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作工痕特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古玉作工痕特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4a3c7401f69e3143329456

开料

开料又叫剖片。也就是根据器型需要,从大块玉料上截取一部分,以便进行琢制。

新石器时代早期使用敲击法(勒出道道然后敲断),后期则是线切割、片切割。

线切割

是指用麻绳或其它较软的绳子系在弓形工具上,反复拉磨,同时在拉磨处浇上水、解玉砂等以增加摩擦力,把玉料锯开。锯痕多不平直,断面上往往留下了较深的弧形切割痕,而且切割痕一般较粗。

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剖片开始使用金属线,因而片状玉器多为较薄、体形较大的器物。

片切割

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区,是指用砣片开料的,一般用于直径较小的玉器,所留切割痕多呈弧状,也有直线开料痕。

战国时期,铁砣具取代青铜砣具,开料一般都是用细铁丝加沙、加水的方式,此时的玉料断面残留下的切割痕或呈弧线,或呈直线,剖薄片则以直线痕最为常见。

大的要用线切割,小的可以用砣切,此二者所产生的切割痕迹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春秋以前的片雕玉器均有可能出现线切割痕,而且绝大多数切痕呈直线状,唯一件良渚素玉璧上切割痕呈弧线。

扎锅

以木为轴,用钢板制成周边薄似刀片的圆盘,名曰扎锅,沾带解玉砂浆,将玉料开成粗坯。

冲锅

用直径1~12厘米,6~9毫米厚的钢圈制成錾锅,圈内横以厚竹枝,再将其以紫胶接在木轴上,沾带解玉砂浆将粗坯冲削成型。

磨锅

用6 ~9毫米厚的钢盘做成大小不同(有六、七等之多)的磨锅,沾带解玉砂,反复磨琢玉坯表面,使之平整细腻。

掏膛

凡碗、杯、瓶、盂一类器皿内部必须掏空者,即以钢片卷成套筒,加解玉砂打钻,再将玉芯敲断取出,即为掏膛。

从凌家滩玉作始见管钻掏膛工艺稚形,到战汉时期掏膛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应用,后来又发展出多种掏膛工艺:

1、 管钻法,始于见凌家滩玉作,一般多用于直筒式玉杯,先用较大的

管钻钻入杯体,将钻心折断再磨平底部,汉代玉樽常使用此种方法;

2、 片形砣,运用具有一定弧度的砣片抵住玉件,然后使玉件转动,砣

片逐渐深入,最后得到碗心或内膛;

3、 实心砣,顶部呈球状,先用管钻掏膛,再用实心砣琢磨出底部内凹

的膛底;L型砣,用于口大腹小的内膛掏空技术,以及膛内膛、壶内膛等等;

4、 组合掏膛,运用数种掏膛手法进行,如八方内膛,一般是先掏出圆

形膛,再逐渐琢磨出方形。

上花

以周边薄似刀口的小钢圆盘(大小形状视需要而定),在玉器外砣碾出各种图案花纹。

镂空

如需镂空透雕,必先用桯钻加解玉砂在需镂空处打一个或数个圆孔,然后再用搜弓线锯搜之——将弓弦一头穿过玉孔,再系在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稳住玉器,加细石英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锯搜通花一样。

打孔

古代玉器以有孔者为多,钻孔技术又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春秋战国以前由于钻孔工具较软,所以往往是进口大腹身小的喇叭孔,且时代越早喇叭孔越明显,

而现代仿品与原始工艺效果是不一样的。战国以后的玉器一般只见直径相同的垂直孔。

新石器时代——商代以前,孔径变化很大,既不直也不圆,钻孔主要使用桯钻(与管钻相对,又叫实心钻),主要有木质、竹质、石质;所钻之孔多为马蹄孔、喇叭孔、对穿蜂腰孔;孔的内壁,有的光滑平直,有些小孔应带有旋纹,有的在对钻时因错位而留有台痕,大的穿孔多呈内壁光滑的内凸状,有的孔口底部有叠压碴,不是一钻到底的。

良渚玉器打孔主要采用管钻,钻出的孔壁变化不大,孔壁平直。 夏商周时期因为使用青铜钻具,钻孔工艺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孔径较大的器物如琮、箍等,孔洞非常工整。春秋以前,有些玉器钻孔很直,也有的略呈喇叭状,但差别细微,须经仔细观察才能识别。

战国以后的玉器一般只见直径相同的垂直孔,孔圆而正,孔两端棱角分明。 汉代穿孔玉器的孔洞内壁不甚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这类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现,但在孔的形状、内壁光泽上与古玉不同。因为电动机械钻孔,转速快,孔壁较光滑。

