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亡羊补牢》说课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语文公开课《亡羊补牢》说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9a789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27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拓展补充

1、“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读读记记)

2、这句成语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历史资料的整理,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上至战国初期,下至秦朝统一六国,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面貌。

3、你想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出示故事)

4、积累抄写

四、说板书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 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 再没丢

本节课的板书,既概括了本节课的内容,又体现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的寓意。形象直观,条理清晰,既辅助了教学,又达成了三维目标,便于学生学习。

总之这节课,我以疑为线索,以思考为核心,以拓宽创新精神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