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江苏省南师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十) 苏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考前冲刺-江苏省南师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十) 苏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5bdbd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4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

语 文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5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冠盖/冠军 消弭/所向披靡 诤友/铁骨铮铮 ......B. 笑靥/梦魇 悭吝/铿锵有力 悖逆/勃然大怒 ......C. 抓阄/龟裂 剽窃/虚无缥缈 丝绦/涤荡尘埃 ......D. 鹰隼/榫眼 解数/解甲归田 罪愆/繁衍不息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 辩论赛上,选手们就当代青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激辩,有的辩手可谓字字珠玑,闪烁其...辞,体现出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

B. “老街”东头一处古宅的外墙昨夜坍塌。有网民认为这起事故本可预防,现在却祸起..萧墙,应该追究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 ..

C. 22来,杨善洲带领大家义务植树造林5.6万亩,濯濯童山现在变得郁郁葱葱,被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

D. 《平凡的世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被誉为“茅盾文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的不朽经典”,真是无可厚非。 ....

3. 请为下面的新闻评论拟写一个标题。(15字以内)(4分)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最后一座正在运营的核电站5号夜间停止发电。在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1零2个月后,在弃核呼声高涨的民意面前,日本迎来了“零核电”的局面。过去近半个世纪都在发展核能的日本去核代价沉重:一方面,丧失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发电能力,对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去核必然让资源短缺的日本增加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在经济上势必要接受沉重的打击。但无论代价有多沉重,日本政府在民意面前仍然选择了尊重民意。

__

4. 110周校庆,是南师附中百大庆以后的首个“十庆”。结合你对附中精神及其文化传统的理解,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5分)

__ __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州路总管李黼,字子威,汝宁人。元至正十一五月,红巾寇*逼淮西,公即申告江西行

省,以谓蕲黄乃九江唇齿之邦,不可不早为进兵守护。或者非其过虑。公乃张文榜以谕民曰:.“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在黼之分,惟知尽死守土而已。所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者也。”闻者悚然。秋九月,寇侵蕲黄属邑。公复上言,宜速乘机进援。苟淮西失守,长江之险,与彼共之,非所恃矣。行省不报,既而蕲州陷。冬十月,黄州陷。

越明正月初二日,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亦来屯驻,逗留不前。十六日,藩王大臣官民舟航蔽江而下,我民解散。十九日,行省平章秃坚不花等皆遁去。僚佐司属悉为一空。公亟发.廪振民,收召士卒。机务繁剧,不遑寝食。以二三日卧病,然犹扶惫乘肩舆领兵出境。行省.以公忠诚昭著,授江州南康路军民都总管,便宜行事。二月初九日,秃坚不花惧台宪公议,自三山移兵入城。二月十一日,寇忽至城下纵火焚西门。公立城上,身当矢石。秃坚不花从北门遁去。日中,势益炽,分众攻北门,城遂陷。公犹执铁锤指挥左右迎战。后众惊溃,公被执且胁以刃,不肯降。口骂不绝声,遂杀之。

又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樊执敬,字时中,郓人。是秋七月初十日,红巾自徽犯杭。时公宿卫于省,有报已入北关门。省吏皆次第引去,公独被甲上马,率宿卫兵急出省,将救关,从..者止之。公曰:“吾封疆之守,不守而去,是以私利废臣道。”行至清河坊口,遇他走将,又以兵孤且散,控其马首返。公怒,引佩刀斫其人曰:“城不守,何适?”遂跃马逆战以死。

南村野史曰:为臣辱国,为将辱师,败降奔窜,不可胜计。求其忠义英烈,于千百之中莫克什一。于造次颠沛之际,决然行忠烈之义而无疑,如李总管黼、樊参政执敬之杀身成仁,视死如归。一旦出于人所不肯为,遂以惊动天下,而精英忠烈之气在宇宙间与嵩华相高者,自不容泯。二人始于保民,终于报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称烈大夫,又岂能过是与?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有删改)

[注]* 红巾寇:元末起来反抗元朝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或者非其过虑 非:责怪 .

B. 公亟发廪振民 亟:立即 .C. 不遑寝食 遑:忍心 .

D. 省吏皆次第引去 次第:依次 ..

6.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李黼或樊执敬“忠义英烈”的一组是(3分)( )

① 惟知尽死守土而已 ② 公复上言,宜速乘机进援 ③ 公立城上,身当矢石 ④ 口骂不绝声,遂杀之 ⑤ 以兵孤且散,控其马首返 ⑥ 遂跃马逆战以死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敌人进犯蕲州黄州属地,李黼向上进言,希望能迅速援助自己;但江西行省却不继续上报,导致蕲州黄州相继沦陷。

B. 红巾军来犯,在至正十二行省平章秃坚不花先后两次逃跑,而李黼却能临阵不乱,恪尽职守,以身殉国。

C. 敌人已入北关门,樊执敬本有机会弃城而走,但他不愿因私利而放弃为臣之道,率宿卫兵出省救关。

D. 南村野史认为,李黼、樊执敬杀身成仁、视死如归的行为世所罕见,他们的精神可与嵩山、华山等高。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在黼之分,惟知尽死守土而已。(3分) __

(2) 后众惊溃,公被执且胁以刃,不肯降。(3分) __

(3) 二人始于保民,终于报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称烈大夫,又岂能过是与?(4分) __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 江 月

贺 铸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1) 请分析开头两句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3分) __

(2) 请结合下阕分析作者“不堪回想”的原因。(4分) __

(3) “小窗风雨碎人肠”一句历来被人称道,请从炼字角赏析其妙处。(3分) 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2) 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 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 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6) 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 流水不腐,____________。(《吕氏春秋》)

(8) 看似寻常最奇崛,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题张司业》) 五、 现代文阅读:文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大师的由来

[法]莫洛亚

画家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得迷迷忽忽,凭什么可以让他们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只管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你已有家室之累,老兄,一个老婆加三个孩子,他们每人每天要三千卡路里热量。而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抽象画等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四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高司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她坐下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那么娇嗔的一笑:“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