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市场的促销推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三四级市场的促销推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22169d51e79b896802265d

很多业务员不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不去回款,他们不能帮经销商挣到钱,不能帮他们把货卖出去。因此,如何去拜访经销商非常重要,尤其三四级市场的客户比较远、比较多,去一次不容易,可能一两个月才去一次,不像在城市里,骑个自行车就可以到了。那些地方要去一趟要跑几十公里,当然去一趟要解决问题。而做好经销商的拜访,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所以,怎么拜访经销商,怎么在拜访的过程中真正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这是业务员的基本功。

拜访经销商要做到五准备、四必谈、三必到,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拜访。

(一)五准备

1.准备拜访目的

拜访一个经销商,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去。业务员去之前得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拜访?目的是什么?是解决库存问题,还是解决进货问题;是解决回款问题,还是解决窜货乱价问题,或是解决反馈问题。

2.设计好跟谁谈

在去之前,要设计好这个问题是跟老板娘谈,还是跟老板谈,或是跟经销商下面的操盘手谈?跟不同的人谈,我会采取什么策略,这个人有什么喜好,该如何先跟他或她开口,对方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回答。另外,电话预约了没有,这些都要考虑到。

3.带上相关资料

去拜访之前,还需要带上名片、样品、产品资料、相关的对帐单等相关资料,否则去到那里,没有什么准备,就等于白去,有时别人也不一样买你的帐。

4.做好家庭作业

同时,还要做好家庭作业,例如看看经销商的档案,去年同期他卖了多少?上个月他卖了多少?现在的销量是多少?离目标还差多少?他可能会问哪些问题?先做好家庭作业再去,有备而来,就不会乱了阵脚。

5.设计拜访路线

拜访的路线合理不合理?今年要跑几个乡镇?去几个县城?走什么样的路线?这些跟领导协商同意了没有?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业务员临出门前要做的功课。

(二)四必谈

我们到目的地之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谈话和沟通了。那么,在跟经销商的沟通过程中,必须谈到以下四点:

1.本月批发零售和商务客户的销量 例如这个月我们批发做了多少,零售做了多少,其他的团购做了多少,离目标还有多少?这是第一个要谈的。

2.市场推广和网络管理

例如这个月要做三场电话秀活动,要做五个校园推广活动,做四趟赶集??这些他做了没有?这些活动做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客户和终端如何维护?这是第二个要谈的。

3.谈动态

例如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竞争对手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策略,有什么动作?要了解。

4.谈公司的政策

例如跟他谈我们公司最近有什么新的销售政策,我们又出了什么新的产品,这个产品怎么推广,我们有哪些新的进步,企业有哪些新的发展。这些要跟他讲清楚。

(三)三必到

拜访一个经销商,有三个地方是必须要去的。

1.经销商的仓库

要知道他的仓库里面还有多少货,我们的货还有多少,竞争对手的货有多少,每个货品的库零结构是多大?这个经销商的仓库里面进、销、存情况如何?实际出货量怎么样?看一个经销商经营有没有问题,经营成果好不好,要看他的仓库。

中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包正曾说要了解一个企业必须从库存开始了解,看看它的成品库、半成品库和原材料库,三个库存的结构匹配不匹配,库零流量流速流向合不合理。他的整个经营状况都写在那上面。了解经销商也是如此,很多经销商有很多不良的库存,就反映他的经营状况。我们看一个人身体好不好,看他胖不胖就知道。一个人如果一身的腩肉,肯定是生猛海鲜吃进去消化不了,变成肥肉。为了维持这些肥肉的正常运行,得吃更多的东西进去,这样一来他的心脏负担更大,吃得更多,更消化不了,又堆积成脂肪,还得吃更多的生猛海鲜进去。这个过程跟库存一样,库存是由现金变成的,现金一变成存货,就得跌价损失。为了把这些损失挽回,得进更多的货捞回来。一进货,又卖不掉,又变成更多的。于是两三下就把企业压垮了。就像一身肥肉的人,还得吃更多,吃得越多,哪天心脏承受不了,人就一命呜呼。企业的不良库存,就像人身上的肥肉一样。

很多经销商说自己没钱打货,实际上他不是没钱,而是仓库里的货卖不掉,钱都压死了。还有的经销商说自己的周转越来越小,但是他不是没钱,他一仓库的货就是 300万,但是说有钱,他连请人吃顿饭,都恨不得拿仓库的货去抵债。因此,作为一个业务员,要走访经销商的仓库,了解他的进、销、存,帮他消化那些库存。一旦发现经销商出现了不良库存,立马提醒他。因为一旦他的货被压死,下个月他就没钱给厂家了。

