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总复习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诊》总复习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aa16fb669dc5022aaea0064

热特点的证候。 17. 18. 19. 20.

真是假虚证:指疾病本质是实证,而虚是表面假象。 心气虚证:指心气不足、推动无力所表现的证候。

主色: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是为主色,又称正色。 固定痛: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

21. 真寒假热: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的证候。 二、填空

1.《黄帝内经》 2.邪气阻肺 3. 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4.实 5.死亡先兆 中毒 6.红润 热盛 煤气中毒 7.乳蛾 肺胃热盛 8.脉来迟慢,一息不足4至 寒证 9.脉来急促,一息5至以上而不满七至 热证 10.胃气上逆 11.血瘀 12.舌面有裂纹、裂沟,覆盖有舌苔,无不适感 13.脾虚水湿内盛证 14.大便次数增多、质稀 15.经常不自主入睡 16.实证 邪气犯肺 17.虚证 肺肾阴虚 18.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19.下午3-5点;午后或夜间 20.实寒证 疼痛 21.气脱 气虚 22.心阳虚 亡阳 23.肺气虚 肺阴虚 24.刺痛 肿块 25.《脉经》 26.阴证 27.舌质、舌苔 28.外界因素和生活条件 29.虚证

30.胃肠热盛 31.脾胃阳虚 脾胃寒湿 肝胃郁热 火热 肾虚

32.无力 虚证 33.有力 实证 34.异常,但有光泽 35.血虚

36.是否见底 37.热退津复 38.听音不清、声音重复 39.邪气犯肺 肺肾气虚 40.痰邪阻肺 41.气滞 42.虚 43.肺、脾、肾 44.深入于里

45.寒热 46.心悸及气虚表现 47.风寒袭肺,肺气上逆 48.干咳 潮热 盗汗 49.虚、实 50.下陷 51.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52.弦 53.状若波涛汹涌 54.滑脉 55.青 56.红 57.囟陷、虚证 58.虚证 59.寒证 60.洪脉 阳明气分热盛 61.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62.听声音、嗅气味 63.肺、心、肾 64.西晋、王叔和 65.实证 66.虚证 67.有胃、有神、有根 68.病变部位浅深、病情性质、邪正盛衰、阴阳是

69.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70. 沉脉 71.端直以长 肝胆病 疼痛 72.淡红舌、薄白苔 73.阳黄 阴黄 74.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75.诸病源候论 76. 黄 77. 白 78.多为肝风内动之 79.痰气搏结 80.气滞. 81.瘀血

82.微 气血大虚 83.弱 阳气虚衰 85.少气 86.气体或液体通过肠道 87.热 88消渴病 89.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90.血不足 气亏虚 91.虚寒证 实热证 92.善色 恶色 93.大失血 慢性出血 94.阳气 湿浊 95.发热恶寒;寒热往来 95.脘腹痞胀疼痛 96.阳气亏损 97.虚实真假 98.里证虚证寒证 99.内脏下垂 气虚证 100.重 白腻 101. 湿热阻滞中焦 纳运失健 102、温病条辨

103、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104、气虚证 105、热证、里证 106、裂纹中一般有舌苔覆盖 107、血虚受风所致 108、心、肺、脾、肝 109、日晡、阴虚、湿温 110、交替发作、半表半里证、疟疾 111、心、右关 112、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肝胆病 113、绷急弹指,如牵绳转索、实寒证

114、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115、除中、胃气将绝 116、游走性 117、指末、外部 118、瘀血 119、肾虚、水饮、血瘀 120、苔质、苔色 121、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122.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 123.《濒湖脉学》 124.肝病、瘀血 、痛症

125.脾胃虚衰 126.表证 127.主 客 128.结 阴盛气结 129.代 脏气衰微

130.感受到的痛苦和不适 131.有无怕冷或发热 132.里寒 里热 133.日哺 午后 134.实寒证 疼痛 135.热证 阴虚火旺 136.卫分 邪传入里 137.肺气虚、肺阴虚 138.气虚 气陷 气不固 气脱 139.胃 神 根 140.清 叶天士

141.凉燥 温燥 142.肺 胃 143. 明代,李时珍 144. 肾阴虚 145. 平卧 146. 精血不足 147. 寒邪,表实寒证 148. 风邪,风邪袭表证 149. 应指园滑,实热 150. 滞涩不畅,气滞 151. 性质 152. 口渴与饮水 153. 亡失 154. 八纲 155. 喜,拒 156. 温,按 157. 肝阳亢扰于上,肝肾阴亏于下

158. 情绪抑郁,胁痛或少腹胀痛 159. 气滞,瘀血 160. 两目,色泽,神情,体态 161. 肝气郁结,肝胆湿热 162. 颜色,光泽 163. 少阳病,疟疾 164. 消渴,胃阴虚 165. 虫积,生理 三、单项选择

