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的研究》 总结 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的研究》 总结 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957b6ceff9aef8951e0609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的研究》总结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顾忌,他们不愿与人合作,更不会与人合作。小组讨论,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中走走,或者问你们讨论完了吗?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于合作学习的低效的成因分析,特提出以下有效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1、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要考虑到学生性别、性格,学习能力及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4-6人为一组。可以选出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正副组长,各带一名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实行一帮一活动。让合作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课后学生照常能够进行合作学习。

3、建立学习小组后,每位成员都要给他们一定的分工,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责任,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

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

4、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6、注意评价,重视团体。在合作学习中,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团体评价。教师可以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评价的依据。以此促进组间竞争,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通过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只要遵循教学原理,把握好时机,调控好过程,就一定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合谐,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