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考核评审要求》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节约型工地)考核评审要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1ca9b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cd

提高木模周转使用次数有依据。 短木方接长再利用有成效,有量化数据。 4、混凝土节约措施

混凝土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下降30%。

方案优化有措施,鼓励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合理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按规定有使用计划、使用量及台帐。

余料利用有效果、有记录。 5、围挡材料重复利用

现场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尽可能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可重复利用围挡封闭。

工地用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以上。 6、材料分类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可按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周转材料等进行分类和管理。

材料堆放,规范有序,有产品标识,并制定相应节约措施。 五、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执行粘土砖禁限规定

禁止和限制使用粘土制品,保护土地资源。

按规定砖混结构使用多孔粘土砖有专项资金办理手续;框架填充不用多孔粘土砖。

2、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

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有成效。

使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加气砌块、砂加气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有节土计算数据。

3、施工用地保护

施工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场地等。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布置为原则;临时用地保护有措施,做好施工用地保护。

六、环境保护 1、“声、光、尘”控制

按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要点,做好工地现场的噪声与振动、光污染、扬尘的控制。

在施工各阶段,有对声、光、尘等方面控制措施和相关监测记录与有关报告。

2、污水、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及地下水土保护利用

对水污染的控制和处理有措施,污水排放达标;对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有防漏防渗措施。

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有措施,基坑支护考虑隔水,采用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或连续墙等支护形式,基坑降水视情利用和回灌。

3、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与再利用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预测计划,做好现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控制和对生活垃圾的管理。

减量化计划,按一般、既有建筑物拆除、支撑拆除等分类,回收再利用有措施, 回收再利用率(%)视实际情况分类制定,有量化数据;现场

设置封闭式生活垃圾容器,实行袋装化。

4、土壤及地下资源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和对周边各类地下管道、管线保护。 施工现场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得当。 施工裸土及时覆盖或种植。

无破坏地下管道、管线行为;油漆、涂料、电池、墨盒等回收处理有专项措施。

七、科术进步与综合利用 1、“十项新技术”

积极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有效果显著。 2、“四新技术”,成果转化与技改

积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实际应用。 鼓励自创技术革新,小改小革有成效。 3、可再生能源利用

鼓励对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及其它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4、综合利用

推广使用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设施及装置,配置率大于70%,有统计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