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声现象专题训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声现象专题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2010e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f

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声现象专题训练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也可以是真空 B.声音是指人类能听到的声,超声波和次声波不是声音 C.音调相同的乐器音色不一定相同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控制噪声的有效方法

2.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美观些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发出的声音不是噪声

B.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其音调会发生变化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下限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4.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谭维维、张喜民和他的“老腔”团队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受到观众喜爱。演员们时而低声吟唱,时而放声歌唱,“低声吟唱”到“放声歌唱”时声音的(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6.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置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7.如图,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工厂里的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逐渐抽出置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1.超声雾化器是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仪器。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B.雾化后的药物进入呼吸道及肺内是扩散现象 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超声也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发声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小

C.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14.在端午节的龙舟赛上,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号子声越低沉,音调越高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越快,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15.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16.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雪蓬松且多孔,噪声被反射 B.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减弱噪声的位置在发动机上 C.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和响度可能相同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8.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19.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20.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

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① 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②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③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2. “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_______也能够传声。 答案:固体

23.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l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24.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改变了。

25.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观众欣赏到的央视节目是卫星利用 将信号传到地面的。

26.(1)如下图(左)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如下图(右)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7.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两图。

28.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

29.如图(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他耳朵里的;如图(b),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华用相同的力量再次敲击衣架,此时,小明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前一次实验中不一样,表明听到的声音的传声介质与前一次不同,是通过 传播的,并且传播的效果更 (选填“佳”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