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3ca5eaaeaad1f346933ff1

务求把抽象的“文心”,再现为具体的形象。以美文论文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刘勰,以艺术形象传达个体的艺术感受,更影响到整个古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36、左思《咏史》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代表作《咏史》八首,对后代文人影响最为深远,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第一首奠定了咏史的基调,典性的咏怀诗,将寒门与贵族相对比抒发内心感慨。第二首诗对门阀提出最为激烈的一首,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世胃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实。第三首开始反映想要走向仕途的想法。第五首写诗人开始和门阀制度决裂。最后一首写表现他对门阀贵族的不屑一顾,和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全诗既有涉世语又有轻世语,更有尘世语,生动展现了左思的生活与精神历程,野深刻揭露了门阀士族的丑恶本质,全诗基调为抒发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气势雄健,以第一首奠定了后面几首的冷峻笔调,激愤抒情,借咏史表示抒怀。

《咏史》诗写志向抱负,失望愤慨,高蹈遗世,无不气势雄健,慷慨淋漓,诗人制造的自我形象或历史人物形象,无不有辟睨,四海的傲岸之气,《咏史》文典不怨,颇为精切,得讽刺之放抒写怀抱,骨干清强,神理俊爽,又有淳朴深成的风格,而且用典引喻,豪壮深成,自成一体,在文学史上受到高度评价。

37、山水田园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东汉以来,豪族地主庄园兴起,汉末社会动荡,清流士大夫渐次脱离官场,而移居田园;东晋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转移南方,南方的山水风貌迥异于北方,自然山水成了文学表现的对象;王室矛盾,士族之间矛盾,使一部分人处于功利追求与全身远害之间,“朝隐”之风盛行,自然山水在文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有更为重要的地位;魏晋以来,玄学大盛,诗人追求人格之美与自然之美的统一,能否领略山水之美,成为衡量人格经接待重要标准。

38、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平淡与纯美的生活哲理的统一,是诗歌最重要的风格特征,源于诗人的秉性纯真、出语自然,源于诗人的心地纯净,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合,物我合一的境界,更源于陶渊明诗中蕴含有深邃质朴的哲理;情是理的统一,诗人所描述的情、景、大部分为真情实感,最善于描写的景物有菊花,归鸟等用来借以表达诗人内心平淡顺乎自然的心情;诗是从心里流露出来的,不是咏心雕刻出来的,诗人继承了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意的优良传统,把五言诗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运用自拍手法来表现现实主义的思想。

39、陶渊明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永田园诗打破玄言诗的笼罩,奠定了田园诗的基础;咏史,咏怀诗延续了阮籍、嵇康的创作风格,继承了建安风骨慷慨深沉的诗风;情、景、物、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与东晋玄言诗风大相径庭,哲学和诗的结合,亦既诗的哲理化,在陶渊明的诗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40、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谢灵运山水诗的最大特点在于经营画境,因为谢领略山水之美,不是陶渊明式的静观,而是稳步换景式的游赏,在古代山水诗中,卓然为一大宗派,钟嵘评“谢诗儒芙蓉出水”用这些话可以概括谢灵运诗歌风格;陶渊明用白描手法,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谢灵运的诗情景分离,有佳句无佳篇,有艳丽雕琢的气息。谢灵运山水诗描写了江南的自然景色与园林奇观,描蓦山水,细致精工,造句遣词推敲冶炼,多常有孤清而闲适的情调,生动刻画了自然界的优美景物,部分作品情调开朗,清新,有一种舒畅清丽之美。描写手法注重以细致的刻画达到仍为山水诗,从欣赏的角度写,不是将自然体为歌咏对象,从属于内心感受,东汉写景主要在散文与赋中,谢灵运真正领略到山水之美,清新气息,扭转诗风,对山水形象捕捉按准确精心刻镂,风神飘逸,自然超迈,艳丽逼人,绘声绘色以动称静。

41、鲍照诗歌的时代特征

当时大都歌颂生平,涂脂抹料,淫艳绮靡,苍白无力,鲍照咏现实主义力挽狂澜,其诗俊逸雄浑,华而不弱;诗歌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基本风格与曹植有相似之处,怀才不遇的情感是其诗歌的主旋律,贫贱者的悲愤成为他诗歌的主调,内容主要表现个人建功立业,为国效命的愿望和对人们苦难的的反映;继左思之后,对士族社会进行激烈批判的又一位诗人,辞出种种愤慨,洋溢着一股正气,不掩饰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与反抗出身寒门的内心世界;给古诗发展注入亲信之气,形成了陶渊明到李白之间一条反抗黑暗社会的传统;大量边塞题材的作品,表现当时社会战乱的背景;有一类诗学习江南民歌专以浓词艳句描写贵妇,发展下去为“词藻淫艳”的齐梁诗体。

