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瓜果蔬菜、可食花卉。使大家走进一个神气的蔬菜瓜果王国,感受梦幻般的农业科技世界。在规划整齐的菜田中,不同品种蔬菜由花基分隔成不同区域;菜地中间设步行游览观光道,用卵石铺就;主要功能是观赏、领略蔬菜田园风光。在选择瓜果种类和品种时要把学术意义、经济价值、观赏性、趣味性结合起来,突出精品意识,通过精心的园林设计和园艺栽培技术措施(如整形、修剪、设施栽培、反季节栽培、配方施肥、喷洒滴灌等),展示丰富多彩的瓜果蔬菜种类,突出现代瓜果蔬菜生产的现代科技、生产水平。展览方式采取以室外活体栽培为主,兼顾实物产品和标本模型等,通过展示,增加人们对瓜果蔬菜的认识和情趣,达到既能体现瓜果蔬菜特色,又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1、观赏蔬菜园:选种七彩菠菜、紫叶生菜、金色和白色金针菇、红叶生菜、细菊生菜、观赏羽衣甘蓝、一点红(清香菜)、新西兰菠菜、薄荷叶、银丝菜、玉丝菜、叶用辣椒、紫甘蓝、广西人参菜等;果菜类选五彩椒、七彩椒、樱桃椒、黑朝天椒、枣形椒、风铃椒、袖珍雪茄、蛇瓜、砍瓜、飞碟状的南瓜、手指般粗的黄瓜;

2、观赏西红柿园:菜果两用类选樱桃西红柿、珍珠西红柿、红箭西红柿等。 3、珍奇瓜果园:以无土栽培方法对各类新、奇、特的瓜果蔬菜品种现场培植生产,配合各种独具艺术造型布局新颖奇特的各种栽培模式,辅以假山流水,花园亭台造景,一饱眼福而流连忘返。

4、巨型南瓜园:巨型南瓜园内每个重达200多斤颜色金黄或雪白的巨大南瓜,展现科技创造的奇迹。

5、精致盆栽蔬果园:展现绚丽多彩的茄瓜、色彩鲜艳的西红柿、青翠碧绿的小青瓜、花一般美艳的羽衣甘蓝,一盆盆经特别栽培和加工的精致盆栽,可以进行现场出售;参观者也可以体验从播种到摘采全过程,接受盆景的制作、嫁接、插花艺术等的辅导。

通过对瓜果蔬菜实物产品、标本模型及图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与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人类与瓜果蔬菜园艺文化的历史渊源,增加知识,倡导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及促进名特优产品的开发。重点突出绿色瓜果蔬菜的精品、极品展示;标本(浸泡、蜡叶)展示;传统或地方名特加工产品展示以及优良品种展示。

五、 柑桔观光园

柑桔观光园规划在白沙核心组团区南部,大田湾、何大丘、天堂坝一带,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该区地形较平缓,且有良好的交通与水利条件,柑桔园区建设已初现规模,适宜开展以柑桔为主题的观光旅游项目。

本园以柑桔为主题,集中展示系统的柑橘类植物、柑橘历史文化。结合休闲农庄的建设,打造一个集“观景、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柑橘大观园。

柑橘类植物大观园,占地240亩,园内依柑橘类植物种类和品种进行分区,既是良种资源储备库,又是各种柑橘类植物的观赏区。分园区建设如下景点:

2、“柚林飘香”:柚类园,种植沙田柚类,文旦柚类(从果肉色泽上选择白肉和红肉文旦柚),葡萄柚类,占地面积50亩。

3、“橙林尽染”:橙类园,形成脐橙类(品种可选择纽荷尔脐橙和班菲尔晚熟脐橙等)、血橙类(品种可选塔罗科血橙)、夏橙类(品种可选择奥林达等)、梨橙为代表的普通甜橙类。占地面积100亩。

