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河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f197d5b9f3f90f76c61bf4

河流

188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在全国河流中,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第二位,但流量小,年径流量仅480亿立方米,只有长江的二十分之一,在我国各大河中居第8位。黄河流域有三亿多亩耕地,居住着一亿多人口。

黄河上游河段:黄河在内蒙古托屯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长3472公里。黄河上游水量占全河流量的56%,水能占全河的60%。根据上游河道特性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冲积平原段。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龙羊峡到青铜峡为峡谷段,出青铜峡后为冲积平原段。

河源段: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曲麻莱县的卡日曲的涌泉。约古宗列渠流经海拔44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向东流经星宿海湖沼区和扎陵湖、鄂陵湖后,绕行在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之间,形成两个巨大的曲折,到达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峡谷——龙羊峡。河源段比降最大,水量稳定,河水清澈。

峡谷段: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因岩性不同,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的地形。河道在坚硬的片麻岩、花岗岩地段形成峡谷,在较疏松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地段形成宽谷。其间有龙羊峡、松巴峡、积石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乌金峡、黑山峡、青铜峡等20个峡谷。这里峡窄崖陡,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峡谷以上平坦宽广的川地,为梯级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坝址。

冲积平原段:黄河出青铜峡后,向东北沿鄂尔多斯高原西缘流动,这里大部分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儿乎无支流汇入,河床平缓,水流缓慢,干流两岸有大片的带状冲积平原。在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上,有引黄灌区。由于气候干燥,蒸发旺盛,支流极少,引黄灌溉耗水巨大,黄河水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有“过境河”之称。

黄河中游河段:黄河从河口镇到孟津为中游段,长1122公里。从河口镇南转,黄河穿行于晋陕峡谷之中。河谷两岸陡峻,高出水面数十米到百米多,谷底宽250—300米。急流在平底中冲出一道长5公里、宽30—50米、深30米的深沟,犹如大河槽里套着一个小河槽。平水时飞瀑下跌17米,象壶水向下倾倒,这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壶口以南65公里,黄河在禹门口切穿山岭,河槽被龙门山夹峙,急流从宽100多米的河槽中涌出,被称为龙门。

龙门以下到潼关,黄河进入汾渭谷地,在长130公里的河段内接纳了汾河、渭河等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当河道流经汾渭平原时,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摆动,很不稳定。黄河在潼关、风陵渡之间,突然以90°急转东流,又穿行在山岭之间,形成平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河段,其中以三门峡最为著名。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全河的89%。这里多暴雨,同时汇集了许多重要支流,又是黄河洪水的主要源地之一,此段水量约占全河的40%。黄

河中游是根治水害的关键性河段。

黄河的下游河段:黄河从孟津至入海口为下游,流程870公里。河道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除在孟津至郑州桃花峪间纳入伊洛河、沁河以及山东的大汶河等支流外,再无其他支流汇入。约束干流的黄河大堤,成为海河和淮河流域间的分水岭。

黄河的径流变化:黄河的径流主要产生于上、中游地区,约占总径流量的90%。黄河干流水量沿途变化时增时减,颇为独特。在兰州以上流域面积仅占花园口以上流域面积的30.5%,而水量却占花园口以上径流量的61%。兰州至河口镇流域面积虽占22.3%,但水量反而减少5.6%,主要是这段黄河无大支流汇入,气候干旱,水面蒸发较大的缘故。黄河在花园口以下一段为“地上河”,河川径流大量渗透,但由于大汶河的注入,径流量仍有增加。

黄河的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因此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集中时间关系密切。黄河干流的水量集中于夏季和秋季。兰州以上夏季水量最多,占全年径流量的43.2—37.7%。秋季水量次之,占全年径流量的36.1—35.7%。在河套至河口段,秋季水量稍多于夏季,河口镇站秋、夏季水量分别为39.5%和33.9%,花园口站分别为38.5%和35.1%。冬季是整个黄河干流枯水季节,仅占全年水量的10%左右。春季水量变化在15—18%之间。黄河干流在河口镇以上的最大水月出现在9月,河口镇以下出现在8月。最大水月占全年水量的比重在全干流均为18%左右。由此可见,黄河径流的年内变化剧烈,极端最大流量与极端最小流量非常悬殊。据陕县记录,最大流量为22000秒公方,而最小流量仅有200秒立方,两者相差100多倍。与其他大河相比,黄河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实测最大与最小年平均流量比值为2.4—3.6,并有从上游往下游增加的趋势。

黄河的洪水与凌汛:黄河的洪水主要由夏、秋季的暴雨形成。黄河中游由于受西南、东北向切变线暴雨的影响,在泾河、洛河、渭河上、中游和榆林至天水一带,常常同时发生笼罩面积广(雨区一般达200平方公里以上)、强度大(日雨量可超过100毫米)、历时短,次数多的暴雨,致使河口镇至龙门间的洪水和泾河、洛河、渭河的洪水易于遭遇,形成黄河三门峡以上的大洪水。黄河下游伊洛河、沁河等流域常处在暴雨中心,形成黄河下游的大洪水。黄河中游地区,地面缺少植被覆盖和湖沼对河水的调节,黄土高原上众多的山溪性支流,流短坡陡,暴雨后迅速向干流汇集,使河水猛涨。

黄河除洪汛外,还有特殊的“凌汛”,主要在刘家峡至包头和开封至黄河口两段。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入冬后,高纬河段开始封冻,形成冰坝,阻塞河道,引起河水暴涨。春季高纬河段尚未解冻,而较低纬度河中的大量流冰涌塞河道,形成冰坝,引起河水暴涨。1933年磴口凌汛决口,300里一片汪洋。解放前山东境内平均三年一次决口。解放后,由于采取防凌措施,炸开冰坝,排除冰块,以降低水位,凌汛危害已得到控制。