42、永明声律理论的建树

齐代声律学的出现,使古典诗歌的创作开始产生较为密切的格律要求,这为诗歌语言艺术的发展,为后来律诗的诞生做好了准备,运用声律学来写作的永明诗人和他们的新体诗在古体向近体律诗过渡当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内容平俗代替艰深,格调降低,被细腻的趣味,平凡的思想所取代,使诗歌向平易清新,文词流畅转变,缺少深沉的内在气韵,缺乏重大的历史内涵,也没有深沉浓烈的情怀,平庸登上了历史舞台。更自觉讲究声韵和对偶,强调诗歌具有音乐性,一唱三叹,细腻柔美,意境精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艺术美感,讲求声律,反映了诗歌从此较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它做为古诗向律诗过渡的重要步骤,为唐代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风格亦大抵清怨工丽,追求诗风唯美流转。 43、新体诗的创作与历史地位

受声律学的催化,齐梁诗坛出现了时号“永明体”的新体诗,新体诗更自觉讲求声韵和对偶,风格亦大抵清怨而工丽。

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对古体诗向律体诗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为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和唐诗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对于辞赋、骈文,以及以后的词、曲等文学形式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44、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多辑入《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其余在《杂曲歌辞》与《杂歌谣辞》之中。分为“吴歌”“西曲”。内容大部分属于男女恋情,风格深婉缠绵、清新艳丽。最感人的诗篇是叙写生死不渝的《华山畿》二十五首,最长的诗篇是《西州曲》。体制短小,情韵悠远。除小部分属三杂言和四言、七言外,十分之七为五言四句。它们既是齐梁新体小诗的范本,有事唐人无言绝句的滥觞,在诗体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45、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多辑人《乐府诗集》的“梁鼓角吹曲”中,多产生语五胡十六国至北魏时期,作者为各族人民。内容角南朝丰富,反映的是北方民族的人文风俗、性格气质。《木兰诗》是北朝唯一的长片叙事诗,与《西州曲》并称南北民歌的双璧。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气盛词质,能看出北方民族不受形式约束的自由创作精神,对唐代的边塞诗和五、七言绝句,直接输送了养料。

46、中国古代小说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小说一词,出于《庄子》。指的是既无关大道宏旨,亦不可用于经世的“琐屑之言”。到了汉代,小说的地位略有上升。魏晋南北朝人的小说观念,大致同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出现了志人小说和至怪小说。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

47、《搜神记》的艺术特征

揭示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暴虐,反映人民斗争。大抵以人物为中心,故事完整,结体颇似纪传,叙事生动,语言疏理,亦是典性的史家之笔。有不少优美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情节曲折,描写细致,诗较为成熟的小说短篇,对唐传奇、元戏曲和宋以后的志怪小说有影响。

48、《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

表现了汉末以来知识分子以及帝王的人生态度和文化趣味,客观上又能揭示出一些政治的黑暗和人生的病态,对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各个方面都有认识的意义。《世说新语》记言记行,大地如史传文的片段,尚未完全脱离史的地位,但在魏晋以形见神,遗形取神的美学观念兴起的时代,《世说新语》的臧否人物,不必全貌,颇似散文小品。对于古代的散文。小说乃至戏剧都是发生过重要影响的。

49、《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是我国古代第一篇完整的文学批判专论,提出了“盖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最早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风格论,内容形式上提出“诗赋欲丽”文体。

50、《文心雕龙》的内容与价值

从纵的方面对于历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都有论述,从横的方向对各派作家,各类作品也都有评价,举凡作家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等等,涉及极广。对于每一问题的论述,也都很全面。

对于作家的评论已能概括全人,不仅写出某一风格特点,能兼顾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方对重文轻质的倾向,批评一种华而无实、浮艳流靡的文风,对于各类文体,刘勰也是文质并重,批判浮艳的文风,崇尚自然。

51、《诗品》的理论倾向

主要评论诗歌,不及其他。《诗品》以“三品”为“升降”的次第,实此书的“变裁,也是此书的特点。在品第过程中,所发议论,中肯颇多。论述都是针对当时的诗坛现象而言,凡所立论,虽不是特别的全面,却也都是言之有据,很有现实意义,论著具有时代特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一、 单项选择题(共计80题):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原始歌谣起源于: ①劳动 ②游戏 ③巫术 ④性崇拜

2.原始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反映的是: ①放排活动 ②制作乐器的过程 ③狩猎活动 ④伐木活动 3.神话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①幻想 ②塑造形象 ③夸张 ④象征 ⑤联想 4.我国古代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

①《山海经》 ②《庄子》 ③《吕氏春秋》 ④《淮南子》 5.从神话的类型上看,盘古开天地属于: ①创世神话 ②英雄神话 ③洪水神话 ④感生神话 6.《精卫填海》载于:

①《山海经》 ②《淮南子》 ③《庄子》 ④《列子》 7.今古文经之争始于:

①春秋时期 ②战国时期 ③秦代 ④西汉 ⑤东汉 8.《诗经》,称为“经”,成为经典开始于: ①春秋时期 ②战国时期 ③西汉 ④东汉 ⑤唐代 9.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论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