1-5 AACBB 6-10 DBACB 11-15 BCDCA 16-20 DDCCA 21-25 CCCDD 26-30 BCABB 31-35 CDBCD 36-40 DDDAD 41-45 BCBCA 46-50 CADCC 51-55 DACAA 56-60 BBDBC 61-65 CCDDA 66-70 CACCB 71-75 CBBBD 76-80 CCDDD 81-85 DDBDD 86-90 DBBBC 91-95 BACDC 96-100 DBADD 101-105 ABADA 106-110 DDBAC 111-115 BDBAB 116-120 CCAAB 121-125 DBCCD 126-130 DACDC 131-135 ACCDD 136-140 DDCBA 141-145 BCCDB 146-150 ADDBD 151-155 ABACC

156-160 BABDB 161 A 162 D 163 C 164 C 165 D 166 B 167 D 168 B 169 D 170 A 171 D 172 C 173 C 174 B 175 C 176 D 177 A 178 B 179 C 180 C 181 D 182 D 183 A 184 A 185 D 186 C 187 E 188 B 189 E 190 D 191 C 192 D 193 D 194 D 195 D 196 B 197 D 198 D 199 B 200 C 201-205 ABCAC 206-210 ACCCD 211-215 CABDA 216-220 CDBBB 221-225 BABCA 226-230 ADCDB

231-235 ACADD 236-240 ACDDC 241 B 242 D 243 A

244 B 245 C 246 B 247 A 248 B 249 C 250 A 251 D 252 D 253 D 254 B 255 C 256 D 257 B 258 A 259 B 260 C 261 C 262 C 263 D 264 B 265 C 266 C 267 D 268 A 269 C 270 C 271 C 272 D 273 B 274 B 275 D 276 B 277 A 278 D 279 C 4280 B

四、判断题

1、A 2、B 3、B 4、A 5、A 6、A 7、B 8、B 9.B 10.B 11.A 12.A 13.A 14.B 15.B 16.A 17.B 18.A 19.B 20.A 21.B 22.A 23.B 24.A 25.B 26.A 27.A 28.A

五、简答

1、六淫等邪袭表,若不从外解,则常常内传入里,表现为表证的症状消失而出理里证的证候。

2、由于气的生成不足或消耗太过引发的以乏力、脉虚、遇劳加重为主要表现证候。 3、六经辨证就是将外感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类证候,用来阐明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治疗。 4、邪热充斥阳明之经,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高热、汗出、烦燥、口渴、脉洪数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5、是三种力度不同的运指方法。举法,即轻触皮肤以了解脉象;按法,即重用力至筋骨以了解脉象;寻法,指中等用力以了解脉象的方法。

6、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及病性的辨证方法。 7、指脾气虚弱,不能固摄血液,以致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8、寒邪深入胃肠,以腹部冷痛,大便溏泻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9、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2);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2);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1),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 10、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而以阳、热、滞、闭等为主(3),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2),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 11、皮肤颜色:面部颜色属血、属阴,反映了血液盛衰和运行的情况。在病理状态下,则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 (3)

皮肤光泽:面部光泽属气、属阳 ,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2) 12、低热即微热,指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

病的后期。(1)常见类型为:气虚发热(1)血虚发热(1)阴虚发热(1)气郁发热(1). 13、

?左寸可候:心 右寸可候:肺 ?左关可候:肝 右关可候:脾胃

?左尺可候:肾 右尺可候:肾(命门)

14、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15、气虚证是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16、津液亏虚证是指体内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滋润、濡养、充盈,以口渴尿少,口、鼻、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17、是指医生用手指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诊断方法。

18、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病性辨证、脏腑辨证。

19、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0、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

21、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22、 指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变现的证候。以胸胁、腕腹或损伤部位的胀满、痞闷、胀痛等自觉症状为主症。

23、 指湿热下注,蕴结膀胱所致的证候。以小便频急涩痛,小腹胀痛伴湿热症状为辩证要点。

2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腑的病证并见者,称为脏腑兼病。

25、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温养、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以畏寒肢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26、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7、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

28、三焦病证多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此为“顺传”。 六、论述题

1、喘,指呼吸困难、急迫,张口抬肩,甚至鼻翼煽动,难以平卧,分实喘和虚喘。 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的症状。多由痰邪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

2、潮热分为阴虚潮热、阳明潮热和热入营分潮热三种。 阴虚潮热,以下午或夜间定时有低热者。 阳明潮热以下午3~5时热甚。 热入营分潮热以夜间热甚。

3、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 (3)

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3) 战汗:

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邪盛正虚,邪气留连,正气来复,正邪交争。多见于温病、伤寒病,是疾病发展变化的转折点。注意对汗出后病变的观察。(4)

4、

寒痰—痰白清稀。(2)

湿痰—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3)

燥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3) 热痰—痰黄稠有块。(2) 5、瘀阻心脉的疼痛,表现为刺痛。

痰阻心脉的疼痛,表现为闷痛。

寒凝心脉的疼痛,表现为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 气滞心脉得疼痛,表现为胀痛,其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 6、(1)疼痛:如针剌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

(2)肿块:在体表呈青紫肿块;在腹内则坚硬按之不移,称为徵积. (3)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

7、若血色暗红或紫黑,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者,谓之远血,多见于胃脘等部位出血。若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谓之近血,多见于内痔、肛裂、息肉痔及锁肛痔等肛门部位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