黄河的泥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陕县站的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7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约为16亿吨。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黄河泥沙一半以上来自晋陕间诸河。黄河晋陕段与渭河、泾河、洛河地区是黄河流域陕县以上的主要暴雨区,也是黄土最深厚,切割最破碎,植被较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而是黄河主要的产沙区。

陕县以下至洛口,输沙量渐减,致使黄河的泥沙每年约有4亿吨沉积在郑州以下的“地上河”河道里,使河床平均每年增高约10厘米,高出堤外地面3—5米,最高达10米以上。其余12亿吨泥沙输入渤海,黄河口平均每年以3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海伸展,近百年来,在河口淤积成5454平方公里的河口三角洲。

黄河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季节分配高度集中于汛期几个月。

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根据黄河流域的水文特点,制定了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

黄河总落差约4360多米,(上、中游落差在4000米以上),黄河水系的水能据初步测算达4000万千瓦,仅干流就有约2650万千瓦。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段占干流水力的二分之一。因此,在青铜峡以上河段着重利用水力发电,并利用水库为以下河段调节水量。解放后已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水电站和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目前龙羊峡等大型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在河套地区着重发展灌溉和航运。

黄土高原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黄河的要害是泥沙,因此,水土保持是治黄的关键。解放以来在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地方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用洪用沙,山坡修梯田,沟壑筑坝,挖泥淤地。在山谷、河滩引洪落淤造田,陡坡上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防洪治水是下游的主要任务。黄河下游有700多公里的“地上河”,全靠两岸的1800多公里大堤约束河水。解放后,在下游全面加巩培修黄河大堤,并在大堤上栽植了防洪林带,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和东平湖分洪区。高10米、宽12—15米的大堤牢牢锁住奔腾的河水,改变了过去“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在治黄防洪的同时,黄河下游两岸还建成了180多处引水涵洞和提水工程,发展了引黄灌溉和引黄淤灌工程,扩大灌溉面积近800万亩。

1884卡日曲 卡日曲又称喀喇渠,位于青海省曲麻莱县境内,是黄河的正源。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源头附近山地海拔4800米左右。卡日曲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星宿海。卡日曲谷地宽浅,为一片草原和沮洳地。从星宿海向东,即入札陵湖和鄂陵湖。

1885 洮河 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青交界处的西倾山东麓,东流经碌曲、卓尼等县,在岷县折向北流,经临洮到永靖县刘家峡附近注入黄河,长达669余公里,流域面积3.14万平方公里。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每年注入黄河的水量达54.2亿立方米,占黄河入海水量的11.2%。

1886 湟水 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黄河上游支流之一。源出青海湖东海晏县的包呼图山。上游有西川河、北川河两条支流,在西宁附近汇合流向东南,经平安、乐都、民和县接纳支流大通河,在兰州以西的达家川注入黄河,长达349公里。湟水流经达坂山、日月山、拉背山之间,上游河谷呈串珠状,下游谷地宽广,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青海省重要的河谷

农业区。

1887汾河 位于山西省中部,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晋北宁武县境内管涔山,向南流穿行于山地之中,在上兰村附近流进太原盆地,经太原市和清徐、介休等县流出太原盆地;穿过灵石峡进入临汾盆地,经洪洞、临汾、襄汾至新降县折向西,在河津县以西流入黄河,长达695公里,流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汾河流域黄土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每年有大量泥沙,输入黄河。解放后,山西人民,在汾河流域,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山区等水土保持工作,并修筑水库、调节洪水,以扩大灌溉面积。

1888渭河 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东流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于拓石、东口一带进入陕西境内经宝鸡市、眉县、咸阳,在高陵县境有支流泾河汇入,继续东流于大荔县境内又有支流洛河汇入,东流至潼关县注入黄河,长达818公里、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渭河从西而东横贯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渭河上游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

1889 泾河 位于陕西省中部,属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的东麓,向东南流经甘肃省、陕西省,于高陵县境内注入渭河,长451公里。泾河支流众多,最大支流为马莲河。泾河下游有泾惠渠灌溉工程。泾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1890洛河(北) 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渭河的下游支流。上源称头道川发源于陕西省西北部的定边县南梁山向东南,流经吴旗县于川口附近有支流周河汇入,在甘泉县拆向南流,于黄陵附近又有支流葫芦河汇入后流向东南到大荔县南的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长达660公里。洛河又称北洛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大。下游平原地区,有洛惠渠灌溉工程,农业比较发达。

1891延河 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黄河中游支流,发源于陕北白于山东南侧靖边县的高峁山,流经安塞、延安,折向东流,到延长县凉水岸注入黄河。因延河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1892洛河(南) 位于河南省西部偏北,系黄河中游南岸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东南部洛南县境内的华山东南麓,向东南流入河南省的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于卢氏县折向东北经洛宁、宜阳、于洛阳市附近有支流涧水汇入,在偃师县杨村附近接纳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长达420公里。伊洛河流域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平均年降水量700—800毫米,使伊洛河总水量达385亿立方米,是黄河支流中水量较大的一支。

1893沁河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系黄河下游北岸支流。发源于晋东南沁源县北太岳山东麓,南流经沁源、安泽等县于窑头以东流进河南省,由西向东流,在沁阳县东接纳支流丹河后东流至武陟县注入黄河,长达450公里。

1894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山脉各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横贯青、藏、滇、川、鄂、湘、赣、皖、苏、沪十个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