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药用植物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919221bd64783e09122b3e

绪言

一.何为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在中药专业中的地位

概念:药用植物学是用植物学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中草药,它是中药学和植物学

的交叉学科,是植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属于植物学的范畴。 地位:属于专业基础课。(承上启下)

二.为什么要学药用植物?(目的、任务) 目的:

① 研究中药原植物种类,解决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

(注:中药产生的特点:在食用基础上产生的,从食物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中药→药食同源→①中药优势(药膳、食疗《食疗本草》)②存在的问题(中药原植物种类混乱→多基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严重→制约中药质量稳定→影响用药安全、稳定、有效;同时制约中药走出国门→中药来源急待规范、澄清。

目前现状:中药来源有三个层次 (正品、主流品、地方规范) →中药来源难于把关(《中国药典》只能参照执行、法律约束力不大 ,例:贯众、地丁 。)

② 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

( 解释:资源普查的目的→了解家底→认识、开发、利用现有的药用植物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更好的发挥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在医疗、保健中的价值。

普查范围可大可小,大到国家,小到地方。我国目前大规模的资源普查有三次(58、66、83) →代表著作:《中国药用植物志》、《药材学》、《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中药大辞典》、《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普查结果:中药~12694/植物药~11020(87%)}

③ 开发新药源。

(目的:缓解目前中药用药紧张的局面。(国内、国外)

手段:①资源普查②本草考证(黄花蒿)③老药新用(草珊瑚、青蒿、山楂、川芎)④引种(西洋参)⑤寻找替代品(黄连、血竭、利血平)}

④ 本草考证。 (目的:正本清源、澄清历史混乱品种。(连翘)) 任务:

确保中药来源稳定,以保证中药质量稳定,用药安全、有效。

三.药用植物学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过去、现在、将来)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史=本草学的发展史) ①食用阶段 《本经》:“神农偿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奠定中药产生的物质基础(食用基础上产生的)→奠定中药的特点:药食同源(可贵) →开发药膳、食疗。 代表著作:《本经》

②观察描述阶段(时间漫长)

重视药材原植物的描述药材形态特征、真伪优劣的鉴别。但古人的描述十分粗放,导致出现历史混乱品种。 著作:《图经本草》、《唐本草》、《征类本草》、《纲目》、《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

1

③实验仿制阶段

动物实验(药理、毒理):存在缺陷,不能完全反映疗效(石膏、麦芽) 合成(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主要用于西药,中药如冰片;生物合成如一些生物制剂、蛋白类药物、中药中如人参组培、虫草菌的发酵

五.学习方法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多观察,多实践,培养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四.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中药鉴定学 ②中药化学 ③中药学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一. 人们对细胞认识的历史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Hooke通过自制光学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首次发现细胞,取

名cell。

1674年:荷兰学者AV.leeuwenheek首次观察到活组织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M.J.schleiden发表《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T.schwann首次提出“细胞学说”。

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可以观察到细胞更加精细的结构(超微结

构),从而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由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植物的细胞

二. 细胞的形态 类圆形 长方形 多角形 薄壁细胞 贮藏、通气 表皮(单子叶)、木保护 栓 表皮(双子叶) 保护 呼吸、调节水分 半月形、哑铃形 气孔 纺锤形 管状

纤维(多成簇排列) 机械支持 导管 输导

2

三. 细胞的大小

植物细胞一般较小 。D/10~100μm 细胞大小和代谢及功能有关。 人眼分辨率:0.1mm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μm(1200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生药学不常用)

典型植物细胞组成结构图

细胞壁

细胞质 (胞基质) 原生质体

细胞器(内质网、质体、线粒 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细胞核、液

泡、微管、微丝 …)

代谢废物(如结晶)

后含物

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储存的营养物质(糖、脂、蛋白)

其它代谢产物(花色素、生物碱、

苷、香豆素、蒽醌、黄酮、有机酸、树脂、挥发油、鞣质)

生理活性物质 (酶、维生素、植物杀菌素或抗生素、

激素)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的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组成。

原生质:原始生命物质,为半透明胶状基质。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核酸、小分子物质、水?

细胞质

概念:充满在细胞核和细胞壁之间的胶状基质,细胞器包埋在细胞质中。

胞质运动:细胞质定向的、有规律的沿一个方向运动。该运动为耗能的生命现象。 生物学意义:细胞器间物质、能量运输、信息传递的介质,从而促进细胞器之间生理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保证细胞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生命活动。

质膜:为细胞质和细胞壁的界膜,在动物细胞中叫细胞膜,属于外膜系统。结构:

3

单位膜(三层结构);作用:①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选择透过性)②保持内环境稳定(内稳态)

细胞器

概念:散布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或微结构。

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微管、微丝…

细胞核

是细胞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

除原核生物以外,所有生活细胞都有核结构。

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也有细胞有多核现象(如一些低等的藻、菌类;维管植物的无节乳管、绒毡层细胞)。 细胞核随细胞生长发育的变化。 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功能

①储存、传递遗传信息,控制植物遗传。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酶)合成,对细胞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③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繁殖。

质体

概念: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藏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包括:叶绿体、有色体、(杂色体)、白色体

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脂溶性色素) 三种质体间的关系

叶绿体:直接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绿色植物中。 有色体:

色素:只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 颜色:呈黄色、橙色、橙红色 分布:果实(红辣椒、番茄)、花瓣(蒲公英、金莲花)、其他部位(胡萝卜) 作用:①吸引昆虫和其它动物传粉及传播子种。 白色体:

特点:不含有色素

分布:普遍存在于植物各部分储藏细胞中,尤其在不暴光的组织中常见(如

根、地下茎),且白色体多围绕细胞核存在。 类型:造粉体、造油体、蛋白质体 作用:积累、储藏营养物质。

不同质体间的关系:

不同质体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种质体都是由前质体发育,分化的。 例: a.土豆置光线下会变青、山芋不会。 b.黄化现象。

c.苹果由子房发育成果实颜色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