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授质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授质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f6d55da5e9856a57126046

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授课质量

内容提要:

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时间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学生课堂表达的方式会逐步倾向于教师,这是一种模仿,也是一种学习。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幽默性、情感性、激励性在无形之中就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文学文化气氛,会使学生更快地走进课堂,也更容易接受所学,天长日久,我们的教学就会进入一个学生想学——乐学——盼学的良性循环之中,对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语言 优化 幽默 互动 情感 激励 抑扬。

一堂语文课,能否听来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知识点记忆深刻,与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息息相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工了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其实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此进行了一点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讲述性语言: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

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说:“有幽默倾向的人,还必须具备有温厚的,敏感的、而同时善于观察、不偏不倚的天性,一切琐屑的、可怜的、卑微的、卑鄙的东西,一切这样或那样与一般的‘人类尊严’不相容的东西都不能逃过他们的眼。”这虽然是在规范“幽默”的定义,但同时也说明:“幽默”并不是俯手即拾的“珠贝”,主要还是思想重视和加强训练的结果。

例如,我在上《拿来主义》一课时,用了这样的故事作为引子:作家冯骥才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他:“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

第 1 页 共 4 页 1

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 这不仅是冯骥才的机智,也是教学语言的幽默,同学们在幽默的开心一笑中,感受了拿来主义的精髓。

讲究课堂语言的幽默之美,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疲劳,保持并不断刺激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由于在语言上不断变换刺激,还有助于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不能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 。

二、问答性语言:巧设机关,一问一答求互动。

单调重复是造成一个人疲劳,大脑皮层抑制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长期只是用自己习惯了的那种单一的表达方式去讲解提问,肯定容易导致学生厌倦,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其实,教材中不同的文体本身就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同一类文体也由于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异彩纷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变换自己的表达方式,把每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尽力体现出来。仅就一节课而言,教师亦可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调和语气,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时而活泼、时而严肃??便可激起学生的兴趣。讲解是如此,提问也是如此,不要总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居高临下地发问,适当变换一下角度,效果会大不一样。我在教杜甫的名作《登高》时,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说:“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心情,对于这一点,全诗别的句子我都能理解,唯独不明白颈联‘无边落木潇潇下,百年多病独登台’与感情究竟有什么联系,谁能帮我解答这一疑问?”由于教师站到了学生的立场上说话,首先会使他们感到亲切、新颖;同时,问题有一定难度,诱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的欲望,人人力争帮助老师解决眼前的疑难,从而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状态。

三、情感性语言: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

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文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缺乏兴趣,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课堂实效不高。 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高效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学

第 2 页 共 4 页 2

生所想,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动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评价语还应具有丰富性,单调的评价,如“好”“很好”“正确”等评价在长期的压抑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与动力,而生动幽默富有时代感的评价。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之后,我充满感情地进行评价式总结:“是的,恰如你所言??否则,英雄永远是一个传说!”引发学生会心一笑,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

四、激励性语言: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例如,在教授《将进酒》一课时,请同学朗读之后我说:“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热烈的掌声,就是因为他能读出李白在这首诗中所透出的那种豪迈的气概。但我觉得,读这首诗,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还有更复杂深沉的情感隐含其间。下面看看李白抒发的是什么情怀,看哪位同学和李白心心想通,领会到了?”这样的语言既表扬了前面朗读的学生,又激励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五、抑扬性语言:高低冥迷,一停一顿总关情。

马卡连柯曾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教育专家们或谆谆告诫,或亲自垂范,无非是要说明一点,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例如于漪在讲析杨朔的《茶花赋》时,敏锐地抓住文中“极”、“搁”、“醉”三个字。或娓娓而谈,明道析理;或心

第 3 页 共 4 页 3

驰神往,妙语连珠;或纵情抒发,饱含深情。讲课人的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学生呢?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奏乐、听演说、听游子的心声。这里,如没有教师或问句,或俳句,或抒情,或议论的错落抑扬,是难于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效果的。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个演讲家,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它既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参考书目:

一、《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 第一卷 课堂教学》 漓江出版社 二、《语文教学》魏书生著 沈阳出版社

三、《美国中学的讲授法》 肯尼思·T·汉森 在线期刊

第 4 页 共 4 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