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齐尔品中国特色钢琴作品创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浅析齐尔品中国特色钢琴作品创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f300c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e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齐尔品中国特色钢琴作品创作

作者:吴瑶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1期

【摘要】出于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巨大热爱,齐尔品创作了许多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本文对齐尔品中国特色钢琴作品创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齐尔品;中国特色;钢琴作品

著名美籍俄裔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1899-1977)一生游历过许多的国家和民族,1934年,35岁的齐尔品来到中国,与朋友们在上海的“美国妇女俱乐部”共同举办了中国的首场室内乐音乐会。齐尔品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他对当时中国音乐的发展状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当时上海国立音专的校长萧友梅致信,要求征集一首供他在中国演奏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获得第一名的就是至今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齐尔品确实把当时的许多获奖作品都列入了自己的演奏会曲目单中,并要求自己在中国的演出经理史托克(A. Stock)先生将他的演奏单都印上中文翻译。他的每场演出在当时都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轰动。这些音乐会不仅使中国的传统音乐重新得到重视,而且使许多处于徘徊期的中国音乐人看到了中国音乐创作的道路和方向。

中国浓郁的文化气息使他深深的着迷于这片热土,与妻子李献敏的相识更使他放慢了继续旅途的脚步。齐尔品在中国的三年,不仅认真的研究和学习中国文化,还将国外的许多音乐带给中国朋友。离开中国后,他与夫人极力地在世界舞台上宣传中国音乐,并全力帮助许多中国的音乐人,让他们的作品走向世界。齐尔品为促进中国音乐在西方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在众多热爱中国音乐的外国音乐家当中,齐尔品是为数不多的竭尽全力地在世界各地宣传中国音乐的人,堪称“中国音乐的宣传家”。

齐尔品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他喜欢从民间素材中汲取养料,吸收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虽然在西方音乐史上,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也运用了一些基本的中国元素,比如马勒的《大地之歌》,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作品仍完全是西洋音乐,只是多了些中国情调罢了。齐尔品勇于打破这种借鉴的模式,追求新的创作风格。“齐尔品很少将现成的中国音乐主题直接引用到他的作品中,他不去攫取中国民族曲调从而损害中国音乐的本性。可以说,齐尔品的‘中国音乐’是充分地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素材及其创作技法而进行创作的,真切地反映了中国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堪称是‘用中国语法作成的作品’”。

出于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巨大热爱,齐尔品创作了许多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五声音阶钢琴教本》、《五首钢琴演奏曲》(《影戏》、《古琴》、《敬献与中华》、《木偶戏》、《吟诵》)、为两架钢琴而作的《回旋曲》等等。 一、《五声音阶钢琴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