2.到经销商门店

还要了解他的正常运营,要到门店了解批发情况、配送情况。看看现场订单多不多,客户电话都说些什么,他的配送及不及时。

3.到相关终端和活动现场

例如镇上有个很好的店,那个市场经销商正在做推广活动。那我们得去看看,看看那个终端,看看那个门店。跟终端老板聊几句,看他们对我们的产品有什么意见,对我们的活动有什么建议,把信息反馈过来。不要听人家说两句就完事,一定要真正在拜访市场。

【案例1】

国内有一家著名小家电企业,他们的产品独步全球。有一次该企业开年会,他们的总经理一上去就开始骂人,一骂就骂了两个小时。

原来,他过年回家时走访了一下自己的市场,结果发现他的产品在一级市场、地级市还有头有脸,可一到了县城和乡镇,除了比那些杂牌价钱高之外,没有任何差别,灰头土脸的陈列在那里。他知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些业务员没有跑市场,他们都是早上9点钟起床,11点钟出发,然后直奔酒店包房,点菜,等着经销商上来买单。因为他们的产品很强势,经销商也无可奈何。有些业务员把一个地方的一些经销商换掉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再换一些。造成了所有的经销商都做过他们的产品,所有的经销商都被他们砍过。

这个总经理渐渐懂明白了一个道理:越强大的品牌下面,业务员的手脚和精敏能力越弱,就跟美国大兵一样,陆军已经完全退缩,打仗时先用巡航导弹密集轰炸一遍,紧接着大炮再过密度、过饱和地轰炸一遍,最后陆军才上去,端着枪、戴着墨镜,拎着一瓶冰镇的可口可乐上战场。美其名曰是打仗,实际上是观光。那些没有大炮、没有巡航导弹、没有品牌力的企业的业务员,是拿着小米加步枪去打仗,他们往往能够穷尽方法,不遗余力。

这个总经理说当年他卖电风扇的时候,几乎没人认识他,他大冬天骑着个破自行车,冻得鼻涕一尺长,拿着个电话号码本,一个一个去拜访人家,求爹爹告奶奶去卖电风扇。5点钟起床,从杭州出发 ,中午才能赶到温州,然后就开始挂条幅。但是现在自己的产品力越来越强,品牌力越来越强,业务员越来越弱,他们根本就不会拜访市场。

很多业务员去拜访经销商的时候,就是压货、收钱,就走人。什么五准备、四必谈、三必到,根本没有做到。因此,企业的业务经理和业务员要从这些基本功开始干起,基本功没有做好,就指望旺季压一把货,打一把广告把市场做起来,根本不可能。做市场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种地。只有夏天的管理、春天的播种,才有可能有旺季秋天的收获。指望搞一把、

忽悠一下就成功的时代已经结束。营销要讲策略,但策略是建立在强大的执行力、强大的终端管理和渠道管理的基础上才会有效。

也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同样的策略,一个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而另外一个企业却一点用处都没有呢?这涉及到的不光是市场不同的问题,还有市场的运作和执行的问题。总之,拜访好经销商,要从这些细节做起。

二、经销商的扶持与培训

除了做到以上这些细节之外,还要有效地来帮助经销商进行转型。如:

1.做文化宣导和管理融合

要做一些文化宣导,做一些管理上的融合,来提升经销商的服务能力和经营理念。

2.引导经销商认同自己

要进行理性分析,引导他对市场布局、发展规划、对自己的销售目标认同。例如我们有市场规划,精耕细作哪一块、跑马圈地哪一块,我们的销售目标是多少,要跟他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汇报,让他能够认同这个目标,来激活他。告诉他如果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三五年之后他就做起来了。

3.加强沟通

要加强沟通,要晓以利弊,深化客情关系,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我们一定要知道,经销商常问的五个问题是什么,下面终端客户需要什么,要指导经销商怎么去深化这些关系。

4.引导他们参与市场推广

例如我们要做终端导购,我们要去做店外秀,要做乡镇活动,要引导他参与,跟我们一起做。把他从一个坐商引导成为一个行商。

5.帮助他们管理

帮助他们管理可以改善经营效率、改善管理。例如库存,我们不帮他改善库存,他是不会改善的。

【案例】

国内某著名奶品企业有个经销商姓裴,人称“老赔”,他做生意老赔,总要求厂家多加返点,两个点不够,要三个点,别人损耗0.5点,他要1个点。他一打电话就是跟人诉苦。营销专家到他的仓库去看,仓库里一股味,全是那些酸奶挤出来的发酵的臭味。他说里面那些货全过期了,外面的货都发了臭,他不好卖,所以他要求给他换外箱,给他补贴。

