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 - 秦汉(09年9月最新更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古代史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 - 秦汉(09年9月最新更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9f8b08763231126edb1154

如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弊端,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韩非子的思想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经济兴起的产物,反映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愿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思想上的反映。韩非子的思想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形成,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07南京质量调研)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征的是 ( )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员

C.制定法律镇压人民的反抗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07南京质量调研)秦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最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措施是 ( ) A.建立皇帝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察举制

3.(07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社会,孔子的政治影响长盛不衰,其原因不包括 ( ) A.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B.统治者对经过改造的儒家学说加以利用

C.儒家思想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具有优越性 D.研究儒学的学者众多,声势浩大

4.(07合肥检测)西汉的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推选的主要依据是 ( ) A.孝廉 B.门第 C.才学 D.政绩

5.(07连云港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史书记载:某将军率军从匈奴手中夺回了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的丧失对于匈奴来说是冒顿时代以来所遭受的第一次较大的挫折。这次战争应该发生在 ( ) A.汉高祖时代

B.汉武帝时代 C.汉元帝时代

D.汉光武帝时代

6.(07苏锡常镇四市教学调查)一位同学收集了下列有关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资料,其中不符合史 实的是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B.统一文字 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D.始创王位世袭制

7.(07成都模底)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8.(08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卷)秦始皇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破坏最为严重的 是 ( ) A.“车同轨,书同文” B.“燔诗书而明法令” C.“明法度,定律令” D.“以法为教,以史为师” 9.(07苏锡常镇四市教学调查)下列各项能正确反映两汉时期我国与朝鲜半岛交往情况的是 ( ) A.双方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B.朝鲜半岛派遣大量留学生来华 C.光武帝赐朝鲜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 D.朝鲜半岛从中国引入雕版印刷术

10.(06石家庄市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朝代中,最早以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的是 ( )

A.秦朝 B.西汉 C.北魏 D.隋朝 11.(06南京第三次质检)汉武帝实行的下列制度中演变结果与最初目的不一致的是 ( ) ①“推恩令” ②刺史制度 ③“附益之法” ④举孝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06东城高三教学目标检测)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各项,与汉武帝大

一统局面有关的是 ( ) ①汉初休养生息 ②解决王国问题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实行独尊儒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06山东淄博模拟)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

17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14.(06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列历史文物,印证了古代中日交往的是 ( )

A B C D

15.(2006烟台质量调研)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6.(06南通四县市联考)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和内地联成一体是在 ( )

A.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后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

C.西域都护设置后 D.班超经营西域后

17.(06南京市高三年级调研)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

地区是 ( )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18.(06济南高三统考)下列史实,《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的是 ( ) ①焚书坑儒 ②七国之乱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王莽改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9.(07南京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

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臵守、尉、监。 (1)从材料一中看出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2)从材料一中可以找到的中央官职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据材料二,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答案 (1)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2)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间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

(3)郡县制。原因:分封制是造成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郡县制有利于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20.(06湖北孝感第一次统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有过不同的探索与思考。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和两汉时期的思想家(荀子、王充、董仲舒)在自然现象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请分别叙述和评论这两种观点。

(2)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问题上,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中国古代相关史实简要说明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的利与弊。

(3)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实践对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 (1)战国时期荀子认为自然界有自身的规律,与政治兴衰无关;东汉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荀子和王充的主张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是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董仲舒的理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宣扬封建迷信思想。 (2)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如都江堰的修建,变水害为水利;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联系,这都造福了人类。但是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过度开垦,使森林破坏

18

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隋唐时期江南地区围湖造田和向山川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不利影响。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06连云港市高三调研考试)我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源远流长。请回答: (1)西周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2)秦朝的官员任用制度又是怎样的?

(3)西汉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东汉时期,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有何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世袭制度。 (2)直接由皇帝任免。

(3)察举制。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 制度。

(4)东汉,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门第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第三部分 创新预测题精选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 ( ) 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②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 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 ④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放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汉”(银河),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 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主要是 ( ) A.皇位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回答3~4题。 3.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右图)规定:“行命书及 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

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出 ( ) ①秦朝法律严明,且分类很细 ②秦朝时儒家经典《书》在民间大量流传 ③秦朝时邮驿通信制度逐步规范化 ④秦朝以此保证政令畅达和巩固统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某地的西汉晚期墓葬中,曾出土了大量带有“四夷尽服”“单于和亲”“千秋万岁” “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残片,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 ( ) ①汉代的雕塑成就辉煌,艺术价值高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祝愿 ③各族人民对和亲的热情颂扬 ④汉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 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6.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主要有 ( ) ①实行察举制 ②颁布“推恩令” ③实施“附益之法” ④建立太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19

D.③④

7.下列关于秦朝的郡县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B.郡、县是最基本的基层行政组织 C.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

D.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8.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9.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比较真实地再现了汉代的历史,在汉武帝接见百官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道 具是 ( ) A.青铜铸成的酒具

B.晶莹剔透的葡萄 C.精美的秘色瓷器

D.用漆着色的桌凳

10.以下对两汉时期内地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西汉初期,政府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B.汉武帝时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 C.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

D.东汉后期,窦固、窦宪先后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威胁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分天下三十六郡”的措施有利于 ( ) A.扩大秦帝国的疆土

B.避免割据局面的出现

C.中央各部门的配合 D.各级地方官吏的选拔

2.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其思想文化也不断地深入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中,能正确反映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 A.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C.儒家与法家之争激烈

B.“仁政”思想代替法家思想 D.封建统治思想不断成熟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始皇帝之玺

4.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5.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比较 A.都是中央集权制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 B.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6.人们常用“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来形容秦汉两朝政治制度的关系,那么,西汉初年的中央集权体制与 秦朝的相比,最大的差别主要在于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建制

( ) D.独尊儒术

7.“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这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

C.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8.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论坛,其永久会址位于我国的南海之滨小城博鳌。我国的疆域南至 南海之滨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9.《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这段资料不能反映的问题是 ( )

20

A.商业活动比较繁荣 C.商人经济地位高于农民

B.阶级压迫比较严重 D.重农抑商名不副实

B.解除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10.历史上的班超曾以“投笔从戎”为后人所称道。他当年奉东汉明帝之命,出使和经营西域的根本目的是

A.收复汉朝在西域地区的失地

C.恢复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D.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控制

1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

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

体。在古代中国,有一段时间文字书写的主要载体是竹简。这种局面得到改变是在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 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B.西汉前期出现纸

D.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2.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

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 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秦汉时期,迷信思想流行,经常有地裂、地陷、山崩、水涌、冰雹等怪异自然现象发生。人们对此进行了

探究,并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请完成:

(1)两汉时期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其基本主张是什么?

(2)下图是东汉时期哪位科学家的一项什么发明?它有何科学价值?他体现了怎样的探究怪异和自然现象的方式,这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西汉董仲舒,唯心思想代表。主张“天人感应”,认为怪异自然现象是天意的谴告。东汉王充,唯物论思想代表。反对有鬼神,反对天人感应说。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价值:它能够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方式:张衡坚持科学的态度,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界的怪异现象,取得重要成果。意义:地动仪的发明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当时流行的迷信思想,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21