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门户大盘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物联网产业门户大盘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1b5b738e9951e79b892768

物联网产业门户大盘点

来源:移动Labs 2012-01-17 13:29:17 [ 18732阅读 0评论 ]

分享到移动微博

分类:其他 标签:物联网 盘点 内容摘要:2011年,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布,物联网行业逐渐“升温”。而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应用更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生活。在2011年的物联网领域,哪些事件、技术、话题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下面就从移动Labs物联网门户领域角度为大家解读十大关键词。 2011年,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布,物联网行业逐渐“升温”。而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应用更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生活。智能交通解决了交通道路拥堵问题,智能家居提升了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智能电网实现了电网的可靠、高效、经济目标等等。在2011年的物联网领域,哪些事件、技术、话题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下面就从移动Labs物联网门户角度为大家解读十大关键词。

【专题栏目导读】

关键词一:RFID 关键词二:智能交通 关键词三:“十二五\规划

关键词四: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 关键词五:传感器 关键词六:行业标准 关键词七:产业链 关键词八:车联网 关键词九:避免盲目铺排

关键词十:专项资金、技术攻克、发展重点

关键词一:RFID

RFID技术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设计

导读:根据现代物流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管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射频识别技术具有信息无线传输、信息传递量大和信息传播方便准确等特点,结合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工作情况,把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自动化立体仓库中,构建出一个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通过实践检验,该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比传统方式提高了10倍以上,同时能实时处理数据信息,满足了现代物流系统的需要。

RFID技术在交通、港口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分析

导读:RFID系统是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识别和交换数据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 世纪80 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进入90 年代以来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

导读: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感知中国”计划,要大力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第二位;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无锡视察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技术和TD—SCDMA技术结合起来。2010年全国“两会”中,温总理的《政府T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由此,物联网正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

基于RFID的“二代身份证”的多用途系统方案

导读:通过全国范围内对第二代身份证的更新换代,中国的户籍管理全面进入RFID信息化时代。而面对中国十三亿人口都有的二代身份证,更多的利用价值却只是单纯的利用平面识别方式验证身份信息,而通过射频技术却在推广上只用在饭店、银行等少数行业。而如今,手机支付正在如火如荼的试验阶段,利用手机支付不但能通过手机钱包进行交易的支付,并通过带有RFID的SIM卡购买到如世博会的电子门票。

RFID技术在手机支付领域中的应用

导读:RFID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3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将准备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置于标签内的芯片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

关键词二:智能交通

道路运输打造车联网 智能交通迎发展良机

导读:“十二五”道路运输业将大力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道路运输作为“车联网”落地的突破口,将带动整个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新能源客车厂商、系统软件提供商、地理信息服务商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将受到拉动。智能交通系统在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社会经济效应,且受到政策持续扶持。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导读: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人口、车辆都急剧膨胀,堵车成为家常便饭,市民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成本急剧上升。此时,对于交通的管理成为了摆在所有城市管理者、决策者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为了破解交通困局,各地除了大规模的兴建轨道交通、BRT,倡导公交优先等理念外,也无一例外的把目光投向了智能交通——甚至是智慧交通——上面来,期望通过利用智能化、智慧化的交通管理手段,利用科技深入挖潜,规范交通行为,提升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物联网引领安防交通医疗快速发展

导读:新华社在江苏无锡举行第二届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下称“年报”)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或超过1700亿美元,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这是新华社连续第二年发布该专项年度报告。

智能交通投资加速卫星导航、地图等产业受益

导读:《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将“更安全”列为五大发展目标之首,要求全国基本建成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等四大类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此外,《规划纲要》还对道路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规划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危险品运输车辆、国际道路运输车辆、三类以上的班线和旅游客运车辆、应急保障车队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重型载货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升。

关键词三:“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确立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

导读:从“2011中国无线世界暨物联网大会”得知,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电网、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医疗健康等。此外,包括住建部、卫生部、交通部、公安部在内的多个部委都在各自领域的规划中强调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预计今年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产业规模有望实现160亿。国家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长、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张琪昨日表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和切入点是感知与应用,要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物联网各相关标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导读: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不日发布将支持九大领域应用示范工程

导读: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16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在最近几日内出台,规划将从产业、财税等多方面,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他是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11中国物联网发展论坛间隙做上述表示的。根据《规划》,工信部将支持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

“十二五”期间中国物联网面临七大挑战

导读:由中国物联网发展中心编写的2011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蓝皮书,在无锡市发布。据蓝皮书介绍,由于看中物联网巨大的经济效应,欧盟等国对于物联网时间规划已远至2020年之后。蓝皮书指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需力戒炒作,以长远战略的眼光来部署物联网的发展,从长计议,务实推进;当前先做好产业发展初期的各方面基本功,为未来健康发展做好技术、政策等产业环境铺垫。

关键词四: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

物联网:医疗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导读:物联网将在各个方面影响居民的就医与保健行为、医疗机构的服务提供行为,以及未来的卫生政策,它的推广也需要管理上的创新与变革。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