4、“桔林风情”:宽皮柑橘类,种植温州蜜柑、太田椪柑、杂柑类(品种可选择不知火、天草、W·默科特等),占地50亩。

5、“枸橼情缘”:枸橼类,尤里克柠檬、佛手为代表,占地20亩。

6、“金橘贺岁”:金柑类,选择种植长寿金柑、金豆、罗浮、金弹等品种,占地20亩。

六、 柑桔文化长廊

规划在白沙核心组团恒河柑橘园。入廊门口,以柑橘植株精致造型和柑桔主体雕塑凸现柑橘文化长廊形象,长廊展示中国柑桔和江津柑橘的种植历史,柑桔文化和橘乡的风土人情。这里的每一厅、每条路、每个小园均以柑橘命名。

七、柑橘博物馆

展示中国柑桔和江津柑橘种植历史,以图片演示柑橘起源、种植进程,江津锦橙的来源典故、江津渝津橙的选种轶事,中国柑桔的历史,江津的第一棵柑橘、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专着《橘录》作者韩彦植生平及专著介绍等等。

1、柑橘文化馆:将古往今来歌咏柑桔的文章、诗歌、散文、碑文、传说、趣事等收集起来,形成柑橘文化大观。

柑橘生产发展过程中所用的生产工具,重庆、江津获得的荣誉、奖状、奖品、奖杯、技术资料、专题片、媒体报道的资料、照片、文学作品、系列产品等,均可陈列其间,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2、“橘香石刻碑林”:碑刻林立、曲径通幽。重庆以及中国书画名家、江津本地名家以柑橘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既可品味古代诗词名家的咏橘名篇,又能欣赏书画名家的

珍品佳作。国画、漫画、木刻、剪纸、书法、诗歌,将柑橘文化和旅游观光有机地结合,极具特色。

3、“橘园书画町”,吸引文人骚客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挥毫泼墨,索古思今,把柑橘文化发扬光大。

4、“柑橘盆景园”:情趣盎然的盆景园圃,利用金橘、金柑、佛手等种类和品种制作柑桔盆景,可赏、可购。

5、“桔香坞”:乡土瓦屋、草屋以及古色古香的农家舍,传统农产品加工参观,参与,农艺手工绝活表演。

游客可在此自榨橙汁、制作柑橘果酱、进行柑橘香精油的简易提取,制作香袋、香囊等。

八、柑橘生态采摘果园

柑橘精品基地与橘林观光融为一体。规划在李(市)——白(沙)公路沿线适宜柑橘生长的区域高标准建设柑橘基地果园,按照江津晚熟柑橘基地的发展思路,品种选择塔罗科血橙和W·默科特等,占地667公顷(10000亩)。实施柑橘果园循环经济模式,利用柑橘林地养殖果园生态土鸡200亩,年产优质果园生态土鸡50000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观光价值,形成万亩柑橘生态观光果园。

1、千株万株,漫无边际。园内果园地表生草覆盖,适宜地段修建憩息的小亭,形成橘树鲜果悬垂、树下绿草茵茵,园内亭台点缀的生态观光果林景观。

2、橘花开放,花香四溢。每年四、五月间,满园春色,美不胜收。每当春末夏初,喷香扑鼻的洁白橘花遍散绿叶之间,九月至次年1、2月间,果实次第成熟金黄色的果实垂挂树枝之上。以此景观,搭建文化、经济大平台:

3、举办柑橘艺术节。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准备了众多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的节目,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尽情地观橘、赏橘、唱橘、采橘、品橘?,使游客在观光中体味白沙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柑橘文化,成为白沙以及江津旅游观光的热点。

4、橘乡采风摄影展、诗画比赛等活动。开展观光采摘、果树认养、游、购、住、吃、玩为一体的多种文化活动。

园内建假山、观景亭、观景长廊、蒙古村、跑马场、迎宾馆等休闲娱乐设施,吸引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九、 山水康体探险区(远期)

规划范围在白沙组团的麻柳塘水库,柳坪铺水库及周边植被较好的山地。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该区用地大部分已超出此次规划红线范围,但该区具有已建成和拟建的两个水库、自然植被良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该区人文景观较少,可以引入体育运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