总而言之,古玉穿孔大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 孔壁留有解玉砂留下的擦痕——旋纹和双向对钻孔时留下的错位台

痕;

2、 不是每一块古玉的孔壁上都会留下明显旋纹:有些大孔(如璧、瑗、

环、琮的中孔)经过二次磋磨,唯有少数残留旋纹隐约可见;有些传世古玉孔璧上的旋纹痕迹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穿系佩带而磨蚀;也有的则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沁蚀变得模糊不清;

3、 一般旋纹痕迹很少有连续不断超过一圈的, 长的有半圈左右,短的

只有一小段;大部分的都是一小段圆弧;

4、 旋纹的痕迹一般比较粗,而用现代合金刚钻头钻出来的孔壁上旋纹

痕迹大多具有细密、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的特点——只有在朝着一个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快速旋转时才能产生。如果是“握住皮条两端来回拉,使管钻转动”这样虽然利用石英沙可以把孔磨出来。但来回的磨是不可能产生具有同向、近乎平行弧线特点的擦痕,擦痕应该是犬牙交错的。

5、 在孔壁的垂直分布上: (1), 上部稀少,而下部尤其是靠近底部的弧

线部分较多且清晰; (2), 有时上部会出现一些方向呈无序的擦痕,这可能是起始时用手工搓动定位所致。

6、 有些不透孔底部直径比孔径还大,这是因为解玉砂在重力作用下沉

积在钻孔底部,被“钻头”旋转带动,将底部砣磨所致。

7、 单面钻孔时,在钻孔小的那一端,常会因为压力而把即将通透的表

面“冲”破,造成钻孔边缘有崩边的现象。

在对玉管类串饰、烟袋嘴、扳指等小器物打孔时,仅靠双手还不能准确定位,这就必须先准备了一个注满清水的木桶,然后将玉器以木制夹板固定在一块厚木板(原理与篆印用的夹床差不多)上,放入水桶,再以左手握稳桯钻,使下压力道与浮力保持平衡,右手拉绷弓,使桯子快速旋转(形同手动木工钻),带动解玉砂浆钻孔。

抛光

器物既成,便需用木锅沾带更细的解玉砂浆对之进行抛光。但凡小件玉器或有很细密花纹者,不宜用木锅,而要用细钢针顺纹槽研磨,使纹线油亮。然后再将牛皮包于木锅之外,令玉表光亮湿润。

古玉砣碾工艺的总体特征

鉴于古玉作总体表现为慢工出细活,其共同特征如下:

(1)表面虽光滑,但因长期把玩或沁蚀,局部地方会呈桔皮纹征; (2)古玉大圆弧面表面较为圆滑,一般不会出现“小平面”; (3)表面残留的磨痕不甚平行,粗细不匀,深浅不一; (4)阴线槽内有解玉砂留下的粗细不匀的拉丝磨痕;

(5)砣碾阴线两头见锋,线条断面略呈“V”形,转折处虽然偶有深浅断续、

跳刀毛道交错之征,但其边沿处绝少出现崩碴(明代粗玉例外); (6)镂空透雕的孔壁中,往往残留锯搜痕迹;

(7)古玉器凸出部位明显比凹进去部位磨损大,而且亮度好; (8) 古玉器上残留的磨痕为暗灰色,有油脂感和陈旧感;

(9) 钻眼孔壁除了两端孔径不一致外,还在孔壁中见有来回磋磨的不规则旋

痕。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的线条很可能是用牛筋带砂磨蹭,线条比较粗,其工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薄片型器,边缘多磨成刃状;器表阴线装饰纹截面多呈瓦沟状凹槽;二者在勾云纹形器上最具代表性。

二是打孔,大多使用实心钻或管钻,孔沿与平面间过渡圆润;锥钻穿系孔剖面外大里小形如马蹄或喇叭口状——或单向钻成“喇叭孔”,或在同一平面夹角斜向对钻成“蚁鼻穿”,或两面对钻成“蜂腰孔”(剖面呈两头大中间小状,或因错位而在中间留有台阶状突起)。管钻大孔孔壁多有刮擦痕或了隐起粗细不均且不规则的旋纹。

三是器表及装饰性宽阴线槽内多见纵横交错的磋磨痕——视之有迹,抚之无痕,在三四十倍放大镜下“接续痕”和“毛道”现象是很明显的。

四是其阴线装饰纹截面大多呈弧形抛物线状,而细阴线则大多浅轻、截面略如V状;至于那些较长的阴线或弧线则是逐段磋磨接续而成,有明显的接续痕;宽阴线槽内留有多次反复磋磨的不规则“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