因为牛奶都是一码十箱、二十箱的,下面连案板都没垫,夏天江南一带潮湿,纸箱一吸潮就软,一软二十箱一压,就把纸箱压坏了,奶就挤出来,溅到上面的箱子上,就发臭。给终端送货,别人一看奶都变味了,他还得跟别人解释:外面臭里面香。如果换外箱,一换几块钱就没了,一箱牛奶就没得挣了,利润很薄。另外,他卖的货物是先进去的后出来。小工给他送货,因为很忙,加上他的仓库一进去就什么都看不见,所以,一卸货只卸在门口,搬货都搬靠近门口的。造成了后进的先出,先进的后出。等盘点货物的时候,翻出来的箱子批号已经老化,过期了。进超市、进终端需要有三个月的保质期,过了一个月人家就不要货了。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帮助经销商改善这些管理,怎么能让他挣到钱?当然有经销商自己要改进的地方,但更多的是需要厂家去指导。只要把他指导好了,他会很听话的。只要帮他解决问题,帮他挣到钱,他就会把厂家当财神看,待若上宾。相反,不能帮他挣到钱,还天天忽悠他,到了第三回,他理都不理你。所以,对经销商我们需要进行管控和领导,帮助他们培训队伍,带好兵,给他指导,慢慢的他就兵强马壮了。

一个优秀的业务经理是能够有效地帮助经销商转型、扶植经销商的,他应该是经销商的顾问。

第十讲 区域市场运作的具体动作和要领(四)

三、如何引导经销商改进

1.要注意跟老板沟通

要多加强沟通,引导他们,同时要树立样板。通过厂家的运作,他起来了,然后厂家再现身说法,经销商就愿意看。例如他看见邻村的王老五原来比他差,3个月不见,生意火了,6个月,生意超过他了,他就愿意学习。如果给他讲某某跨国公司五百强是怎么做的,他可能低头打瞌睡,五百强跟他有什么关系。你得给他讲他身边的事情,讲他身边的案例,人家的仓库问题怎么解决的,人家的配送问题怎么解决的,人家业务员是怎么跑单的,业务员卷款跑了人家怎么解决,把这些具体问题给他解决了,他就来劲了。

2.建立例会制度

要经常把下面的二级商叫来培训,一般的做法是由区域上的代理商把下面的经销商叫来,一般每两个月或每个季度开一次例会。会议由经销商来主持,由厂家来主讲上个月、上个季度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没做对,下个月我们要怎么改进,要做好哪几点。经常有这样的互动,经销商慢慢就起来了。

四、三四级市场运作的关键环节

在三四级市场,很多企业都有这种教训:市场做起来的那天就是它死掉之时,没做起来时还行,价格不透明,终端都有钱挣。可一旦做起来量一放开,窜货、乱价都出来了 ,价格一透明,谁都不卖了,都挂羊头卖狗肉。

那么,如何来管理次级市场的秩序问题?次级市场的秩序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天高皇帝远,下面的网络又是区域交叉,很难管理。

(一)处理市场窜货的总原则

其实没有窜货的市场,不是最红火的市场,窜货严重的市场,的确是危险的市场,但是如果一点窜货都没有,不是一件好事,证明市场没做起来。窜货严重,证明市场很乱,快要死了。

所以,这个度要把握好。窜货不都是坏事,有些属于良性窜货,能增加市场的覆盖率,提高市场的热度。其实窜货问题无处不在,例如走私,有的人在日本买回了一个大炮相机,这属于国际窜货,中国也有代理商,消费者应该在中国买的,但这种情况属于良性窜货。所以窜货天天有。有的市场是没窜货,但跑那市场一看,手脚冰凉,因为他根本没卖起来。一般窜货都是从不好卖的地方窜到好卖的地方,从价格低的地方窜到价格高的地方。如果市场没窜起来,证明这市场根本就没起来,如果市场出现一点零星的窜货,证明这市场起来了。所以,被人窜货,是市场成功的标志之一。

很多业务员投诉说自己又被别人窜了,这是值得自豪的事。如果你天天成被告,老是窜别人,证明你没本事,市场没搞起来,天天窜别人。

市场窜货有良性和非良性之分。次级市场因为经销商的网络有限,有规则、有规划、有意识的铺货不可能张开毛细血管,有零星交叉的窜货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对次级市场的窜货要分类,分性质分别处理。

总的原则是:

1.成熟地区坚决不能窜

成熟地区是我们的口粮田,不能窜,一窜大水冲了龙王庙,这个地方要严抓重管,谁都不许窜,谁要是在这个市场上窜货,一律杀无赦。

2.辐射地区适当控制

对于辐射区域,要适当控制,因为这个地方我们的网络没张开,下面的网络有些空白,旁边的经销商因为实力比较强,往我们这边窜货,我们那些没去的乡镇他都去了,这时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