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注意实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六章注意实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4b49a85f0e7cd18525361c

第六章 注意实验

第一节 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 (一)早期选择模型

? 提出者: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 E. Broadbent, 1958) 观点:

? 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有限的,因此需要过滤

器加以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至于负担过重。

? 注意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体现出对信息的选择作用。它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放过

一些信息,使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 新异的、较强的、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 ? 个体所期待的刺激也容易受到注意。 (二)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 M. Treisman, 1960) 观点:

? 注意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没有受到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所传递的信息并没有完全被阻

断,只是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中期选择模型强调

? 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 ? 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

? 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 (三)晚期选择模型

? 提出者:多依奇和多依奇(Deutsch & Detusch, 1963) ? 观点:

? 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的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 ? 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二、资源限制理论

? 提出者:卡纳曼(1973)最先初提出

? 观点: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

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 ? 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

? 诺曼和博布罗(Norman & Bobrow, 1975)进一步精确化心理资源的概念,提出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的划分。 ? 材料限制——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

其作业水平。

? 资源限制——指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 ? 资源限制理论实用性很强

? 资源限制理论不能被证伪——按照资源分配理论,如果两个任务无法在任务作业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被同时执

行,那么它们需要同一个资源;如果没有观察到作业水平下降,那么它们不需要同一个有限

三、特征整合理论与错觉性结合实验 (一)特征整合理论

? 提出者:特瑞斯曼(1977、1980) ? 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 ? 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 注意的作用是特征正确组合的关键

? 特征整合理论认为,在空间知觉中,要借由注意把客体的特征捆绑在一起。 ? 客体知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 前注意阶段 ? 特征整合阶段 ? 视觉搜索实验 (二)错觉性结合实验

? 错觉性结合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第二节 注意的操作定义 一、任务定义注意

? 什么是任务定义注意(task-defined attention)

– 把注意定义为是否正确地执行了某项任务

? 任务定义的关键问题

– 避免任务定义注意与注意机制的混淆

– 避免任务定义注意与维度值任务定义注意的混淆

二、持续性注意

? 持续性注意(maintaining attention)描述的是注意的保持过程,即在同一对象或同一任务上保持一段时间的注

意。

? 区分引起注意的过程和保持注意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 工作记忆损伤可能会造成注意保持上的困难。 三、加工定向注意

? 加工定向注意(process-oriented attention)把注意看成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主动加工过程,

其功能在于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 ? 注意被看作从可选物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心理加工过程的效率

? 概括:加工定向注意是指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

集上的过程。

第三节 注意的研究方法 一、提示范式

? 基本原理:

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它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

? 提示范式的自变量主要有提示的有效性和提示类型 ? 提示范式的研究范例 提示范式的自变量

? 提示的有效性:提示指向的位置和刺激出现位置的吻合程度。 ? 可以控制注意指向目标出现位置的可能性大小。 ? 有效试验(valid trail):反应时最短 ? 无效试验(invalid trail ):反应时最长 ? 中立试验(neutral trail):反应时中等 提示类型

? 根据提示是否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分为:外围提示, 符号提示

? 根据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和无效试验的比例分为:预言性提示,非预言性提示 提示范式研究范例

? 知觉负载说

? 注意选择点由干扰点决定 ? 知觉负载大--早期选择 ? 工作记忆负载大--晚期选择

? 福格尔(Vogel,2000)借助提示范式检验知觉负载说:

? 高记忆负载条件下,不管提示在知觉加工前后出现,都具有影响--晚期选择 ? 高知觉负载条件下,提示只有在知觉加工时出现才具有影响--早期选择 二、搜索范式

? 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在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

– 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 – 搜索范式为研究者区分出平行搜索和序列搜索两种模式

? 最常见的搜索范式: ? 视觉搜索任务 ? 搜索函数

– 斜率几乎为零--平行搜索

– 反应时随刺激规模而增大--循序搜索

– 目标缺乏试验的斜率大于目标呈现试验--中止加工 – 否则--终结加工

三、过滤范式

? 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

意的某些特征。

– 整体-局部范式 – 双侧任务范式 – 负启动范式

整体-局部范式

? 大图形由小图形组成 ? 自变量:

– 要求被试注意整体还是局部 – 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是否一致

? 实验结果:

– 当要求被试报告局部特征时,如果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不一致,那么反应时变慢。 – 当要求被试报告整体特征时,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一致几乎没有影响。

双侧任务范式

? 任务要求: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即要求被试注意中央的字母)。 ? 自变量: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不一致

? 实验结果: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短

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的分散程度

负启动范式

? 方法:在该范式中,每次试验呈现两个刺激,其中一个需要被注意并作出反应。

如呈现重叠的黑色和白色字母,要求被试说出每个白色字母的名称。

? 结果:当前次试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试验中变成被注意的项目时,被试的反应时变长。

注意的自动分配

四、双任务范式

? 关心注意是如何在多个并行任务间起到指向和调节作用的。

? 基本方法: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 实验结果:作业操作特性函数 作业特性操作函数

– 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水平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

? 常见的三种结果:

两个任务包含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两者成绩成反比关系

– 两个任务相对独立时,同时执行两个任务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时一样好 – 某项任务略受另一项任务的影响,但不成完全相反的关系

五、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 脑电图技术

?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 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

? ERP的许多成分可以作为注意状态的指标。如,N100, ERP的应用领域

? 注意分散任务的研究:

– 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提高了ERP在P200到P300的振幅。

? 不随意注意的研究:

– 不匹配负波与朝向反应相关

? 有关早期选择模型的研究:

– 目标呈现与目标不呈现的ERP差异在刺激呈现后的100毫秒内开始表现出来(时间上对应于感觉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