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探究5第三单元重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探究5第三单元重要物质的制备课后达标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dd22f0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a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①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B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中给予的物质,HCl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所以用HCl制取Cl2时需要加氧化剂,而由H2O2制O2的反应中H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加氧化剂;制取氧气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取氨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装置。(3)①氯气和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所以应该有尾气处理装置。②氯气能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同时生成氯离子:2Fe+Cl2===2Fe+2Cl。③证明Na2SO3已被氧化,实际上是检验SO4的存在:取少量B中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SO3已被氧化。

答案:(1)Cl2 NH3 (2)

编号 ① ② ③ (3)①溶液变蓝色 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②2Fe+Cl2===2Fe+2Cl

③取少量B中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SO3已被氧化

11.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2+

3+

2-

2+

3+

气体发生装置 Ⅳ Ⅱ Ⅰ(或Ⅳ) 5

发生的反应如下:

Na2Cr2O7

CH3CH2CH2CH2OHHSO――→CH3CH2CH2CHO ,△

2

4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正丁醇 正丁醛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 g 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E中收集90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 ℃馏分,产量2.0 g。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时,水在____(填“上”或“下”)层。

(3)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

解析:(1)将浓硫酸加入Na2Cr2O7溶液中,相当于稀释浓硫酸,将顺序颠倒后易引起浓硫酸因局部放出过多的热量而沸腾迸溅。

(2)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可知,正丁醛的密度比水的小,故水在下层。

(3)由表中所给数据可知,在该温度下,生成的正丁醛能变为气体而蒸出,而此温度低于正丁醇的沸点,蒸出的正丁醇很少,另外可尽量避免正丁醛被进一步氧化, 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2.0 g(4)正丁醛的产率为×100%≈51%。

72

×4.0 g74

答案:(1)不能,易迸溅 (2)下 (3)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而正丁醇很少蒸出,又

6

沸点/℃ 117.2 75.7 密度/(g·cm) 0.810 9 0.801 7 -3水中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尽量避免正丁醛被进一步氧化 (4)51

12.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的熔点为231 ℃;Sn

2+

易水解、易被氧化;SnCl4极易水解,熔点为-33 ℃、沸点为114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纯度测定:①取1.19 g试样溶于稀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使Sn完全转化为Sn;②加入过量的Fe2(SO4)3;③用0.100 0 mol·L K2Cr2O7溶液滴定(产物中Cr呈+3价),消耗20.00 mL。步骤②中加入过量Fe2(SO4)3的作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路线如下:

2+

-1

①步骤Ⅰ加入Sn粉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调节溶液pH。

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生成S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Ⅳ中证明SnO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步骤Ⅴ中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3)SnCl4蒸气遇氨及水呈浓烟状,因而可制作烟幕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欲用上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夹持装置省略),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当装置C中开始收集到SnCl4时即可熄灭B处酒精灯,反应仍可持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信息中Sn、Sn、SnCl4的性质是解答设问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12+2+2-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找出Sn~Sn~2Fe~Cr2O7关系式,是解答Sn的质量分数的

3关键。

(2)③滤液B的主要成分是SnCl2,所以步骤Ⅲ中发生的反应是Sn和HCO3之间的反应,由于Sn易水解,该反应实际为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生成Sn(OH)2、CO2,根据信息可知,最后得到的是SnO,所以应是Sn(OH)2 分解所致,据此可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SnO表面附着有NaCl杂质,因此只需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Cl即可。

(3)SnCl4极易水解,遇水会生成Sn(OH)4和HCl,当有NH3存在时,HCl与NH3又结合成NH4Cl,据此可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得的Cl2中混有HCl和H2O(g)杂质,HCl会与Sn粉反应,水蒸气会使生成的SnCl4发生水解,因此这两种杂质必须除去。

答案:(1)将Sn全部氧化为Sn 60% (2)①防止Sn被氧化为Sn ②(普通)漏斗 玻璃棒

③Sn+2HCO3===SnO↓+2CO2↑+H2O

④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少量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 ⑤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3)SnCl4+4NH3+4H2O===Sn(OH)4+4NH4Cl

在A、B装置间依次连接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 锡与氯气化合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量足够使此反应持续进行

2+

-2+

4+

2+

4+

2+

2+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