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组工网络舆情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积极应对组工网络舆情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4fabcca1c7aa00b52acb31

积极应对组工网络舆情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当前,正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互联网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彻底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方式,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如何尽快适应网络化、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不断提升应对网络舆情、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着力营造良好的组工网络舆论环境,是当前组织部门面临的重要新课题和迫切新任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社会公信力,树立组织部门公道正派、清明廉洁的社会形象。

一、网络舆情及组工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较之传统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多元性。传统的信息主要是借助纸质媒体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单向传输的。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直接地通过BBS、新闻跟贴和博客(blog)、微博(micro blog)等方式发布,而且信息受众可以即时予以回应,进行信息互享互动。如果说传统信息面对的是一个“点”或互不关联的多个“点”,而网络信息面对的是一个“场”。二是即时性。传统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指向明确,过程较长。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非常短暂,受众可以即时接收。因此热点信息的传播呈发散式、几何级数的增长,一旦扩散,很难遏止。三是宠杂性。通过传统的信息渠道传递的信息真实性较强。网络信息由于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显得宠大而复杂,既有基于事实的客观准确的信息,也有出于发泄情绪而散布的偏激、片面、失真的信息;既有积极健康的信息,也有消极低俗的信息。四是隐蔽性。传

1

统的信息,责任主体明确。互联网上信息,很难知道信息发布者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经过网络反复转载过后,信息源头更难查找。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与党员、干部、群众关系密切。组织工作的一些内容,容易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组工网络舆情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又具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更具敏感性。组织部门的工作内容,社会关注度高,在群众心目中,又具有一定的神秘性,组织部门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在网上引发猜测和议论。二是更具针对性。关于组织工作的网络舆论,往往由具体事例引发,针对性很强,褒贬分明,矛盾尖锐,如果延误应对时机,容易在更大范围内扩散。三是更具集中性。组工网络舆情,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集中性。每当招录公务员、选拔调整干部、基层党组织换届、发展党员等工作集中开展时,往往就是网络舆情容易发生的时期。

二、灌南县组工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开展情况

组工网络舆情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在组工网络舆情应对方面,还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和成熟的工作机制可以借鉴运用。我们主动而为,积极探索,在组工网络舆情应对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初步形成了一种人人关注组工舆情的氛围。注重加强对组工干部应对组工舆情重要性的教育,9月4日,邀请省委办公厅副巡视员王兴亚来我县开设“现代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情”专题讲座,所有组工干部与全县6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并购入《赢得互联网“大考”》一书作为组工干部读书活动自学教材。现在,部内基本形成了“人人都是组工网络舆情观察员、信息员”的认识,组工干部基本上都形成了上班后打开电脑上几大门户网站了解网络热点事件的习惯,并做到不传播散布空穴之风,不参与网上无聊话题讨论,对热点事件,必要

2

时能以组织干部高度的政治觉悟,公正鲜明地发表自己观点,正确引导舆论。

二是初步形成了一支组工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队伍。成立了组工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小组,组织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长抓落实,干监科、办公室、调研科抽出三名政治素质强、思想作风好、理论水平高、文字功底实的组工干部作为专职网络舆情信息员,负责发布组工信息、撰写网评文章、回应网络质询,并认真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的新动态,为领导决策参考提供合理化建议。其他科室组工干部和乡镇组织委员为兼职舆情信息员,关注舆情热点,及时进行汇报沟通。9月初,“人民网”上出现有关堆沟港换届选举问题的贴子以后,我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了信息,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了解释说明,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初步搭建了组工信息发布平台。紧跟网络发展形势,畅通党员群众诉求通道。开通了《灌南党建》网站,及时发布公务员招考、后备干部推荐、干部考察公示等不涉及保密内容、群众高度关注的信息。在网站上开设“部长信箱”,广泛收集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由专人进行分类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此外,还开通了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和干部监督举报电话。今年上半年,通过“部长信箱”办理信访件4起,通过举报电话办理信访件10起,办结率达100%。

四是初步建立了组工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机制。建立了组工信息发布制度。对重要的不涉及保密事项的组织工作部署,及时在“灌南在线”、“灌南党建”上予以公开。在网上发布的信息,由职能科室负责起草,分管领导审核把关,电教中心统一发布,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了舆情应对联动机制。加大与网民的互动,对网络舆论,积极地予

3

以回应引导,在沟通中赢得理解与信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加强协作,共享网络舆情资源,共同做好网络有关信息的核实查处工作。在9月份村党组织集中换届期间,我们专门联合纪检监察部门成立了监督组,并指定专人关注换届选举期间的网络舆情,每天登录百度灌南吧不少于两次,每天在百度中进行关于换届选举的关键词搜索不少于两次,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及时查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期间,全县没有出现到市里上访现象。

三、组工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组工网络舆情应对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组织工作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同志认为不该管,认为了解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在当前民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网络舆情空前活跃的形势下,组织部门在应对社会舆情、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党的威信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的同志认为管不了,认为互联网是汪洋大海,应对网络舆情无从下手,防不胜防,投入很大,可能收效甚微,没有意识到,只要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组织部门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为各项组织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队伍还不够精干。应对网络舆情的队伍角色还不够丰富,缺少精细化的角色定位和分工,“观察员”、“值班员”多,“了望哨”、“分析师”少,不缺少关注的责任和热情,缺少对网络舆情的提前预判和理性分析。队伍培训跟进不够,还没有形成与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工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